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园地中,“单元教学”逐渐引起重视,下面谈谈我对单元教学探讨的体会。 我选用了两个单元,一个是记叙文单元三篇:《我的老师》、《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一个是小说单元四篇:《小桔灯》、《社戏》、《最后一课》、《夜走灵官峡》。这两个单元都是课本的重点单元,以写人为主,有所不同的是:记叙文单元记叙的是真人真事,记叙了3个不同类型的真实人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初二语文第一单元,编排了五篇课文。其中,两篇讲读课文,两篇课内自读课文,一篇课外自读课文。内容不同,写法各异。《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选择了儿时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通过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抒发了对老师深挚纯真的爱和深切怀念之情。《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则通过记叙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片断,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赞扬了他勤奋严谨、持之以恒、注重实际、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祖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是全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知识短文《记叙中心和材料》应统帅三篇记叙文的教学。瞻前顾后,在知识链条上是承前启后的:初中第一册的记叙文,着重认识记叙的要素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记叙的事物比较单纯;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都是真人真事,但是事例多了,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成为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登上了这个知识阶梯,为尔后第三单元,即小说单元中理解并学习在众多人物关系中写好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五篇记叙文组成,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这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人的特点不同,作者写作的目的不同,因此写法也不同。《冯婉贞》一课主要是通过写重点事件,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一面》和《背影》主要是截取生活断面写人,通过平凡、常见的事情来表现熟悉的人物;《我的老师》、《人民的勤务员》作者从几个不同方面、全面地观察并综合地介绍和评述所要写的人物。 二、单元教学要点及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①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②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  相似文献   

6.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作文范围是:运用片断材料写人 2.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3.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有: 《××二三事》、《我的好伙伴》等。[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1.在课时安排上,用二节课上作文指导课.课后让学生作文;作文题由学生自选,只要切合本单元的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即可。 2.在作文指导的内容上,分为三大块:第一块,紧扣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从总体上点拨学生疏理清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写作特色,如《我的老师》精选片断材料;《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巧于运用多种事例写人;《老哥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事抒情等等。复习这些内容旨在以读带写,使学生对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第二块,注重“点”上的指导,即抓住重点、疑点、难点分成几个具体方面让学生思考,力避泛泛而  相似文献   

7.
初二册第七单元:议论为主[单元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谈骨气》《失败是个未知数》《起点之美》《弈喻》(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题型比较。《卓》是介绍式,涉及人物“竺可桢”,身分“科学家”,评价“卓越”等项内容;《谈》是标志...  相似文献   

8.
[单元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复杂的的记叙文选择材料的标准,了解本单元课文选择典型材料、注意点面结合的选材特点。 2。借鉴本单元课文根据中心需要,恰当安排文章线索,疏密有致地安排材料的方法,运用有关知识学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3.从分析文章选材和剪裁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进而寻求作者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1.本单元读写教学的重点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的选材和剪裁。 2.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析作者的思维逻辑,把握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行文线索。 3.本单元可考点主要有:①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②关于孙犁作品的风格;③关于不同句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正常语序句、倒装句;疑问句、陈述句等)的不同表达效果;④部分成语的理解(重点是《琐忆》);⑤词语的选用、搭配和感情色彩;⑥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和写作。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这个单元编入了六篇课文和一个单元练习.六篇课文中,有两篇是精读课文,三篇是略读课文,一篇是自读课文. 在写的方面,这个单元要求着重学习、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学习掌握记叙的要素;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安排记叙的顺序,选用适当的叙述人称;围绕表达中心选取典型材料,详略得当的叙述方法等.读的方面,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懂得学会使用默读和跳读这一读书方法. 重点和难点这个单元由六篇记叙文组成.记叙文主要是运用叙述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在第一单元里,我们已经讲了有关描写的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是记叙文单元,包括《威尼斯》、《娘子关前》、《汉堡港的变奏》三篇课文,前二篇是讲读课文,后一篇是自读课文。单元教学要求是记叙文阅读、写作综合训练。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记叙文单元,学生应该在学过的前几册课本中各个记叙文单元的基础上,综合进行复杂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复杂记叙文的读写能力。具体训练目标是:在阅读方面,能比较熟练地分析一篇复杂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各种叙述方法及表达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在写作方面,能根据  相似文献   

