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取材于“古史”、“古剧”本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最初载于丹麦历史家莎克索·格拉马提卡的《丹麦史》(约十二世纪末),十六世纪传入英国,相传英国剧作家托马斯·基特把它编成悲剧《哈姆莱特》,以血腥的个人复仇为主题。在古史传说影响下,莎士比亚根据基特作品改编的同名悲剧也写王子复仇,但他认为复仇行动应出自锄奸除恶的正当目的,必须赋有重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论哈姆莱特的忧郁方达莎士比亚1601年创作的《哈姆莱特》,取材于十二世纪萨克索·格拉马提库编写的《丹麦史》一书中一个名叫阿姆莱特的历史传说。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正是英国文艺夏兴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转折点,资本主义新兴时期的光明面迅速逆转.人文主义理想与当...  相似文献   

3.
在莎士比亚的三十七部剧作中,分量最重的是《哈姆莱特》;在这些剧作所表现的典型人物中,最有时代概括性的也是哈姆莱特。剧中的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这是一个取材于历史传说的剧本。丹麦人沙克逊·格兰姆克在八世纪初期第一次记录下这个古老的传奇。传奇中叙述年青的王子,佯装疯子,麻痹并杀死了作为他仇敌的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传奇以王子的顺利成功而结束。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法国作家倍尔弗耳,在他的《悲惨的故事》中转述了这个传奇。以后十年中,伦敦舞台上演了关于哈姆莱特的剧本,剧本可能是汤姆斯·吉特写的,现己失传,仅存作家汤姆斯·罗兹在五九六年说的一段讥笑话,“鬼魂在舞台上诉苦地叫着:‘哈姆莱特复仇吧’!正象一个贩卖牡蛎的女商人在叫卖一样。”莎士比亚一六○一年写成了《哈姆莱特》,他一定是利用了这些材料。不过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既不是史料的复活,也不是真正的丹麦王子,而是来源于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并且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为什么这样说?根本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把他的时代的先进人物,换上一  相似文献   

4.
《哈姆莱特》是英国戏剧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法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文学与兵法看似毫不相干,但通过对《哈姆莱特》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其中暗合了许多用兵之计,这些计谋对组织戏剧的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人物的性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哈姆莱特》围绕王子的复仇,描写了丹麦宫廷内两派政治势力生与死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双方为占_据有利地位,使用兵法计谋来克敌制胜也就不足为奇了。源于历史生活真实,又高于历史生活真实的《哈姆莱特》持久的保持了魅力。  相似文献   

5.
豆豆:Hello!我叫钟敏儿,这是我第一次向大家推荐心目中的好书。我要推荐的是世界名著《王子复仇记》。谁都知道,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小说作家,而《王子复仇记》则是他的著名悲剧作品之一。《王子复仇记》的主人翁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也作:哈姆雷特)。哈姆莱特的父亲是个很好的国君,也是哈姆莱特王子心中最完美的人。在一场精心策划的宫廷阴谋中,父亲永远离开了他,而王位则由他的叔父继承了。父亲的死让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把自己的私仇和社会上的普遍罪恶现象联系起来,看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丹麦和全…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通常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中,以悲剧成就最高。而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中,《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最重要的作品。别林斯基称莎氏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氏“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哈姆莱特》一剧的基本情节取材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7.
人物背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哈姆莱特》是篇幅最长的一部。该剧问世于1601年,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作者竭力刻画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在复仇之路上,他一再徘徊,贻误良机,形成了文学史上"说不尽的哈姆莱特"的美学奇观。主要故事家变王子哈姆莱特原本在德国过着幸福快乐的留学生活,有天忽闻父王暴亡,便匆忙回国。回来后,他发现自己的叔父已登基为王,母亲则改嫁给了新王。哈姆莱特迷惑而又苦闷,在卫兵引导下,他见到了老王的鬼魂,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于17世纪初的英国,翻译家朱生豪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哈姆莱特》译入中国。从该剧本诞生的社会语境、译入中国的时代语境和译者个人的翻译目的乃至译本的思想内容等方面综合来看,《哈姆莱特》译本在中国抗战的大环境下被赋予了丰富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9.
《哈姆莱特》的阐释多为近现代自然主义戏剧观所囿,因而在阐释与批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而如果在1601年的英国基督教化与中世纪英国宗教戏剧的语境中解读《哈姆莱特》,则可以看到:剧本表现的是一个类基督教圣徒成长的心路历程,并且在《哈姆莱特》与《圣经》的《新约》之间存在一种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元杂剧《窦娥冤》配了一幅明代的版画,《雷雨》配的是话剧现场剧照,《哈姆莱特》配的则是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弗1948年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剧照。同为“剧”照,它们折射出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却是不同的。《窦娥冤》配的明代版画代表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文化形态,《雷雨》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现代戏剧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戏剧的文化形态,而《哈姆莱特》配的剧照代表着西方古典戏剧改编而成的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包括《哈姆莱特》《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名剧在内的37个剧本、一百多首诗歌。一般认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590年至1600年为历史剧、喜剧时期,历史剧主人公往往是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体现者,代表作品有《查理三世》《威尼斯商人》;1601年至1607年为悲剧时期,代表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1608年至1613年为传奇…  相似文献   

