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伟华 《青年记者》2002,(11):36-36
自1996年以来,在国内生活类报纸中,专刊的生存与发展经历了一番风雨。对专刊编采人员来说,既感受过专刊突飞猛进“扩张”时的喜悦,也体味过专刊“不知何去何从”的苦恼。但是无论怎样,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报纸对专刊一直是重视的,从专刊所占的版面比例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干江法 《新闻窗》2007,(3):54-55
目前很多报纸创办了生活类专刊,内容涵盖消费、健康、教育、理财、旅游等方方面面,一批策划精良、特色鲜明的生活类专刊大受读者欢迎,成了报纸竞争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3.
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报纸的种类已经完成了越来越贴近实际的细分过程。各类专业性报纸层出不穷的同时,各种都市报也在不断推出各类专刊,以便满足不同读者对于阅读内容的要求。其中以房地产专刊、汽车专刊、数码专刊、旅游专刊、留学专刊为最多。因为这些行业的广告信息量大,读者对于此类信息需求量也很大.所以众多都市类报纸都把此几项内容的广告和新闻单列出来作为报纸的专刊出现、来整合包括这几类广告在内的资源。在专刊出现的同时。如何做好专刊新闻的问题也摆在了诸多媒体面前。  相似文献   

4.
当前,报业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扩版”、“变脸”成为触目可及的关键词。而生活专刊作为报纸扩版热中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已得到了很多报社领导的认可与重视。许多贴近百姓、生动活泼的优秀专刊,也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对地方性党报而言,专刊的内容无疑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与贴近性;而生活服务类版面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报纸单一呆板的政治宣传面孔,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告收入成为越来越多报社的主要经济来源,成为报纸赖以生存及发展的经济支柱。作为市场重要主体之一的都市类报纸,在不断提高新闻产品质量和发行服务质量的同时,大都通过专刊吸引读者和广告商,汽车专刊、房产专刊、  相似文献   

6.
对于各报纸发行单位来说,报纸专刊具有丰富版面、增加收入等作用。在同地区报纸新闻版面内容严重同质化的今天,一个有特色的专刊,往往能使该报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抢得一步先机。于是,各家报社纷纷开设各类专刊,但是专刊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像经营新闻版那样去经营专刊。专刊部门的主要任务在于两方面:服务性与经营性。  相似文献   

7.
冯婉蓉 《声屏世界》2012,(6):146-147
当前,平面媒体普遍面临着经营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各媒体势必要求新求变,力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经济专刊正是现代报业激烈竞争之下的必然产物。她不仅肩负着传统专刊对读者的服务使命,而且要成为报纸参与运作并渗透到经济消费每个行业领域的重要载体,更是报纸未来产业化运作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平台。因此,目前各平面媒体的经济类专刊已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然而,当下市场上经济专刊的水平,却可谓良莠不齐,有的还在全面延续编辑部的编辑采写风格,与广告彻底脱离;也有的则全盘站在广告经营的立场上,把经济专刊彻底办成了软性广告的集散平台。这两种风格的经济专刊其实都不能很好地起到辅佐广告以及延续新闻的作用。本文作者以从事经济专刊工作12年的经历,总结了自己在都市类报纸《每日新报》和党报《天津日报》两张报纸做经济专刊编辑记者的心得,结集此文。文章从经济类专刊的定位、编辑标准、人员素质要求、内容要求、专刊的服务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作为一种新型纸介媒体很快崛起于中国报坛,并以其全新的办报理念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经过近10年的打拼,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主流报纸。许多都市报在实现自己办报理念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报纸专刊的打造,使之成为报纸新的读者阅读点和经济增长点,也成为报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刊发展的三个阶段新闻专刊与行业专刊混杂阶段。都市报在创刊之初,一般都设有专刊,只是专刊的种类和版面都比较少。这类专刊一般都包含两类内容:一类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时效性差一些,故事性强一些,类似于现在的特别报道,设置较多的…  相似文献   

9.
回顾报纸专刊的发展历史,尽管各个不同时期报纸专刊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报纸专刊的发展历程已经显示,其不仅关系到报纸的生存空间,更与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可预期的未来,报纸专刊仍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报纸和受众的双重角度,并结合本人采、编专刊的经验,来探讨报纸专刊的发展历程和前景,揭示其发展的原因,解密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报纸的影响力、竞争力,打造报纸品牌,扩大读者层面,《张家港日报》自2001年开始创办了联办专刊。联办专刊,顾名思义,是报社与各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联合主办的专刊。联办专刊充分发挥其优势,较  相似文献   

