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呢?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使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讨厌、惧怕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本文是笔者近几年实践与探索中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冰冷的教学变得生动,实现学生七大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厌学”为“我乐学”、变“我怕学”为“我爱学”、“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变“学中玩”为“玩中学”、变“听中学”为“中学”.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自身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冠丽 《河北教育》2005,(24):30-30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数学被不少人认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善教”促学生“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庄翌明 《考试周刊》2012,(72):86-87
如何把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本文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几种激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新时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这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 ,那种“要给学生半桶水 ,教师自身须有一桶水”的陈旧观念已一去不复返 ,逐步建立起“教师自身拥有一杯水 ,要给学生一桶水”的新型的教学观念 .而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理论的抽象性 ,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 ,使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 ,甚至讨厌数学 .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值得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笔者结合近几年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相似文献   

7.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该努力想办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在课堂上,应把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做到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乌仁图雅 《课外阅读》2011,(12):148-149
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讨厌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便成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课程的出发点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并结合几年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对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集中注意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好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改理念下数学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此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中,怎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你听我讲”为“我听你讲”,使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所谓“情境式”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一种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获得知识本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主要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会学,我乐学”的目的。笔者结合所教化学学科,谈谈“情境式”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生动地、灵活地、愉快地学习,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采取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金平 《学周刊C版》2011,(7):122-122
新课程特别强调:变学生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高中生物学科研究更多的是生物的微观领域,一旦离开兴趣,学生学起来可能“味同嚼蜡”。教师若能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各种趣味因素,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不但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还能使学生享受到生物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也会从传统的“满堂灌”中解脱出来。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素质教育理论,简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化学学科为例,探讨了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忱,变“我要学”为“我勤学”;探索学习方法,变“我勤学” 为“我会学”。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参与是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具体体现。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教材的知识因素,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强化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激发参与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激发参与兴趣就是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参与探究新知识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1融洽情感,激发参与兴趣。情感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内在心理因素。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是课…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