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中落实“双减”政策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家长满意度有待提高、焦虑情绪依然存在、差异性服务尚未满足以及师资、资源配套、课后服务监管、评价、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为此,只有依据政策做精顶层设计,建立课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开发课后服务多元路径,引进服务新资源;课程模式推进课后服务,构建校本一体化课程体系;保障教师利益,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师服务效能感;建立课后服务评价指标,完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等,才能为课后服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减”背景和校园足球产业与市场的政策环境、制度设计与现实局面,以体育资源配置体系与优化路径为理论基点,重点围绕“稳步推进校园足球资源重整”“强化校园足球的文化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优化校园足球体育服务和保障”3个目标环节,在重点分析校园足球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探索“双减”背景下惠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管理面临的不同环境,优化校园足球发展新思路,构建“校园足球、培训机构足球、社区足球”三位一体的区域协作新格局,提出较为完整的优化思路及实施策略,为提升校园足球风险管理的理论、政策水平与效果提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迫切需求,同时将带动中小学校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实现两重转变:由制度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突出中小学管理以人为本,转变其教育理念。“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管理的改革路径有:强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成效;改革管理形式,重塑管理内容;加强党建支撑,强化管理融合。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对现有基础教育实践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学校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作业体系,真正落实“家校社共育”理念;构筑多元课后服务体系,成立特殊学生帮扶团队,促进教育公平;重视学校软文化实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张丰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35-136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而学校体育对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来说是最核心的教育工作。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学校体育状况展开分析,并给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最后提出了“双减”背景下发展学校体育的策略,以期帮助体育教师完成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新时期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教育生态优化势在必行。学校教育生态优化,不仅要关注学校内部的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课后服务等问题,更要关注学校外部的家庭与社会。学校教育生态优化,旨在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学生发展的常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文章结合实践就“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生态优化策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实施两年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应对新挑战。同时“双减”政策也考验着校长的管理能力。从笔者自身的经历出发,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特别要写好时间管理、作业管控、学生活动、关怀教师等“四篇文章”,以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借“双减”之风,使教育回归常态、回归本质。  相似文献   

8.
李登秀 《学周刊C版》2023,(23):163-165
班主任是班级纪律的维护者,是学生良好品行的守护者。“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应具备专业教育引导能力,做好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引导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减”教育政策带来的变化以及“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应具备的思维,然后分析了目前班主任面临的教育困境,主要有教育思想落后、不注重学生思想引导、专业能力不足等,最后从更新班主任教育思想、创新班级管理思维、重视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可 《人民教育》2022,(8):43-46
教育焦虑影响着良好教育生态的构建。教育焦虑的直接成因在教育,深层原因在社会,并且内外交织。要有效缓解教育焦虑,迫切需要发挥体制优势,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优化校内教育服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及强化对特定教育群体的补偿性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韦克琴 《考试周刊》2023,(1):128-131
“双减”政策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做出指导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之下对高中的生物教学也相应做出反思。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同时面临高考的实际情况,更需要为学生减轻负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余学习压力。文章以“双减”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师该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从而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小学生减负的“双减”政策随之颁布和实施,该政策目的在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不等于不布置作业,而是要进一步督促、推动教育工作者去思考、探究如何设计更高效的作业,达到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充分发挥作业对巩固所学知识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围绕“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减”与“增”,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深化了我国教育改革。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实现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检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心理教师需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业特征,明确心理作业的价值意义和功能,强化心理作业理念的更新。在实践方面,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强心理作业设计的研究,注重心理作业的管理和评价,助力心理活动课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我国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经历了家主校辅、社主校辅、校主社辅等三个阶段。"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承载着特定的功能与意图,发挥着看护辅导、个性能力培养、服务教育政策意图等多层次功能。课后性、复合性是当前我国学校课后服务的根本属性,其具体体现是:三方合作性、产品混合性、组织特殊性与过渡临时性。面向未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形态的改进方向是:建立多主体协商管理组织,培育课后服务准市场,搭建半封闭课后服务组织,构筑校社竞争式课后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14.
周方苗  吴明权  邹开仕 《教师》2023,(6):102-104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反思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形成了以“数字化”“智慧化”推进的“双减”政策落实方案。文章作者围绕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展开探讨,提出贯彻教育方针,统一家校思想认识;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高质量课堂;优化课后服务,构建多元评价制度,为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建设智慧校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汪玲 《中小学电教》2022,(10):52-54
信息技术是一门筛选、收集、分析、加工与处理信息的学科,是信息社会下学生良好生活、高效学习的必备技能之一。“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国家政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唯有更新教学理念、分层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内容,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文从教学课时、学生课堂地位、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学模式四方面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希望对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与学生减负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太年 《人民教育》2022,(11):34-37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学习评价和课程开发四个方面重新设计学生学习的整体进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案,其中课堂教学的重构是核心。应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新知识作为主要活动,改变课堂教学快节奏、高密度、教师主控、学生探索有限、新知识学习不充分的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负担相互强化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董宇 《英语教师》2023,(17):161-163
介绍“双减”及其对初中英语教学思路的影响。结合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Shopping的教学,分析基于“双减”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开展。总结“双减”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即落实“双减”,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学习感受;落实“双减”,需要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落实“双减”,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结合“双减”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教育深度转型已经成为民众的共同呼声和国家的强力意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生态迎来了全新的政策与社会新格局。在这样新型的教育变革背景下,学校如何落实好相关政策,切实开展好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论述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落实政策开展的一系列举措,旨在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减”背景下学校设计布置的作业仍然存在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分布不均、抢时费力、枯燥乏趣、缺乏个性、深度不够、忽视能力训练等问题,导致学生浪费时间,睡眠不足,学习兴趣下降,演变成只会答题的机器,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发展。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势在必行,但“双减”到底要“减什么”“怎么减”,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经过一线教学研究及实践发现,作业的有效设计布置是头等大事,需要做到“三减”“三增”,即减少统一作业总量,增加弹性选择空间;减少书面答题作业,增加思维能力训练;减少单一学科作业,增加融合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20.
“双减”为心理健康教育造就了新情势,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期盼。学校、家庭以及家校协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有新构想与新作为,主要包括成人重于成才的成长目标、教育模式多于医疗模式的成长路子、预防胜于治疗的成长方法论,需要理清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心理边界,发挥教师自觉与家长习得的交互作用,促进个体成长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一体化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