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井林 《物理教师》2003,24(10):40-40
本刊2003年第6期所刊《如何进行“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的教学》(以下简称“原文”)一文,对如何向中学生解释为什么绝对零度不可达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压强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其压强-温度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绝对温度达到OK,则气体的压强也为零,而压强  相似文献   

2.
从热力学温标的建立着手,讨论了被大家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即绝对零度不可能为零。其一,如果绝对温度等于零,则热量比等于温度比这个建立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关系式将不能成立;其二,如果绝对温度可以为零,则将导致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错误。综上两方面指明了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的原因在于它只是建立热力学温标的一个必充条件。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永新县芦溪中学左青同学问:“对绝对零度怎么理解?”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温度的概念.初中物理教材告诉我们.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但是.人们对冷热的主观感觉往往是既不可靠又不准确的.所以.上述对于温度的通俗理解是不够的.需要有严格的定义和准确的数值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手持技术设计实验,验证查理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推测绝对零度。  相似文献   

5.
苏许辉 《物理教师》2007,28(4):3-33,35
中学物理课本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说明比较简单,只有这么一个表述: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呢?同时在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理解方面,也出现了许  相似文献   

6.
谢璞 《物理教师》2003,24(6):4-4,15
20 0 2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为“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下面对如何进行这一课题的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1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的含义1 90 6年能斯脱 (1 864-1 941 )从研究各种化学反应在低温的性质中得到一个结果 :接近绝对零度时 ,在一切过程中物系的熵不变 ,亦即过程是完全可逆的 .这个结果被称为能斯脱定理 .能斯脱定理的一个推论是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通过有限个过程不能使一个物系的温度达到绝对零度 .这就是说 ,因T→ 0 ,ΔS→ 0 ,ΔQ =TΔS→ 0 ,任何过程也不能从物系取出热 ,因而也不能把温度降到 0K .但是人们可以通…  相似文献   

7.
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可用三个不可能来概括 .本文试图通过其产生的过程以体现人类对自然不断探求的历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一个“不可能”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是自然界中一个普遍成立的原理 ,它的建立是长期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 ,对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具体认识 ,是从力学的研究开始的 .而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恰好是导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确立的另外一个重要依据 .早期的一个著名的永动机设计方案是由法国人奥恩库尔于 1 3图 1 奥恩库尔的永动机模型世纪提出来的 ,其构造如图 1所示 .在一个轮…  相似文献   

8.
运用手持技术设计实验,验证查理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推测绝对零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定量气体的压力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利用气体PVT热物性实验台对高纯氦气(99.995%)在等体积条件下的p-t(t为摄氏温度)关系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中保持He的体积不变,充气压力分别为1,2,2.5和3 MPa,在每一充气压力下改变实验温度(5~85℃),每隔10℃记录实验温度及该温度下对应的压力。通过线性拟合得到不同充气压力下He的p-t拟合直线,利用外推法获得绝对压力为零时对应的温度,即热力学绝对零度。外推得到的结果与现行的标准值-273.15℃相比,最大和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1.36%和1.14%,平均值为-276.58℃,可作为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10.
王玉高  蒋七熳 《考试周刊》2009,(22):231-231
本文简要介绍了绝对零度的提出,以及人类向绝度零度迈进的过程.重点探讨了当温度为0K时体系熵值的大小。通过讨论OK时物质的热熵、构型熵及绝对熵,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在T=OK时,非完美晶体的熵值必不为0;完美晶体的熵值可能为0.但其绝对熵必不为0。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必读》2013,(6):4-4
尽管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科学家们真的制造出了一种原子气体,其温度低于绝对零度.也就是具有“负温度”。  相似文献   

12.
樊建军 《考试周刊》2012,(72):153-15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和热情,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者就这一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温度刍议     
温度这一概念,是人们从直觉引入的,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它是个古老而逐渐完善的概念,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接触中,逐步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的温度直到1931年由R.H.Fowler正式提出热力学第零定律之后,才得以确立。但一些不够明确的内容尚需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温度是研究热现象的基本物理量,也是一个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从宏观角度讲,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所以人们每天会根据天气预报的温度决定穿衣服的多少和厚薄。从微观角度讲,温度表示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那么温度这个量有没有取值范围呢?  相似文献   

15.
基于PASCO传感器和配套实验装置组成的实验平台,根据查理定律用等容法测量绝对零度,测得的绝对零度为-273.46℃,数据很准确.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用等压法测量绝对零度,测得的绝对零度为-296.03℃,误差较大.对比两种测量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第二轮改革到今年已有3年多了,纵览整个普通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学习向纵深推进,充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体现“现实问题情境一建立数学模型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每一章节都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串时应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17.
陈芝水 《考试周刊》2012,(74):145-146
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提问和如何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阶段是人们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我们所掌握的科学和人文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学到的。但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未健全,缺乏怀疑精神和辨别能力,对来自书上,尤其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容易轻易地全盘吸收。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编撰教科书时,要抱着十分慎重的态度,只传授可靠的知识,避免伪知识的混入。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家费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计算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我所愿意采用的,即一幅清晰的图象.第二种是严格的数学架构.”如果把这段话投射到中学物理教学上,似乎也颇具意义.在笔者看来,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学习物理,以使其熟练掌握简单的物理语言,形成基本的理科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代佳 《科学启蒙》2014,(2):16-17
正氦是目前为止已知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几乎不能和其他任何元素化合,常态下也极难液化,必须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才能液化。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是第一个成功把氦液化的人,被尊称为"绝对零度先生"。那么,究竟要冷到什么程度,氦才能液化?昂内斯又是怎样成功挑战这个低温极限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