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草船借箭》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它和《将相和》《景阳冈》《猴王出世》编排在同一个单元,旨在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文本内容的逻辑,理清文章前后的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教学流程一、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1.创设情景: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2.质疑: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  相似文献   

4.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话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相似文献   

5.
欧芳 《青海教育》2009,(7):45-45
新课程十分强调感悟,强调悟性的培养,强调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感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就是“悟”带来的喜悦。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阅读教学与“禅道”“诗道”也有相近之处,重在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感受形象,品味词句,从而创造出“妙悟”之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词句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那么该怎样优化朗读教学,使朗读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教材、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论是在课堂的变化上,还是在文体的区别上,乃至于方法的选取上,都应该瞄准“读”这个标。  相似文献   

8.
大纲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教学《小蝌蚪找妈妈》(第四册 ) ,我们可以把着眼点放在朗读训练上 ,让学生充分地读 ,引导他们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在读中理解难句新词 ,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兴趣。这篇课文的朗读训练可设计以下四个层次 :1 .听读。新课伊始 ,让学生对课题质疑解疑后 ,让学生听教师范读 ,并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故事讲的是谁 ?他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安排该环节的目的是 :(1 )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 )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3 )让学生受到教师声情并茂范读…  相似文献   

9.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渗透着创新思维的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既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同时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创新的价值引领;在尊重文本价值的同时,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本设计从教学要求出发,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导读中的主要问题,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语言,学会表达。为了丰富阅读及提升文本认识,补充相近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0.
想飞的乌龟     
在森林深处,一只小乌龟开始爬树,经过几个小时的辛苦努力,它终于到达了树顶。它挥舞着前腿跳向空中,重重地摔向地面;它爬起来,又一次爬上树,跳下,摔向地面……一对鸟夫妇站在树枝上看着小乌龟,终于,鸟妈妈对鸟爸爸说:“亲爱的,我觉得是时候告诉它它是被领养的了”  相似文献   

11.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结合我在教学《一路花香》过程中的感受,浅述了在读的过程中,以读为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词、句用心品读文本,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2.抓关键词、句进行感悟、体验。3.精品细读,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12.
想飞的乌龟     
《小朋友》2008,(9)
  相似文献   

13.
一、教读感知 ,读中识字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有效的趋动力。教学开始 ,尽量利用书中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的画面 ,配上生动优美的音乐 ,并以讲故事的语气先将课文范读一遍 ,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的同时 ,也对阅读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一读为快的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逐字、逐句地尝试着朗读课文 ,在试读的过程中认字、正音。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不指读 ,不丢字、不添字 ,发音准确、字字响亮 ,并把生字画出来 ,反复认读。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要通过教读、辨音组词等训练…  相似文献   

14.
《三个小学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19课,由两段文字组成。课文讲的是三个小学生在看到水龙头没关好,自来水不停地流着之后。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教学本课,应以指导朗读为主,在朗读中识字、释词、感悟自得。  相似文献   

15.
教材简介《雨点儿》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教材《雾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雾凇奇观的景象。第二自然段讲雾凇形成的原因。这是文章的重点,因为内容离学生太远,因而也是文章的难点。第三自然段讲人们观赏这千姿百态雾凇奇观,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其次进行重点词、句的训练,再次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结合《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要求 :1 重点理解课文描写的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 ,并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2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0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忆旧引新。1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已预习了课文《高大的皂荚树》 ,通过预习 ,你知道了什么?能用“先讲……接着讲……最后讲……”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2 对于课文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提出来。(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 ,教师交待本课教学目标 ,围绕“启迪”一词 ,引导学生直…  相似文献   

18.
<秋天>是"注·提"实验教科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秋天大自然的种种变化.文中描绘了迷人的秋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作者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景美、语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那份浓浓的爱、深深的恋。学习目标:1.自读自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感悟雨声的奇妙和雨中色彩的迷人,品味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组织语言,把自己对优美语句的感悟清楚地表述出来。4.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在一定的情境中能运用自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课件播放歌曲:《多彩雨》。2.交流:在这优美的旋律中,你听懂了什么?通过观察,你看到了什么?3.课件展示下雨时不同的画面,教师动情渲染:你听,沙啦啦,沙…  相似文献   

20.
《咏鹅》是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的第二篇课文。如何让一年级小朋友在初学语文时就重视朗读 ,并能从中有所感悟 ,受到感染呢?笔者从跟踪听课、评课、蹲点研究中选取如下几个教学片段 ,供大家参考。一、读一读 ,说一说 ,感知古诗大意1 引趣导读一上课 ,教师用“头戴一顶红帽子 ,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登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一则谜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接着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 ,引入自读古诗。并设计这样的谈话 :同学们 ,《咏鹅》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 ,骆宾王十分聪明 ,7岁就能作诗。你们今年也7岁了 ,都很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