11.
通用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单元练习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记叙文,所记叙的内容比较复杂,但都紧紧围绕中心选材,恰当地安排了记叙的线索和顺序,并综合运用记叙、议论、说明、抒情多种表达方式。我认为,这句对该单元几篇课文文体所作的判断不妥。第三单元共五篇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包身工》《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为了周总理的嘱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都属于史传性的记叙文,虽各有不同,但很有代表性,对学生学习复杂记叙文有裨益。根据各篇课文的特点和所具有的教学价值,依《大纲》要求,遵循教学目标应包含的认知、情感、技能行动三大领域,可确定本单元总体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正直、廉洁的品德教育; 2.复杂记叙文为表现中心必须善于选材、剪裁、详略得当,脉络分明; 3.对话描写必须符合人物的身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单元说明】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 :《分马》《社戏》《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狼》(下文出现题目时均以首字代之 )。其中《鞋》《有》是自读课文 ,其余三篇是教读课文 ,《狼》为文言文。这五篇课文的体裁都是小说 ,但作为教材在这一阶段教学时 ,均按记叙文来对待。学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 :认识与理解有关记叙的详略 ,注意虚词的用法 ,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掌握做摘记的方法 ,认识场面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本单元同第三单元一样 ,是学生掌握记叙文特殊性的又一重点单元 ,非常重要。【知识提示】记叙的详略 详写 ,即具体叙述 ;略写 ,即概…  相似文献   

14.
一篇优秀的写人记叙文往往不是优在辞藻的华丽和结构的精巧,能让人爱不释手并为之感动的常是作者赋予作品中的人、事、景的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师》中,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表现了“我”对蔡老师的热爱、依恋之情。白夜、柏生的《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竺可桢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驿路梨花》是记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是说明文。前三篇是讲读课文,第四篇是自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属于记叙文,但侧重点各异。《猎户》以写人为主,但写的是一个群体,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土地》则是一篇以联想为主的抒情散文。《黄山记》、《幼学纪事》两个自读篇目,前者写景,后者叙事。 本单元的总要求是学习记叙文的构思。所谓构思是指在动笔写作之前,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总体设计,如确定什么思想,选取什么材料和怎样组织材料,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去写,等等。简言之,构思就是动笔之前,对文章的中心(主题)、材料、布局、详略等作的总体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决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由剖析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行文思路入手,了解记叙文构思的一般特点及方法。 2.通过对本单元记事写人和写景抒情两类不同题材记叙文中心思想的归纳,学习、借鉴多角度多侧面选材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围绕中心选材”,“根据中心确定详略”,这两点在写人记事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它们在文章中都处于主体的位置。它们的区別主要在于前者是对后者的必要而充分的材料准备,后者是对前者的精心而巧妙的剪裁处理。同学们在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单元之后,再进入“根据中心确定详略”单元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不过,教师教学本单元仍然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所在,主要是本单元的几篇选文《分马》、《社戏》、《狼》(小小说两篇《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已改为“课外自读课文”)均为“教读课文” ,且《分马》、《社戏》篇幅又长,涉及的人物又多,《狼》又为文言文,这一切都会给教师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麻烦。如何才能圆满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呢?笔者特提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是整套初中教材记叙文阅读训练13个点中的第12个训练点。教学要求是:理解并掌握选择典型事例,按一定顺序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两篇是散文,三篇是传记,共同的特点是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材料组织顺序安排,丰富多姿。《回忆我的母亲》有明显的时间顺序;《藤野先生》按照表现主要人物品质的需要组织材料;《哥白尼》和《祖冲之》是传记,记叙人物生平和主要事迹,并插入适当议论;《潘虎》是革命回忆录,也是文学性的人物传记,有较强的故事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共五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我的老师》和《挺进报》;三篇自读课文是:《橘子》、《山的那一边》和《刘胡兰慷慨就义》。 两篇讲读课文的学习重点,前一篇是:一、记叙的要素,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后一篇是:一、记叙要素在文中的运用,二、词义的理解和推断。依据两篇讲读课文的四个学习重点,本单元教学选择的突破口,笼统地说应该是:记叙的要素——人物、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