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反思只有深化到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作用。发表还是不发表作品,那是教师的自由”。文章针对教师将写教学反思当作“苦差”的现状,提出教师队伍应走向专业化,学会教学反思,将教学反思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平台,变“苦差”为个人成长的“追求”。教师要将教学反思习惯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意识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方式深化到心灵;将教学反思策略深化到心灵;  相似文献   

2.
本文聚焦于一次“同课异构”语文研讨活动,针对评课环节中一位高校教授发言所引发的热议予以反思。文章认为,教学研讨应倡导多元开放的评课原则,需要倾听“另一种”声音;有效教学并非要唯教参(或编者)而马首是瞻,为此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古诗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内容,它以探究小学古诗教与学为目的,为培养合格小学语文师资服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教学绩效未能较好发挥。鉴于此,本文将直面小学古诗教学法教学,从教学反思切入,反思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教学状态,探寻教学最优化途径,建构一个良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系统,实现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目标。  相似文献   

4.
兰育平 《广西教育》2023,(24):139-142
本文论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价值指向与内在要求,提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的实施路径:基于岗位能力需求优化课程环节,实现岗课融通;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实践教学,坚持以赛促学;对接“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合;渗透“双创”教育,推进课创合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为它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课前的教学设计需要反思,课堂的教学过程需要反思。课后的教学效果需要反思,事实上,准备最充分的公开课更应该反思。  相似文献   

6.
课程意识助我定向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对“语文”学科特质研究至关重要,研究应该是胸有语文的,是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进行的,而作为“教学”视野中的研究,又应该始终聚焦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研究,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具体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许多对关系需要厘清,否则,就难以将语文教学活动做得到位、做出实效,也就妄谈教得顺心和学得更好了.前几年学界一直在对语文教学中的有法与无法、预设与生成进行探讨,终于形成了清晰的共识,那就是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语文教学需要预设,而教学过程必须是动态生成过程,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需要对学情有较为准确的把握.随着对“教学内容确定”及文本意识、问题意识、教学智慧等其他语文教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有很多原本似乎搞清楚了的问题也觉得需要反思反思了.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学习任务群架构与呈现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迎来了培养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方式全新变革。四川省杨丽名师鼎兴工作室以低学段课文《风娃娃》教学为例,展开“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创享语文”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注重挖掘单元内容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创生点,引导学生实现从“学”到“创”;实施单元任务群学习“通关游戏”,实现从“创”到“享”。教学策略上,注重以儿童视角创趣味情境,目标指向“审美创造”素养培养,运行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以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内驱力的学习任务、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导航,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实现了由“创”到“享”的“审美创造”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说到反思,其实我一直以来都在这样做。因为我觉得它对于我在学科上的日趋成熟实在太需要了。不过,最近一个月以来,我校语文科组全力推进“的反思使教师进步”活动,让我又有了不小的收获。在本次活动中,我作为我们科组反思活动的个案反思对象,确立“了培植理性而丰润的语文情感”的反思课题。依据这个课题,我采取了“一课多次上”的反思形式。从反复上同一课的方式中,领悟到了尊重学生先前经验与自主阅读感受对于培植理性而丰润的语文情感的重要性。在这次活动中,我上的课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在价值取向上的意旨是:让…  相似文献   

11.
以《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为例,探讨语文教师在“融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三问三答”进行反思和角色转变及教学意识的增强。教师要做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反思者,要有系统意识、主问题意识、活动意识、引导意识、反馈意识和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得失,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语文课堂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步曲,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反思的三大策略。一、课前反思——充分准备语文课前反思是指向语文未来教学的反思,包括反思过去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思考即将教学的内容、学情、方式。课前反思是…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文阅读教学创新的目标总体目标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正确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通过创新教学实现教学创新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具体目标 :1.实现教师观念的根本转变 :(1)教师应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关注人的发展 ,由注重教“文”转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3)将教室由“讲堂”转变到“学堂”上 ,由“学会”转变到“会学”上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引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殿堂 ,感受语文的魅力 ;(4)由狭义的语文教学转变到广义的语文…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23,(10):2+81-82
<正>四川省第二届名师鼎兴工作室领衔人杨丽,系四川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和语文特级教师、四川省教育学会小语专委会理事、四川省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国家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师用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同步练习》编写者。小学“创享课堂”“创享语文”首创者、引领者、践行者,主研课题获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次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获部级“优课”奖、成都市“一师一优课”特等奖,受邀在全国各地教学示范、专题讲座100余次,现任职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发展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5.
栾芳芳 《科幻画报》2022,(1):137-138
日常语文教学应有教学反思,真正做到一文三得,一课三得。一篇优秀阅读不应仅仅拘泥于问题讲解,切勿做“答案”型教师,从文章切入,透彻解析布局谋篇与优秀语句赏析,于阅读迁移至作文教学,因而更需要教师对于文章的深刻把握。为提升教学能力,应在每堂课后形成个人反思,做到一课三得。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优课微仿”校本研修突破“讲授—接受”的传统教研活动方式,聚焦优质课例,通过“读课—微仿—迁课”的过程,引领教师从关注具体的教学环节转向领会优质课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理念;改变机械模仿或照搬他人教学设计的做法,聚焦设计亮点磨砺模仿体验,提升教学反思意识;以对比设计的撰写与教学实践,实现优质课例教学理念和思路的迁移与创新,切实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内容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纷繁错杂,教学、练习和考试三者互相脱节,教学效率低下。用“一线串珠法”的教学理念,构建“主线语文”课堂教学体系,还可以由单篇阅读教学拓展到单元阅读教学。用统编教材单元要求的语用点作为主线,既可以串起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实现阅读教学“三位一体”,还能串起教学、练习和考试三个环节,实现教学评“三者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课例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教师反思实践。教师的教学反恩能力是影响课例研究质量和成效的核心因素。但是,当前课例研究中的教学反恩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不会反思,存在反思视角不够全面、反思过程趋向形式化和简单化、一次性总结反思以及浅层反思等问题。因此,在课例研究中要增强教师自觉的反思意识,提升教师多维反思、深层反思和过程反思的能力,关注教学反思的落脚点——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董葳 《小学语文》2014,(3):32-33
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中,我与台湾的小朋友们一同上了一节语文实践课——《笠翁对韵》。回想整节课,从理解对子的意思,到发现对子的规律,再到从诗句和生活中找“对”,最后结合情景创“对”,呈现了“起承转合”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备课进行一番新思考。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座右铭,以学论教,以教促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使备课具有开放性;备课不能截止到教案的书写完毕,应该引向课中、课后。备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从课前准备、编写教案、课上实践到课后反思的不断改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