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本文对许慎《说文解字》中未考证得声之由的“河”字,未究其语源的“寄”字等三字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以“心”为核心的方位词语在汉民族语用习惯中的反复化及组合规则,反映了“心”在汉语化中的特殊地位,并由此折射出语言世界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辩是推理的运用,但与辩的目的相联系,甚至于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一定技巧的推理,实际上已经成为辩的方法。《墨经》中所述“援”、“推”“辟”“止”“效”诸方法是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孔子曾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实,学习《诗经》,并不仅仅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称,而且它们在诗中大多都承负着比兴、喻托之重任,所以我们更可以从鸟兽草木的各个具体个体特点、习性的认识基础上,进而深刻领会诗中的深意。单就鸟儿来讲,有的甚至已成为化积淀中的固定意象了,比如:鸳鸯、燕子、喜鹊、大雁、布谷等等。  相似文献   

6.
7.
成语“仗义疏财”的“疏”当“分散”讲还是当“轻视”讲,尚无定论。本作搜集材料观察的结果:“疏”当轻视讲,不当分散讲;“仗 义疏财”是重义轻财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相似文献   

8.
我们先看三个例句: 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②师傅,这个问题我有点不明白,请您帮我指点指点。③自从她丈夫入狱以后,无论她做什么,总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这三个例句,分别使用了三个词指点、指点指点、指指点点。从词形和词性上看,“指点”一词是由两个单音节动词A和B组成的并列式动词,  相似文献   

9.
“必以情”的“情”不该释为“实情”,“情理”和“诉讼之辞”,而应释为“诚”。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联词在语文中特别重要,且难以区别,使学生在选词填空及虚词使用的考题中造成一定的错误,如“关于”与“对于”“何况”与“况且”就是两组易混淆的关联词,认真辨析其区别,就能准确地运用这两组关联词。  相似文献   

14.
李聿 《语文知识》2002,(1):21-21
“担纲”一词,各种辞书均未收,但出现频率相当高。从一些用例看,其意义应当是“担负主要责任”或“承担核心工作”。果真如此的话,下面几例中的“担纲”用得就不恰当了:  相似文献   

15.
“库朗特“与“吉格“是巴赫《法国组曲》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这种快速的舞曲与巴赫的其他作品有着较大的区别,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速度、力度、装饰音、复调织体、踏板等六个方面浅析其弹奏要点,帮助钢琴学习者更好的演绎这两首乐曲.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本文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分析了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指出了高等院校“两课“教学在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两课“的教学提出了提高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文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论《墨辩》之辩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辩》博大精深,既有丰富的辩术,又有系统的辩略,仅仅从辩术方面来认识《墨辩》是片面的。《墨辩》有关“誉”、“诽”、“服”、“执”等内容构成了墨家的辩略体系,这个体系是科学的,是墨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9.
陈强 《现代语文》2002,(1):14-14
经常听到有将蜀汉后主刘禅的“禅”字读成“chan”。笔认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刘禅的“禅”字应读作“shan”,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明人“韵”论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在“韵”之为“声”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诗之“声”,具有独立于“义”之传达的自指性及审美的情感性;在“韵”之为“神”的层面上,明人揭示了“神”在结构上对“声”之“有限性”的超越,在生成过程中对“声”之“人工性”的超越。而对工具性、人工性、有限性的超越使诗之“声”获得了澄明人与世界万物的本体功能。明人“韵”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诗学本体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