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攀 《今日教育》2023,(5):58-6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在必修阶段安排了1学分18学时,“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其中有关整本书阅读的内容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核心指引:一是整本书阅读正式成为核心课程的一部分,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要寻求让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地的具体办法;二是对阅读书目的选择要慎重,特别是用于教学的图书,一定要符合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三是整本书阅读贯穿高中三年,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情进行布局;  相似文献   

2.
明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性质,对比解读新旧课标相关内容以知晓教学方向,梳理探究其学习内容、教学提示及统编教科书中相关序列以寻求教学路径。从而提出“用好教科书,实施有效教学”的三点具体教学建议:尊重教科书编排体例,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凸显审美创造旨趣;强化表现性评价,建立教学评良性互动机制。具体教学中要注意谨防两种倾向以及关注定篇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王建峰 《现代语文》2005,(3):101-103
教育部2001年7月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新理念:2003年4月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分别简称“义务课标”和“高中课标”)进一步明确了阅读和阅读教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个性化阅读的阐述。义务课标提到“个性”、  相似文献   

4.
2022年课标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二层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与统编教科书单元整体教学结合最紧密,内容最契合的教学形式。本文分别从内容解析、教学策略两个方面研究,努力构建并形成语文学习实践的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设立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它与另外两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本、多种形式表达的使命。学习任务群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既有综合体现的关系,亦有侧重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梳理了“高中课标”及“义教课标”对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价的要求,从测试内容要点和测试形式类型两个方面对整本书阅读考试评价工具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理想的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应注重整体意识、能力迁移和提供任务支架,研制了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例题,对整本书阅读考试命题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取十二个国家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广度、深度、内容设置等方面比较研究,首先界定了广度和深度的量化方法,建立了内容主题和认知要求两个维度.主要的研究结论有:在幂函数部分,其他课标用多项式函数、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平方根函数等形式代替幂函数出现;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内容设置方面,各国课标都一致表现出一些共同特性,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科学化的过程是转化、落地、创生标准的过程,不仅使标准融入教学,而且使教学与标准相互作用、彼此优化。小学阅读教学科学化表现出课程标准校本化、单元框架学程化和学业评价动态化等“结构—能动”性课程教学改革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创造性转化为三类校本课标:全学段阅读学业质量标准、全过程阅读学习进程标准、全方位阅读教学专业标准。校本课标可适应性落地为三个层面的学程化单元框架:基于关键能力统整知识、基于学业进程设计任务、基于学生参与建构体验。校本课标还可结构性创生为三个时段的动态化学业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自评、课时结束后的作业诊断、单元结束后的阶段测评。  相似文献   

9.
郭蕾 《小学语文教学》2023,(Z2):101-10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一大贡献是探索并构建了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设计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样划分课程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定会带来教、学、评的变化。本文聚焦“评”,通过对语文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的梳理,探讨表现性评价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阅读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但其内涵不明。本研究拟比较中美两份语文课程标准,厘清阅读素养内 容,反思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结果显示,两国课标都视阅读能力和文化养成为阅读素养的构成维度,但侧重点不同。中 国课标以内容为导向,强调其文化养成功能,着重建构课程的文化内容体系。美国核心标准则以过程为导向,重视发展 文本信息处理的认知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籍此,论文还探讨了阅读素养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浩 《小学教学设计》2023,(25):56-59+63
<正>文体是文本言语形式的分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及阅读教学的文体涉及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是教学生获取文本的内容信息,而基于文体的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从文体到视角: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阅读意义重构2022年版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比其他类型的学习任务群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12.
陶会 《江苏教育》2023,(40):40-42
跨学科写作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实践意义。教师可以从链接教材资源与社会热点、融合课标内容与儿童生活、联结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等方面进行跨学科写作的主题探寻,通过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设置连续性语文活动、设计综合性写作任务、嵌入表现性任务评价等路径进行跨学科写作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二上第八单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编排了三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日积月累”编选了12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我爱阅读”编排了一篇童话《称赞》。从内容上看,可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来呈现教学过程。一、深度学习课标,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单元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2022年版课标”)课程内容中有“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其中“文学阅读”指用文学阅读的特有方式,比如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等,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创意表达”指有新意、有个性地表达,重在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小学阶段的“创意表达”必须与“文学阅读”紧密联系,即在文学阅读中发现作者的表达创意,在习作表达时依托个体的阅读经验尝试进行自我的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中澳两国分别颁布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并且在课程标准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澳大利亚在2011年颁布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其中,《澳大利亚课程--英语》类似于我国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澳母语课程标准均对本国中小学的母语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比较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分析其异同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促进我国母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着眼于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与内容标准,从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方面对中澳两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设计亟须进一步改革。逆向单元教学设计相较于传统教学设计优势明显,能满足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改革的需求。课标视域下数学逆向单元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含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部分:教师行为有从课标出发设定适宜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根据核心素养表现制定合理的表现性评价标准,依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学生行为有任务个性化、活动体验化和评价反思化。  相似文献   

17.
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为是否存在着两个平行发挥作用的认知过程,或者是否存在着对两种语言的处理都适应的策略。本文将着力探讨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的异同之处,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认知体系、语言认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表现性评价任务指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以多元的方式和路径解决问题并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开发应包含目标、活动和标准三要素,其中目标设定是前提,应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并整合局部,设定富有层次的大目标;活动开发是核心,要立足儿童现实世界,设计能表现素养又保有童趣的活动;制定标准是依托,应定下体现学习进阶、有个性表达空间的评价标准。完成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过程既是学生表现素养的过程,亦是学生素养养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古代诗文阅读教学,历来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都给予了它相当高的地位。那么,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评价,《课标》又有怎样的规定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20.
<正>在2022年版课标理念下,目标定位从知识到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学习任务群中,活动设计从单一到连续,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举。从单篇阅读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不仅是文学鉴赏的拓展与延伸,也是表达能力的迁移与精进,更是阅读素养的积累与深化。那么,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单篇课文的教学呢?又如何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素养目标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为例浅谈理解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