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体裁虽小,但容量丰富,耐人寻味。初中语文第五册《事事关心》就引用对联阐述了“既要事事关心,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也记载了我国古代字迹最小的一幅对联。这些对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由此受到启发,把对联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来使用,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这里,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此作点探讨。一、利用对联激发学习兴趣。对联言简意赅,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有艺术欣赏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些,就能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教师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高中课本中,有这样三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邓拓《事事关心》)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这三副对联被编成了1991年的高考试题:一是考引用这些对联的课文作者,二是判别上述对联在文中的用意。这是对联首次作为考试的内容。如果说,1991年高考考三副对联重在记忆与语言文字理解运用,那么,1992年的两份高考卷的两道题目.就包含了更为广博的知识,没有一定知识…  相似文献   

3.
谈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对联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黄启健,蒋丽华在语文课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对联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的质量。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对联音韵和谐、节奏优美的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  相似文献   

4.
张正治 《学周刊C版》2014,(7):174-175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词语,是构成文章最基本的要素.语文课文中有些词语用得生动准确,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这些词语也往往成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体味语言内涵的切入点.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词义、及时积累外,还可以抓住这些词语,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品味,从而进一步学习语言,更好地感受词语背后所蕴涵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 ,对联为人们喜闻乐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一些对联知识内容。如小学第三册语文中的“多对少 ;长对短 ;双对单 ;正对反 ;寒冷对温暖……”和第四册语文中的“新对旧 ;窄对宽 ;厚对薄 ;忙对闲 ;喜欢对讨厌 ;详细对简单……”等等。这些反义词 ,有的尽管平仄欠缺 ,但对仗却很工整。我认为 ,这都是一些简短的联句。我想 ,在语文课教学中 ,若能运用对联结合课文内容来教学生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对联知识 ,而且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于是 ,我在教学某些课文时 ,就运用一些使小学生一看就明…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教学效果好、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就像一篇文辞兼美、章法严谨的文学作品。除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教学艺术风格外.对一节语文课各教学环节的精心构思.不但要求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而且要体现出语文自身的教学规律。作为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前导人.犹如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只要设计巧妙,运用得当.就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激起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精彩之处、语言经典之处去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能从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就应让学生细细品读文中那该有的韵味,将文中韵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宁,去享受语言的魅力。一、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教学辅助教法点滴会宁县一中张志国中学历史教学运用辅助教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兹举例如下。运用对联如我在归纳记忆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时,曾引用了一副对联与学生共同赏析。清嘉庆帝五十大寿,命王公大臣进呈贺联,新科状元李绍仿所撰的寿联,嘉庆帝看后...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科,在语文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联与课文”大观园》(《语文知识》1997年4期)一文中作者夏声义先生把毛泽东同志当作名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作者,是错误的。这幅对联的作者是明初进士解缙。毛泽东同志只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为主观主义者画像时引用了这幅对联。  相似文献   

12.
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认识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但接踵而来的是语言训练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就是“训练什么?”“怎样训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就要启发学生从语言表达方法上加以分析、研究、体会,加深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和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从而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下面列举一些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一、推敲语言 抓住课文精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训练,对他们学习语言和发…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山西/周敏赵建中一、引用对联导入新课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引用下面这两幅对联作为开场白,既可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活动课是完善数学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课程.为了在课堂中提升互动效果,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一些数学教师开始在该项课程中积极引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文章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际价值及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实际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社会科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化素有史结合的特点,引用对联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识记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作用和选用对联的原则作一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莉 《教育革新》2010,(4):39-40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导语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结论为我们展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实际操作个案。类似“语文课导入方法”的教学心得层出不穷。在网上看到一篇博客文章,总结了“语文课导入”的十种方法。依次是:开门见山法、故事引路法、对联揭示法、设问引入法、猜迷法、穿插吸引法、简笔图形法、诗歌朗诵法、创设情境法、以旧带新法。看了博客中所列举的生动事例,对我很有启发,让我对教学导语设计的重要性和理论性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对联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两语相对,应用性极广的对联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的文学样式。虽然目前语文教学大纲对对联知识并未作学习规定,教材也未把对联知识作一种文体知识进行介绍,参考资料中也不重视对联,中学语文老师也较少提及对联,但这并不表示对联不重要。我认为中学生学习对联知识很重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讲对联用对联、教学生写对联更为重要。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巧用对联进行教育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班主任的工作内涵,也拓展了教育教学艺术。一、运用对联,拓展班级管理新空间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人人皆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深入人心、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文化艺术形式,其直观、形象、押韵、富于哲理的特点很适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对联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容易让学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9.
对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对联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课中进行对联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对联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诵读对句中了解知识;引导学生先填补对联,后尝试创作.  相似文献   

20.
对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对联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课中进行对联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将对联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诵读对句中了解知识;引导学生先填补对联,后尝试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