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色研学”课程是立足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探究、体验,进而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的主题教育课程。下文,笔者主要谈谈“红色研学”课程的实施。1.创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红色文化是“红色研学”课程的一种隐性而重要的资源。为实施好“红色研学”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环境,以红色文化滋润童心。我们在教室里定期更换红色主题板报,各班既有弘扬红色文化的统一要求,又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呼唤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在乡村小学的普及和提升。调研发现:北京市房山区乡村小学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中存在教育目标定位有偏差、对周边资源的教育价值把握不到位、课程开发与校本文化脱节、没有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缺乏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和保障机制;教师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有所欠缺;远郊区缺乏比较成熟的研学旅行基地;学校与第三方机构间协作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尚不成熟。建议:学校要作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研学旅行活动的保障机制;教师要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切入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生长点,提升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能力;加强多方合作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引入高端智库开发基地课程;通过学校主导、第三方机构协同的方式,形成校内外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促成课程开发落地。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目前,针对中职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拓展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学校开展了“茶中问道”校本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与实践,探究、总结校本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流程、实施策略,为进一步搭建校本研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钱耀辉 《甘肃教育》2022,(15):15-19
红色基因教育是思政课程的重要内容。当前,小学思政课的革命传统教育依然存在教材内容排布分散化、求知育德相互割裂化、实践育人路径单一化等突出问题,不利于红色基因的弘扬和传承,也不利于夯实小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我们把平凉革命故事作为内容载体,把红色革命遗迹作为实践载体,通过课堂讲授、研学旅行、校本实践等方式,多角度创设学习情境,全方位优化学习方式,立体化彰显课程精神,进一步筑牢小学生爱党爱国的思想根基,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2019年10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9年度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该文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探究井冈山革命老区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以期培养符合井冈山革命老区红色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的研学旅行人才,进一步促进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让全国中小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更好地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感悟井冈山精神、传承井冈山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6.
红色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研学旅行中融入红色元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借助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应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对邯郸地区红色资源调研并对红色研学旅行项目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探索出了地方特色红色研学旅行项目构建的指导策略,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红色研学旅行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新产品、新业态。黑龙江省革命老区数量较多、红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加快发展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目前,黑龙江省中小学红色研学旅行发展存在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主题课程研发不系统、经典线路设计不充分等问题。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需要建立宏观政策保障机制,设计红色文化研学课程,打造红色研学经典线路,让学生“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通过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教育工作以研学活动为背景,培养和指导少年儿童的能力,可以使课程教育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研学活动可以全面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在教育少年儿童的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研学活动中对学科教育进行有效落实,在旅行活动中及时开展教育工作,以实践活动来帮助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以开放性、自由性为原则,结合校本课程构建相应的活动空间,能够采用研学活动帮助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红色研学旅行是课程思政和跨学科教学的新型德育模式,因此设计兼顾思政教育和地理教学的红色研学旅行课程,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和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以"丹桂飘香"安徽金寨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为例,阐述红色旅游资源对接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困境,并据此提出展望。旨在延伸校内课堂以拓展学生学科知识,注入红色教育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进而充分发挥研学旅行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中学是广州地区较早开设研学旅行类校本课程的学校之一,近年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对课程进行了升级与创新,以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需遵循教育性、参与性、综合性、安全性四个原则。文章以广州中学研学旅行课程"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野外考察"为例阐述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主题与活动设计、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研学旅行的深入开展,革命纪念地以其独有的红色育人价值成为研学基地的热门选择。结合江西省怀玉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背景和丰富自然资源,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视角切入,在真实问题情境中,通过引导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设置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期在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同时,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8):113-114
甘肃省会宁县地区红色旅行资源丰富,适合开展红色研学旅行项目。会宁县的红色研学旅行开展应因地制宜,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措施,努力打造美丽红色会宁。笔者将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经验,简略说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红色精神熏陶,并对会宁红色研学旅行的开展提出意见,给广大青少年学子提供感受革命精神、聆听红色经典、增强实践能力、丰富知识的研学教育场所。  相似文献   

13.
自2016年《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掀起了学生研学旅行热潮。笔者结合惠安地域特色,以红色教育、惠女精神、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设计小学语文地方研学旅行课程。小学语文研学旅行的版面指向为语文核心素养,把研学活动拓展为小学语文第二课堂,即"行走的语文课堂",避免研学中只游不研、只玩不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新时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以培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会生存能力,养成勤思乐研思维,提高综合素养水平。面向学生真实世界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包括文化认知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主题探究课程。实施研学旅行课程要把握关键因素,构建适宜可行的策略,要亲历“研学旅行”、学于“研学旅行”、做于“研学旅行”、研于“研学旅行”和惬意“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15.
红色研学旅行是指依托具有红色精神和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开展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文章以广西百色市为例,结合对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内青少年行为分析与问卷调查的结果,探索设计相应的红色研学旅行教学与行程方案,进而结合百色市区域地理特点提出其红色研学旅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红色印痕主题课程是学校文心研道“梁溪文脉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其中一项“人文化心”主题开发的子行动,红色印痕主题课程以特色性、补充性为基本原则,用文心研道的学习方式,基于梁溪文化中的红色精神,通过开展预学、访学、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赓续红色基因。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以梁溪人文养心,研学悟道,刻下红色印痕,根植文化因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相似文献   

17.
滕凤珍 《地理教育》2022,(z1):217-219
一、横州市乡土资源研学开发依据 1.政策依据 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我国教育研学指导性政策依据,为乡土文化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与研学活动提供了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学旅行课程要真正落地落实,学校就必须因地制宜开发研学基地,因人制宜校本化规划、实施、评价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基地建设采用"自建+共建",规划采用"主题式+项目化",课程实施采用"双主导+两条线",课程评价采用"三度+五维",从而确保研学旅行的效度,助推核心素养培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东录 《中国德育》2014,(17):28-30
自2007年春季开始,我校已组织高一年级2 400名学生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分五条线路、三天时间同步进行。结合学校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特色,我校开发了以"红""蓝""绿"为主色调、三大模块互为补充的校本课程。希望三色互补共生,让孩子们在走入社会、走入自然中实现对自身的提升与发展。一、"红"——追忆之旅:激发爱国情愫和强国情怀红色追忆之旅主要指的是红色革命之旅,寓德育与研学旅行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角度认识地理环境,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目的在于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设计以遵义市红花岗区红色文化景区为研学旅行地点,在研学活动中渗透五育,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方案设计与评价,为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提供适合的策略,促进地理研学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