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十一册第21页的分数应用题例3":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样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需借助示意图才能理清题中  相似文献   

2.
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21页的分数应用题例3: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相似文献   

3.
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P21的例3: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由于学生是初次做这样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需借助示意图才能理清脉络。可执教教师操之过急,只让学生在初步感知题意的基础上,就一次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在于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而数量关系的分析光靠抽象地分析题意有时很难弄清楚,特别是有些较复杂的应用题,关系错综,结构交叉,单凭经验难以抽象出数量关系,成为教师和学生难以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要求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整体出发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测评、教学环境及教学时空等进行整体设计,对教学进行精心地规划和安排。要使教学活动系统化、程序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能促进学生的有效交往。使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要使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得以实现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形态,  相似文献   

6.
张国勤 《教师》2012,(16):94-94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应用题的解答如果仅靠小学生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去完成是有困难的,教师如能借助恰当的示意图进行分析和化归,利用示意图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再通过添设适当的辅助线,提出恰当的辅助问题(如一些中间问题),那么学生便能利用辅助问题的解,最后完成对应用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二学段(4—6年级)代数的内容之一。《课标》指出:“方程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全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审查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提出:“学生学习方程的意义在于:第一,学习是在生活错综复杂的事情中,将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 第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个有价值的训练,对于学生思维训练的影响是深远的。”具体而言,方程解有以下五个优势特征:  相似文献   

8.
9.
明启文 《云南教育》2003,(25):47-48
在实际生活中,常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这样,对于这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的每一个部分,便有两种含义,即实际数量是多少;它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如,把6只熊猫玩具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它占单位“1”的13。分数的这一特殊性,就给分析与思考分数应用题增加了难度,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一、把握特殊性,早做渗透在学习完“分数的意义”后,应该加强如下训练:左下图是把()个△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占单位“1”的()();3份有()个△,占单位“1”的()()。然后逐渐变为文字叙述,如,一块2公顷…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的条件与条件之间 ,条件与问题之间 ,总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相互联系着的。分析应用题的实质 ,就是寻找、捕捉、挖掘和重新组合题中所给的数量之间的种种联系。当把握住这种联系以后 ,解题就水到渠成了。一、在已知条件间寻找联系例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 ,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5小时后相遇 ,若快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先出发3小时 ,慢车才从对面开出 ,经3 2小时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公里?这道题的条件有 :(1)两车全程对开 ,5小时相遇 ;(2)快车每小时行60公里 ;(3)快车先出发了3小时 ;(4)…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三复习中,要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高三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暴露学生思维过程是政治教学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政治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彰显学生思维;提炼知识主线,引领学生思维;营造乐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巧设探究问题,驱动学生思维;架设认知阶梯,推进学生思维;优化巩固练习,深化学生思维,使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锤炼和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智慧的大舞台,从而充满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为此,每个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应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问题,从相关联的量中,找出量、率对应关系是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的重点。数学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所以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孙式武 《中国教师》2010,(17):46-47
<正>特级教师马明老师曾讲过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他的外孙女学习了加法之后,他想考考她,就问她:"2+1=?"3+1=?"4+1=?"5+1=?"她都一一答对了。当马老师问她"6+1=?"的时候,她答:"6+1=3。"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马老师问:"为什么等于3?"经他再三追问,外孙女伸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师们都知道,对于小学生解应用题来说,困难往往并不在于如何运算,而是在于如何分析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合理的算式。而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解题时的思路也比较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不妨按如下技巧试一试:一“找”、二“画”、三“想”、四“对应”。  相似文献   

19.
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抽象,历来是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法是分类型,给出解题模式,学生机械地、表面地分析,结构形式稍有变化就感到束手无策。这样的教学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形式,多年来笔积极尝试运用整体原理,利用方程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统一起来,从而揭示解题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