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承志的散文深入而独到地开掘了西部“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性内涵;以清醒的现代理性精神和自觉的启蒙意识对民族历史与文化进行反思与批判,显示出理性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同时,从主体“在路上”的精神特征,到意绪化的、流动的文体结构,都凸现出个性色彩与动态生命历史感,强化了散文的诗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角度,论述了求真激趣的一些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3.
范亦槿 《阅读》2006,(7):43-44
黑暗是什么?你经历过吗?黑暗,那不是睡觉时才会出现的吗?当你闭上眼睛,眼前的一切“消失”了,你无法去看,无法去数,无法让美丽的事物留在你永恒在记忆里,你无法辨别方向,常常在无意间撞伤别人或伤到自己。如果你步入了黑暗的世界,你将坠入人生的谷底。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的生态魂》让我们对草原文化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草原文化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者在着力颂扬和揭示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时,又带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5.
地方教育志在存史、资政、教化育人和推动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巴州教育志》运用方志学、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体现时代和地域特点,充分运用了有关部门和个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图片,对巴州几千年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巴州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进程,记述了巴州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事教书育人神圣事业的辛勤劳动及贡献,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借鉴经验,是一部可读可用的志书,是巴州教育史上可庆可贺的大事。  相似文献   

6.
“它们把我们灵魂的力量提升到了那样的一种高度,远远地超出了庸俗的平凡,井在我们的内心里面发见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抵抗力量,它使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这种看来好象是全能的力量,进行较量。” ——康德《判断力批判》  相似文献   

7.
房龙的《宽容》是一部人类思想史巨著,在该书中,他以机智俏皮的语言描述了在思想史上宽容与不宽容相博弈的过程。宽容与不宽容总是相伴而生,人类时常经受着他人的不宽容,但却又把不宽容施诸于他人。在"理想"、"虔诚"、"道德"等貌似神圣的面纱掩盖下,出于嫉妒、恐慌和自私等各种难以言明的阴暗心理,以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异于自己的观点和行为,百般阻挠新思想新行为的诞生。虽然在当代,不宽容仍然大行其道,但我们坚定的认为,世界终有一天会"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相似文献   

8.
他们是小学生记者团,他们爱阅读、爱写作,却也有着种种的困扰、疑惑和苦恼;他们是创作生命常青的知名作家,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照耀着心灵,用想象力和爱温暖着今天。当一群小学生记者与自己所喜爱、崇敬的大作家们面对面,谈论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他们和他们,会生发出怎样的精彩?全新面貌的“走近名家”,将通过作家和孩子们的畅谈,将生命当中的趣味、感悟和智慧,悄然传递给当下的小学生们。走进作品深处,寻找那打动人心的力量,“大阅读”的美好境界,就在他们之间脉脉流动。  相似文献   

9.
这本书是许嘉璐、陈章太主编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中的一种。作者在前言中简要说明了该书旨在"反映90年代社会语言学的水平,展示这方面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10.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需要引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应该关注过程——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只有教育本身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  相似文献   

11.
《告别辞:请勿悲伤》是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最著名的诗作之一。在本诗中,诗人使用大量比喻描绘两人之间的爱情,试图安慰妻子不要应为自己的一时离开而痛苦。一些女权主义读者对这首诗颇有微词,因为诗人似乎将他的妻子描述成了一个依附于丈夫的女人,但更多的人还是对他们真挚的爱情满怀敬意。笔者倾向于后者,以传统眼光赏析本诗,表达了其对诗歌本身及诗中比喻的欣赏之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曾永成《文艺生态引论》的评述,指出了文艺生态哲学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文艺批评中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虽然中国彝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和突破,但作为一门严格的学科而言,真正独立的彝学学科尚未正式建立;囿于彝学研究内容的庞杂散乱,加上长期以来彝族自观学术共同体内部未能形成一种交流与对话的机制与惯习,导致中国彝学研究总体上呈现一种碎片化倾向;这无疑造成一种彝族文化的非整体化假象和彝族社会的离散性幻象;对于彝族学者而言,民族文化自觉首先必须学术自觉,我们应全面深入地加强彝学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彝学学科的建设和完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科学严谨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理查德·比特纳的《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书除了揭示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真相以外,还探讨了次贷危机与中国的关系,对我们很有借鉴价值。美国经济衰退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商品的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使中国拥有的美国金融资产面临缩水的窘境。要对抵押贷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应审慎对待资产证券化,在金融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金融监管,这是中国应从次贷危机中吸取的深刻教训。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冲击,我们应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