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的结尾     
诸子语 《阅读》2012,(12):20-21
同学们,在学习课文时,你有没有注意结尾呢?其实,课文的结尾形式多样,含义深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那么,课文的结尾一般有哪些特点呢? 概括全文 课文《九寨沟》是这样结尾的:“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这就是对课文主要内容——九寨沟自然美景的总结概括。再比如课文《开天辟地》,“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一结尾也是对全文的总括。  相似文献   

2.
原 始时期的音乐没有任何一个音响留下来 ,但是 ,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 ,出土文物和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了解其基本情况。舞蹈是有一定节奏的 ,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 ,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我国古代的《东记》(约公元前五世纪 )里有这样的说法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之使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又说 :“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 ;比音而乐者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这就是说 ,由于外界事物促使人的思想感情 ,于是用“声”表现出来 ,“声”在相互应和之中 ,显示的有变化、有规律的“声”叫做…  相似文献   

3.
洪水泛滥,兄妹传人的神话传说,几乎是世界范围内人类先民所共有的;而(弓毕)日神话与传说,至少在中国各民族的先民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亦不鲜见。我们曾将米恒哲与盘古王两位开天辟地的大神做过比较,现拟就同是射神的彝族杜米那确左与中国神话中的后羿再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柔熠 《阅读》2015,(10):26-27
今天是感恩节,我们全班一起进行了"护蛋行动",体验当爸爸妈妈的不容易。而小宝宝是一只小小的鸡蛋。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宝宝,在前一天晚上,我就问奶奶要了棉絮,又拿了一个漂亮的小盒子,把棉絮平整地铺在盒底,做成一个温暖的小窝。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盒子里,并为它取了个名字——"鸡蛋小勇士",希望它勇敢长大。这次行动主要是考验  相似文献   

5.
徐红飞 《阅读》2014,(23):1-1
<正>有这样一个孩子,放学后,饿着肚子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往一家书店。她在盘算着自己昨天那本没有看完的书还在不在,她在担心书店里会不会没有很多顾客。因为她没有钱买书,她来不是买书的,而是来偷着读书的,人多的话她就可以放心地读了。她怕老板发现自己总是"窃读",就装着要买书的样子。她还会贴到一个大人身边,仿佛自己是人家的小妹妹或者小女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祖国具有七千年悠久而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我国古代在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众所周知的。在科技领域里,我们也曾经创造了高度文明,对人类作出过极其辉煌的贡献,有许多发明,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大大推进了人类历史。可以说没有这些发明,就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当然也就不会有欧洲的现代高度文明,这是举世公认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大致可分为文言和古代白话两个系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古代白话词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含有相当多的方言词。可以这样说,用古代白话写成的“俗文学”作品和方言土语有着天然的联系。没有方言词,也就没有“俗文学”。  相似文献   

8.
典故,在《辞海》中的释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典故,就是把一段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压缩成为一个句子或词组.它是古人写作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9.
终生学习思想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本文通过终生学习有关理论的阐述,希望对加快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推进终生学习社会的建成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终生学习思想的提出终生学习思想自古有之,如我国古代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日本亦有“修业一生”的观念。到了近代,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理论指导者康德路赛(Condorcet)提出的教育计划书中指出:“就教育而言,人类必须通过年龄的各个阶段来获得。”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教育应成为获取知识的完整体系,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终生学习来确保知识的获得。”本世纪初,美国学者杜威也提出教育和学习是终生历程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思想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与  相似文献   

10.
肖复兴 《阅读》2023,(Z3):14-15
<正>今年,春天的脚步似乎来得更早些。作为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的盎然春意再明显不过。对于立春的说法颇多: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讨春……“春”字前面的那一个个不同的动词,无一不透露着我们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跃跃欲试之情。我没有看到过哪一个节气有立春这样多的修饰和形容,简直像是多声部的合唱。关于立春这样众多的说法中,我最喜欢的是咬春。其他那些个附在春字前面的动词,哪一个有“咬”字更纯朴,更充满动感,更具有乡间才有的乡土气息的诱惑劲儿?  相似文献   

11.
唐诗略论     
一、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在文学界,有一种通常的说法:“诗是最早最高的文学。”西方有人把诗比为“文学各类中的皇后。”中国现代诗人艾青也把诗比喻为“文化母亲众多儿女中的一个骄子。”他还很赞赏朱光潜先生的话:“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对诗曾有过很高的评述。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鲁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结合教育的实践,较深入地探究了认识的产主、发展以及认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等问题。孔子还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19页),他也曾认真谈论过在理想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在道德修养的不同阶段上的种种认识问题。所以,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人里,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较丰富的认识论的内容。认真研究孔子的认识论思想,对于了解整个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还将对今天的认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雇佣劳动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雇佣劳动就世界范围来说,是一种古老的奴役形式。据恩格斯说:“随着财产不均现象的产生,亦即早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与奴隶劳动并存就零散地出现了雇佣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六二页)。古代希腊,在氏族制度趋于解体的荷马时代,已有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雇工的记载。然而,中国直到商周时期似乎还没有出现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14.
窦屹  窦履坤 《阅读》2008,(3):25-26
爸爸带回来两箱鸡蛋,可几个中就会有一个坏的,有时早晨早饭时吃到坏鸡蛋,只好认倒霉。  相似文献   

15.
一些西方学者有一种说法:在“农业社会”里,时间以“过去”为主,农民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耕作;在“工业社会”里,时间以“现在”为主,企业主要根据现在的市场供求状况生产;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时间则以“未来”为主,必须预见未来。内斯比特的《大趋势》,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书,就持此种观点,它反映了当今资本主义处境困难,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企图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情。但从另一方面看,不管他们的说法是否确切,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个动向,即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  相似文献   

16.
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了歌舞等许许多多艺术形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时代,歌舞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先秦时期的歌舞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源头。从表演艺术上看,歌和舞可以说是我国戏剧的灵魂,没有歌舞,也就没有中国的古代戏剧,歌舞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7.
道教是我国古代产生的一种民族宗教。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它同儒家和佛教一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道教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其对养生学和养生术的研究传播。道教养生是中国古代养生史的一个主流,是几千年来道教养生家们留给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试对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过程略加考辩,划分阶段、指陈特征、论其价值。一、神仙家与养生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指出:“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李约瑟博士的这个观点是十分精到的,道教养生的产生发展同中国古代这种神仙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联系,中国古代养生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个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天水话里的助词比较丰富,有几个使用频率很高,颇有特殊之处,这里仅就其用法作一些分析.文中所记以天水市口语说法为准.(一)家有音无字,“家”是写的同音字.这是一个表示即将开始尚未开始的时态助词.与其它时态助词比较,“家”与动词的关系较为松散,当动词带宾语或有连带成分时,可以离开动词用于句尾.1)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动作变化即将发生还未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说法:"如果一个作家不掌握外语的话,他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以基本上中国作家是业余的,而不是专家。"这种说法招来的是不解和反对。反对派的意见是:"中国作家的任务是用中文写中国人的经验和想象,会不会外语,似乎没那么重要。""对外国事物的熟悉程度,更多影响的是一个人的写作对象和情调,而不是基本品质。"在此,此文中笔者想就这两个说法,说说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灵芸 《阅读》2014,(37):33-33
<正>骆驼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带,被称为"沙漠之舟"。行走在沙漠中,想要获得食物和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骆驼一点儿也不担心,甚至还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两个星期,没有食物时也能生存一个月之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骆驼背上的驼峰能将水和食物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当它们觉得口渴或者肚子饿的时候,就能分解驼峰中的脂肪来补充能量。另外,骆驼有三个胃,其中一个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