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多年来三峡枢纽大坝结构研究的概况,并运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研究成果,从大坝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分析和可靠度研究四个方面,论证了三峡枢纽大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三峡》一文中的“清荣峻茂”,大多注为“水清、草荣、山高、木茂”,这是值得商榷的。文中的“清荣峻茂”谈的乃是三峡一带“春冬之时”(即春、冬两季)的景象,所谓“水清”、“山高”、“木茂”(应是指“绝巘多生怪柏”而言),应无疑义,而“草荣”这一说法却经不住推敲:因为这不符合三峡一带的实际地理情况,倘若再联系全文来读,就更加感到扦格不入。如果说这里所写确是指的“草荣”的景象,那么再和下一节所描写的“林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教学解读.教师面对自己、文本、学情时,要本着尊重自身、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学情的态度,从文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即文本的原生价值出发,寻求教学价值.在《看云识天气》《三峡》《羚羊木雕》三文的解读中,“关注创作过程”“向原著的寻源勘误”和“真实的原生价值”让我们看到了文本原生价值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宋词中的“拉伸”手法,包含三种方式:地域拉伸、时间拉伸与人物拉伸,可以营造出一种“空间跳跃”的阅读体验。地域拉伸即由此地跳跃至彼地;时间拉伸为从此刻跳跃至过去或未来;人物拉伸,则表现为抒情视角的转换,由我方转换至对方,即所谓“对面着笔”法。“拉伸”手法的运用,丰富了唐宋词的文本空间艺术表现形式,是唐宋词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我们从网上保存资料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从“纯文本内容”、“带有表格的文本”、“图文混排”、“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利用WORD2000进行网上资料的保存。方法简便可行,带有一定的技巧,为我们更好地保存网上资料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三峡》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他三篇文章分别是《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山川美景”。可见,编者将《三峡》纳入富有文学性的“山水文”范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们从网上保存资料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从“纯文本内容”、“带有表格的文本”、“图文混排”、“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等四十方面介绍了如何利用WORD2000进行网上资料的保存,方法简便可行,带有一定的技巧,为我们更好地保存网上资料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8.
从“言”与“意”的关系角度看,探讨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应遵循的学习规律,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引领学生从“言”入手,准确解读蕴含其中的“意”,实现“言”“意”的有效转换,从而抓住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和思维能力训练点,习得言意转换的方法,并提供了五种具体策略:巧用相关文本,得“言”得“意”;运用图画资料,依“言”生“意”;比较缩写文本,从“言”会“意”;抓住生成资源,咂“言”得“意”;展示实物形体,以“言”逮“意”;穿插背景资料,品“言”丰“意”.  相似文献   

9.
骆亮亮 《考试周刊》2009,(44):53-54
“读懂课文”要读到“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转换。依据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本文呈现了两个不同的阅读教学设计。《幽径悲剧》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了“作者”到“文本”到“读者”的转换。《孔乙己》则重在引领学生经历“读者”到“文本”到“世界”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把翻译视为对符号的理解与转换,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视阚分别探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增值,并以丁尼生的长诗《公主》中的“man”和“women”的翻译为例,阐释文本意义在理解和转换中的增值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杨亮 《现代语文》2014,(1):68-69
《三峡》作为古文中的一篇写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若说“形”,一般大家觉得此文的“形”是十分工整、规矩的。先写山后写水,水也分四季一一呈现,结构上中规中矩,内容上亦清晰简单。而就“神”来说,全文也好像旨在传递三峡的美,只有在最后若有若无地流露出作者的一丝心境。所以从“神”的角度,也并没有那么紧凑集中,但仔细品读文本,事实也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文脉是一个民族的命脉,那么体现人类心灵中的精神气质的文学,就是文脉中的一个重要支脉,其传承,既依赖于这个民族的整体的文学的创造和发展,也依赖于每一个个体的对文学的理解与阐释。文学教育的工作,简言之,是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帮助阅读个体成为“理想的读者”或“有能力的读者”。“引导”、“走近”成为文学教育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课程实施的层次理论和哲学诠释学中“文本”的概念,将课程实施过程看作是一个文本转换的过程。经过多次建构、生成,文本转换会朝着两种路向发展,即超越性文本和衰减性文本转换。超越性文本转换是目前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结果.在实现策略上强调了文本转换主体的赋权和参与,必要的外部保障和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出现了一种形式化的倾向。这种形式化表现为教师过分追求“牵一发”“格式工整”“独特新异”等。解决这些怪现象的根本在于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视角必须由自我转向学生,文本解读的内容必须由形式化走向对文本的语言与情感表达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一、品味语言,推敲文脉,语文的味道不能变;二、触发情感,唤醒体验,动情朗读不可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主要矛盾变迁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自一九三五年八月至一九三六年八月,经过初步设想、明确提出到正式形成三个阶段,完成了由“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政策转变,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三种转换,并把握转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三峡》的教学为例,教师应以教学文本的三种转换为切入点,探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生长性,更好地体现文言文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14家主流报纸今年春夏季出现的两亿多个语料中统计出的“2003年春夏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日前揭晓。“非典(SARS)、疫情、消毒、隔离、巴格达、萨达姆、三峡、疑似、伊拉克战争、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入选综合类“十大”。此次评选除选出综合类流行语外,还特别增加了经济类  相似文献   

18.
“蓝本”课程以无庸置疑的确定性呈现各种知识,人们设想通过这些确定的内容与相应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按照固定的规格与方向发展。“文本”课程强调个人的体验,每个人都可以因其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创生不同的意义。从“蓝本”课程观到“文本”课程观,不仅是一种观念上的转换,而且具有着必然性,它必须通过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途径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和高考测试所面临的止于“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尴尬,本文从阅读形态上分析了“言”“意”转换的机理,指出了做到准确“意会”和有效“言传”的途径,并进一步以悖论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不必非要精确地“言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亲和力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重要因素。专题化、项目化、信息化、小班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四化融合”,分别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智慧课堂和班级组织等方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文本概念”向“生活语言”的转换、“平面教学”向“立体课堂”的转换、单一讲授向多元呈现的转换、以“教”为主向“学”为中心的转换,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碎片化、形式化和低效性等问题,系统地、整体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