11.
新闻性是报纸的根本属性。专刊与新闻版面共同构建成了晚报的整体。专刊做得更多的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着重突出的是服务性,而忽略了新闻时效性。但是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和拓展,专刊的新闻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读者在获取生活类信息的同时,最关切的是能否从中看到与重大新闻一脉相承的知识。新闻性乃是促使专刊充满活力与生气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地市一级党报纷纷通过增加版面办专刊、特刊类副刊的形式,来拓展报纸的空间与承载面,增强报纸的容量和“厚度”,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不少报纸一改过去那种四平八稳、整天板着面孔说教的“八股”现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不少的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都办起了教育专刊,这对丰富报纸内容、活跃报纸版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但综观这些新近出版的教育类报纸,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报纸定位不准确,把教育专刊所对应的基础教育无限外延,扩大为对所有人的教育,一张报纸谁都能看变成了谁都不看,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市场.……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协报作为全国政协机关报,1983年创刊以来,比较注重了创办符合自己报纸特色的几个专刊,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文史专刊、民主党派专刊以及民族宗教专刊。这些专刊虽有待于继续改进,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统战报纸的特色,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一、专刊是报纸整体的不可分割部分,其特色是该报整体特色的具体化 从一张报纸来说,无论是专门性副刊或综合性副刊,都应和整个报纸编辑的宗旨相一致。它和别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报纸陆续创办了社会专刊。这类专刊一问世,大多以其独有的风格和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研究、探讨社会专刊的特色与风格,对于进一步办好办活社会专刊。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与接近性,是大有益处的。社会专刊是新闻改革的“特产”社会专刊的问世与新闻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左”的年代,我国报纸上大多是“假、大、空”的文章,内容单调乏味,形式呆板生硬,令群众生厌。党的十一  相似文献   

16.
4.问:报纸出版专刊专版有何规定? 答:报纸的专刊专版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是报纸设立专门版面或刊期相对集中刊载某类专题或内容的一种出版形式,其中部分专门版面的为专版,某一期全部版面的为专刊。随着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报纸由过去的副刊、周末版,逐渐扩展为证券、电脑、房产等各种内容丰富的专刊专版,扩大了知识和信息,增强了报纸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有的专刊出现杂志化的倾向,弱化了新闻性;一些报纸设立专刊随意性大,盲目跟风,有的报纸一周出版  相似文献   

17.
都市类报纸在经历了十几年水银泄地般的快速发展、演变后,开始进入媒体新传播竞争时代,随着报纸内容与运营模式的同质化带来的可替代性与微利化趋势,报业竞争频频升级。生活消费类行业专刊应时而生,应运而生。一批富有远见的都市报纷纷以前瞻的眼光、先进的经营理念,大办各类行业专刊,一时间,行业专刊这个新时代的“宠儿”成为报媒广告经营的“引擎”,策动了一波又一波营销活动和广告攻势,使报业广告竞争风声水起,助推报业发展洪流滚滚向前。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报业广告衰减、报纸纷纷想办法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报纸专刊也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报纸专刊成本较高,读者群相对较窄,一些报纸已开始通过增加新闻版、减少专刊版面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各家报纸都针对读者市场推出了诸如房产、汽车、旅游、理财、家居、教育、女性、时尚等各类专刊,名称不一,内容雷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厂商家客户向专刊的广告投放量尤其是软文投放量的增大,厂商家客户与经营性专刊编采人员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主管部门一再强调要把编采与经营分开,但中国内地新闻管理体制的某些特点(如既要报纸自负盈亏又限制报纸的新闻自由),以及经营性专刊本身的特性,使得众多报纸在实践中很难将专刊与厂商家客户的联系截然分开。经营性专刊在一定范围内配合报社的经营,事实上已经成为难以改变、得到默认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专刊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已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读者评判扩版后的报纸质量,往往以专刊的水准作为衡量的标尺。笔者在此着重就专刊如何办出特色、提高品位问题谈一些体会。特色,专刊的活力所在近年来诸多报纸扩版的成功经验与失误的教训告诉我们,特色是专刊的活力所在,怎样才能突出专刊的特色?我感到应该把握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