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主要元素之一,悲剧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更激烈尖锐。学习悲剧,就是要紧抓矛盾冲突,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探究悲剧人物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具体内涵及其被毁灭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主人公的恐惧与痛苦,也有阅读者的良知与悲悯,两者产生共鸣共振,才是悲剧作品崇高审美价值的体现,才达到了语文教学提升个人审美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戏剧单元需要认识三篇剧本的内在关联,从整体上认识古今中外戏剧的差异,选择切入点从单篇向群文定向开掘。戏剧教学需要着眼于真实表演需求,以变化的任务推进教学,通过比较阅读品味台词,在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感受戏剧魅力,从而实现对戏剧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情境任务、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感受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讨论其被驱遣的原因;借助补充材料,进行问题探究,以期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在讨论中明辨真相,在积极的语文活动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继而提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理解爱情悲剧的普遍意义,认识本诗在当下社会中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路径是意象和诗歌语言。课堂围绕“红烛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第一步,听读诗歌,进行红烛意象解构,引导学生分析红烛子意象的意蕴;第二步,品读诗歌语言,引导学生对子意象进行融合,体悟红烛整体的奉献意蕴和情感;第三步,赏读对话,通过知人论世的文学欣赏方法,完成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为理想而献身的青春底色。  相似文献   

5.
《小二黑结婚》是“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代表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节选了小说的九至十二节。从人物的典型性入手,一方面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另一方面带领学生感受作者的独特风格,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以期能让学生看到人物身上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窦娥冤》选取第三折,这一幕为窦娥反抗性表现最为强烈的一幕,也是整个戏剧的高潮,是戏剧矛盾冲突的核心焦点。更深层次探究戏剧的角色塑造艺术,还需从整体出发,厘清情节脉络与矛盾冲突。因此,从戏剧矛盾出发,分别从《窦娥冤》的整体人物冲突、多种对立面间的人物塑造与偶然因素的参与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剧本中的人物塑造艺术应该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剧本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现了矛盾冲突,从而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将品读戏剧语言作为重要抓手,分析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关注台词中人称、时态等细节以及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从“变”与“不变”中发掘人物性格的复杂心理,从而理解“玩偶”二字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8.
伍绮诗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收获了一片好评。隐忍,冲突,妥协,死亡之下每个人物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结局。本文将从个人身份的角度来分析《无声告白》里面的主要人物莉迪亚和玛丽琳来揭示身份悲剧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梳理情节、绘制人物情绪曲线图、改写人物命运等三个环节,借助教师搭建的情绪与命运坐标图,在人物跌宕起伏的经历与情绪变化中,丰富人生体验,探寻小说人物的宿命根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达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0.
联系“思辨类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目标与单元“学习之道”的人文主题,在分析学情与文章特点的基础上,把梳理论述的逻辑思路、感受讲话稿的语体风格作为《反对党八股(节选)》一文教学的重点。严密的思维与鲜活的语言也使得课文本身成为启发学生阅读与写作实践的范例。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新时代背景,探索课文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电影《滴水之恩》(A Little Help)讲诉了女主人公Laura几经挫折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从介绍标记性理论入手,通过对影片主要情节的追溯,分析《滴水之恩》中语言的标记性及其内涵,并从这些标记性语言来揭示影片中几对人物关系的冲突,从而突出影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同样的母题———“爱情”和“自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悲剧冲突、悲剧人物、悲剧结局的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古典悲剧不同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天边外》和《边城》是20世纪初有影响的两部悲剧作品,虽然其文体及文化传统和悲剧处理不同,但主题,结构、悲剧走向和现代悲剧意识却惊人契合。在这两种悲剧,可以看到现代悲剧关注时代,关注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的走向,它不再简单的是善与恶的冲突结果,而是多种力量的悲剧结合,尤其是善与善力量间必然的较量和冲突,随着生命不确定感的增强,这种现代悲剧的必然性开始以更丰富的文学手段自我表现着。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个体命运的存在多少都会和其生活的环境有关,而《万箭穿心》就是一部讲述武汉这座城市和一个武汉女人的电影。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对《短歌行》作者曹操形象的理解偏差为切入点,基于单元学习任务中对“知人论世”方法的学习要求和“学写文学短评”的写作要求,设计“知人论世说曹操”“文如其人读曹操”“群诗联读鉴赏,探寻文学短评切入点”三项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并能够分析鉴赏此诗“善用典故、巧设比兴”的艺术特点,进而探寻文学短评写作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悲剧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深受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影响,然而他是以扬弃的方式对悲剧理论继承的,并在作品中加入与他所处时代相契合的独特风格.本文从"情节整一律","悲剧人物论"和"悲剧‘净化'说"三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进行分析,以达到帮助理解亚里士多德部分悲剧理论和<哈姆莱特>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悲剧原因被古今学界不失兴趣进行探讨的同时,通过对作品的研读,可以发现焦、刘二人的悲剧是由兰芝和焦母两个强女人之间人格尊严的冲突所致,这种冲突将使主人公的生命在人性的理想环境没有真正到来之时走向终结,产生了悲剧。  相似文献   

18.
《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用"三一律"结构形式写成的多幕剧,采用危机上开幕的结构方法,在矛盾冲突接近总爆发的时刻回溯和交代复杂前因。全剧有多重戏剧冲突线,贯串始终的主要冲突是繁漪和周朴园、周萍父子的冲突,以繁漪、周萍的冲突加强繁漪、周朴园的冲突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周宅的母子乱伦事件是周朴园的家庭专制造成的。众多矛盾冲突与主要冲突彼此交织向前发展。该剧还成功地运用了"发现"与"突转"、"悬念"、"巧合"等结构技巧。《雷雨》艺术生命力百年不衰,和它缜密严谨的结构艺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情节、环境和人物是小说阅读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情节更是小说的主体和基础。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小说的文体特色出发,引领学生在把握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参透人物背后所蕴藏的密码。教师可以从动静之冲突、整体之冲突、个体之冲突、亲情之冲突等方面引领学生感受作者设置情节的精妙,从而更好地提炼小说阅读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致云雀》以云雀为核心意象,其他意象都是为它服务的。以探讨意象之间的关系为主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分析赏读中感受诗人想象的奇特和运用修辞的大胆、灵活,把握云雀丰富的内涵,逐步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并形成阅读诗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