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死场》是萧红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叙写家乡故事着力表现愚昧文化对人的深入骨髓的雕塑与戕害的同时,将人们生存状态中的“动物性”和价值观念中的“物质化”进行了剖析和展现.细致地解读文本,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萧红所描绘的民俗文化里所蕴含的深切的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2.
副文本是指用于呈现作品、协调作品和读者关系的一切言语和非言语材料,是读者进入文本的门槛,在翻译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论述译者、出版商与读者的三角关系,检验副文本对译文的操纵性影响,本文以华裔文学《喜福会》为例,从译者序言、书名和封面三个副文本因素说明副文本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进行翻译重构,并结合译文,探究其所传递和凸显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法国学者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对理解明末清初编刻的唐宋词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唐宋词集副文本大致包括:封面、标题、牌记、序跋、题词、目录、正文、注释、插图、评语、附录等,这些副文本所包蕴的内涵各不相同,在文本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亦有所差别,因此,其传播指向也有区别,能从不同角度起到扩大正文本的传播效果、拓展正文意义空间的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4.
普通劳动妇女形象是许地山、萧红笔下主要言说的对象。且在文本中呈现出一定意义上的“互文性”,渗透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终极的思索。文章分析了许地山、萧红笔下女性形象的异同,并对构成文本不同性别内涵探究原因: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是其主因。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贾母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见的睿智通达的老祖母的形象。在她的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其中最突出的是传统“和”文化。依据文本,从贾母自身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等几方面探索中国“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余华《文城》的封面图像选自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一幅画作《失忆与记忆四号》,与小说的文字文本构成一种相互阐释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历史”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而《文城》展开的是对新旧之际个体记忆与国家历史的探讨,凝聚在图像背后的内涵与《文城》在新的层面上达到了契合,展开了一场画家与作家的对话。面对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特别的“格式”来应对这一变化,张晓刚将摄影技术融入绘画,余华将文学“电影化”,共同表达对“过去”和“已逝”的追忆和对历史远距离的深刻体会,实现了跨媒介的审美现代性。通过封面图像与小说文本的互文现象,或许可窥见余华创作的“守恒”与“新变”。  相似文献   

7.
李盛涛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62-64,72
生态文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外在地体现为生态性批判话语的形成,以多元的、“青年式”的文化语境取代一元的、“老人式”的文化语境。深层次的影响则表现为对创作观念的影响,赋予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现实”与“文学”以新的内涵,克服了传统“典型”手法对生活原生态造成的破坏。在文学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对小说要素“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中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内涵。从生态文化到生态性文学的过程,既是逻辑性的学理推演。也是对现实文学存在的挖掘,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新的可能与趋向。  相似文献   

8.
文本通过阐述文化自信与文化教学的内涵,分析了文化自信融入高中英语课堂的必要性。并以高中英语必修三听说课为例,通过“导入文化信息,学习理解文化知识”“描述文化现象,对比分析文化异同”“感悟文化内涵,评价反思文化传承”三阶段的活动,从“认知、情感、行为”三维度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坚定文化认同、鼓励文化实践,达到提升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徐林 《中学文科》2009,(1):11-12
媒体文化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普遍地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媒体文化“生产”的形象、观念与知识渗透到了现代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文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信息时代,语文课程不再固守传统的封闭的结构,而是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它不仅包括文字文本,而且还包括口头文本、电子文本和媒体文本、广告作品、影视作品及许多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作品进入了语文课程,大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文化作用于教育,首先是对学校文化组织形态合理性的探究,其次是对校长文化表达特色内涵思想的研究。前者的探究,是对特色内涵表达价值取向的追问;后者的研究,是对学校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思想的追求。文化既影响学校发展又规定人的精神风貌。研究学校文化的形态和校长文化的价值,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理念思想的导向作用和内涵思想内在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文字本身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本运用实例和史实,论述和分析了“左”“右”的文化历史变迁,从而揭示了“左”“右”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与民族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呼兰河传》是萧红写于生命之尾的一部作品。她以悲剧性的生命体验,着力于故土的景物人的书写,表达了她对呼兰河小城的追忆和回顾。萧红以成人与儿童的双重叙事视角,欢乐与凄凉的情感基调,明净与阴暗的文本色彩,展示了一幅幅明暗交织的生存图景。文本叙事元素的多重变奏使得文中的叙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张力,拓展了文本的审美意蕴的同时,也给予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传达了不尽之意。  相似文献   

13.
<正>《祖父的园子》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趣事。萧红“儿童习语式”的表达,将浓烈而丰富的感情蕴含在平淡的景物、事件的描写中,字里行间流露了“我”对园子的热爱、对祖父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特征出发,明确语文要素的指向和核心,再围绕该语文要素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祖父的园子》所在的单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学生从品读萧红“儿童习语式”的语言出发,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直抵作者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点】(1)掌握回忆录体裁的特点。(2)感悟萧红笔下鲁迅的品格,实现“读人”到“做人”的思想飞跃。(3)品味萧红在文字下涌动的对鲁迅的爱戴、敬仰、怀念之情。(4)自主搜集资料,对比阅读,对文本深入阅读,对文本质疑的地方,大胆交流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研读、探究。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学一开始就将其审美视点置于张扬个性、反思传统的整体文化抉择中。东北作家群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作家是“五四”文化精神的承传实践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民族的劣根性、文化重负等社会意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挖掘与思考,这是对“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文学主题的主动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子敬 《小学语文》2013,(7):99-101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文本的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不同,相应语文教学的方式、目的、手段就不同,选文体现的理念要通过语文“教学内容”来呈现。我国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分类,大致主要分为实用文(也叫文章体)文本和文学文本(亦称“名家名篇”)。本文就文学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策略等展开论述,通过三方面的文本解读策略,探究这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体”与“身体”是当下中国人体文化研究中频繁使用的一对概念,它们的含义常常被混淆。“人体”与“身体”的概念既涉及人的赤裸状态,又涉及人的服饰状态。但“身体”泛指万物之体,“人体”则特指人之身,且“人”通“仁义”之“仁”。“身体文化”是西学中的热门研究,“人体文化”则可以让人引起对艺术与科学更多的关注。“人体文化”与“身体文化”概念在中国学术界的出现、发展,内涵虽有区别,但两者的理论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文化活动,阅读文化与网络阅读文化有所区别。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在读者构成、阅读目的、倾向与热点、阅读活动、阅读过程的文化内涵各具特点;网络文本与纸质文本文化内涵的比较;网络文化环境与传统文化环境对阅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萧红作品的抒情品质,源自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它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自传性色彩和浓郁的寂寞情调。萧红通过情绪结构将文本整合成具有统一抒情品质的有机体。回忆是情绪结构得以生成的内在动因,也是作者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从文化意味审视,萧红的抒情姿态还来源于外在的文化语境的渗透。这表明她对生命中一种根源性的回归和坚守。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来,萧红文学创作的命运之路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尽沧桑。萧红的生命是短暂的,其创作活动不足十年,然而她短促的创作生涯却赢得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试从萧红小说地域文化的书写角度来解析其小说创作特色,主要从东北风貌与精神内涵等两方面探索东北地域民情特征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