12.
皇帝的新装     
《皇帝的新装》写于一八三七年。当时丹麦是个君主立宪的国家,经济落后。在英法战争中,丹麦倒向法国。一八一五年拿破仑战败后,丹麦成为战败国,成了英国的附庸。丹麦人民受着本国君主和英国资本家的双重压迫和剥削,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安徒生目睹统治者的昏庸、残暴,人民深受其害,便取材于民间传说,经过加工改编,写成了后来举世闻名的《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深刻揭露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虚伪和愚蠢,嘲笑了他们说假话、自欺欺人的恶习,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歌颂了敢于讲真话的劳动人民。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诗人中的明星、时代的灵魂、舞台的奇迹”的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一生写了三十多个剧本,而《哈姆莱特》是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本场面浩瀚,人物众多,线索交错,不受“三一律”束缚,自由发挥;剧情悲喜交融,互为点缀;善恶并存,彼此衬托。《哈姆莱特》戏剧容量之大十分惊人。一、戏剧场面广,反映生活面宽。剧情一展开,就是丹麦王宫的混乱局面:一方面是敌军压境,守军告急;一方面是老王驾崩不久,王弟寡嫂结合,婚礼紧跟  相似文献   

14.
《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细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的第一年,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公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剧本的素材源自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书所记载的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的莎士比亚赋予"复仇"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哲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的第一年。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公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剧本的素材源自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书所记载的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的莎士比亚赋予“复仇”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一部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哲理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12世纪丹麦作家萨克索写作的《哈姆莱特复仇记》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古代北欧英雄对父亲的忠诚、行动的迅捷和复仇手段的残忍,这恰恰是血缘维系时代英雄的本质体现。而在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则体现出了血缘维系方式向社会契约维系转折时期诸种矛盾交织情况下的英雄新特征,即长于思考、目光开阔的鲜明特点。他们都是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该剧以中世纪丹麦王室包尔锡诺城堡为背景,通过描写贵族与平民、王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剧中主人公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复杂性格一赢是评论界争论的中心: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的事为什么迟迟不做?从《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十分复杂,灵魂极其深刻。感情非常丰富的形象,几乎人类所有崇高而有价值的东西都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而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某些弱点也在他的身上闪现。由于他性格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的因素,使得这个形象变得十分深奥,难以理解。当然,这也正是这一形象具有永恒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克隆堡宫     
在一个月光暗淡的深夜,阴风阵阵,丹麦先王的鬼魂时隐时现,哈姆莱特王子在古堡的顶台倾听鬼魂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并发誓为父王报仇……凡看过悲剧《哈姆莱特》(即王子复仇记)的人,无不对这个阴森的古堡留下深刻的印象。莎士比亚的这部不朽作品就是以丹麦克隆堡宫为背景创作的。克隆堡宫也因而闻名遐迩。为此,人们在古堡外院的墙上塑造了一副莎士比亚的浮雕像,以志纪念。克隆堡宫的原址是一座名为克罗的古堡,由于地处丹麦西兰岛的尖端而得名。该堡建于1420年,对防止海盗肆虐,保护海上运输起过重要作用。国王菲德烈二世(1559—1588)选中了这个…  相似文献   

19.
《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研究价值最高的就是哈姆莱特形象的研究,他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就是每个人对于哈姆莱特的形象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说法,把哈姆莱特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来解读哈姆莱特复杂性格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哈姆莱特》(1601)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振聋发聩的惊世之作。曾被誉为“戏剧诗人之王的灿烂王冠上的一颗最光辉的金钢钻”。主人公哈姆莱特复仇时忧郁踌躇的性格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思考与探讨,其形象也成为世界文艺舞台上经久不朽的艺术典型。王子哈姆莱特起初是个充满欢乐幸福与满足的丹麦王子,在人生的大海中自由风顺地航行了一段航程。正当精力、知识、品德、思想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接受了激魂荡魄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他对人生和世界充满美好乐观的想像,认为人像天使一样,是“了不起的杰作”、‘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