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连登,毛泽东最后的管家。从1964年开始,他陪伴毛泽东度过了最后的12个春秋。 1961年在中南海颐年堂,作为一名普通服务人员,吴连登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那时他19岁,是个刚刚从乡下进城的毛头小伙。“我当时只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主席为什么会挑我去给他管家,我到现在也不很清楚,我也没问过。”吴连登说。  相似文献   

2.
《兰台内外》2011,(6):55-59
毛远新与林立果,他们一个是毛泽东视若己出的亲侄子,一个是林彪宠爱至极的独子。毛远新曾被毛泽东当作接班人来培养,林立果同样被林彪、叶群夫妇作为接班人来培养。在"文革"中,他们都年轻气盛、利欲熏心,都是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3.
1911年春,年仅18岁的毛泽东怀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说服父亲让自己到长沙求学,开始踏上中国革命之途。毛泽东在长沙就读的第一所学校是湘乡驻省中学。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后第四师范合并于公立第一师范。毛泽东跟湖南第一师范有过七年的密切关系。毛泽东进入第一师范后,专心于学,探求人生和救国的根本道理。毛泽东曾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  相似文献   

4.
陈世高 《湖北档案》2014,(12):32-33
在大跃进的1958年和1959年,我担任共青团应城县委书记,两次见到毛泽东主席.1958年11月中旬赴武汉参加共青团湖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团省委书记陈扶生,请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湖北省医学院会议室连续两天给我们作报告,他一开始就说:“我来武汉参加中央在此召开的会议,下飞机后,我去看望毛泽东,我说毛泽东好,主席说:耀邦同志好.”这样,我们始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党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召开,毛泽东在武汉.我们立即写条子和口头向胡耀邦提议,要求见毛泽东.胡耀邦说:“我去向主席回报.”  相似文献   

5.
应毛泽东之邀苏派专家赴华1948年5月中旬,我被叫到苏共中央委员会,斯大林和我谈了话。他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毛泽东的电报叫我看,这封电报的内容我至今仍几乎一字不漏地记在脑子里。毛泽东写道,中国共产党在武装斗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他又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6,(1):55-55
他从当年5条电话线和8条台电脑所组成的局域网,到今天为近3亿注册用户提供基于 QQ 的各种通信服务,从5万元起家,到2004年6月上市后的8.98亿港元身价,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董事局主席兼 CEO 马化腾把自己与 QQ 联系在一起。QQ 业务发展所带来的资本膨胀并不能改变马化腾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他宁愿把自己当成网民。他说,只有按照网民心态做事,才能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业务。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工作之外,现实生活中其他事情很少能使我产生兴趣。我对任何事情都很专注,专注使我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述一段毛泽东自述少年时代的经历:开始很想到长沙去,听说那里是个大城市,……我很想到长沙一个专门为湘乡人设立的中学,在那一年冬天,我请求一个高等小学教员介绍我到那里去,他允许了……”这个教员是谁?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着这样一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人惕、人价二位同志:一九六二年七月十四日来信收到,惊悉有晋先师因病逝世,不胜哀悼。谨此致唁。  相似文献   

8.
张宁 《兰台内外》2013,(3):13-15
近日,笔者在北京一个军队干休所,采访了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被毛泽东称为"红军大管家"的开国上将杨至成将军的长子杨子江大校。他说,毛泽东的著名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与父亲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我父亲杨至成将军,1903年出生在贵州省三穗县的一个侗族家庭。1919年,父亲考入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到了重庆,在滇黔联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承认林彪在理解毛泽东的意图上胜他一筹。但是,林彪仅通过强调毛泽东的3篇作品,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方法,邓小平本人无法认同,因为还有更多的毛泽东作品需要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还写道,林彪、陈伯达对他,是要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如果不是主席的保护,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了。在1969年,中国和美国开始考虑重新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个国家曾经是长达两个世纪的贸易伙伴,二战时期做过4年盟友,成为冷战敌人也有20多年。考虑到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后前苏联入侵的可能性,毛泽东开始在朝鲜战争以后,首  相似文献   

10.
我在2003年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下》看到如下的记载: 1975年10月1日国庆26周年到来时,那天上午,毛泽东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独自靠在床头上,静静地想着。突然,他自言自语道:“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他随即转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平静地问:‘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十一’了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时期对出版工作的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月,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后,周恩来的病势更加沉重。邓小平在周恩来推荐下,经毛泽东批准,从2月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6月开始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他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叶剑英、李先念等大力支持下,对“文革”以来受到严重破坏的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的同时,对出版战线的整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主席诗词“答友人”中划掉自己的名字 乐天宇在华南热带植物研究所七八年,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他得了严重的关节炎.组织上让他回北京,他成为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周恩来总理关心他,打听他的状况.不久,乐天宇接到通知,增补他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组织上的关心,他想到了周恩来、毛泽东.回想起延安时期,毛泽东听完关于烂泥洼的汇报后把他留下来.他们谈及九嶷山,还给毛主席背了一首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写的诗:“生长月岩濂水间,老来才入九嶷山.消磨筋力知余几,踏破人间五岳还.”毛泽东一听哈哈大笑,“你这个九嶷山人夸他来激我.他的字写得好,诗一般.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九嶷山看看,那是舜帝巡游的地方啊.”以后毛泽东见到他都叫他九嶷山人.  相似文献   

13.
已故端木蕻良是我国现代、当代的大作家。他和他的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应留下重重的一笔。笔者有幸,曾和他当过一段邻居。 那时,我们两家住的楼房前后紧紧挨着,又都是一单元,我家比他家高两层,因而,从我家可以直接看到他的家中。我上下班时,有时他站在阳台上换空气,休息,我在楼下向他招招手,他也微笑着和我招手,算是打招呼。 我是1987年初夏开始和端木做邻居的。以前,我从来没有和他联系过。因为,我原来在北京日报文艺部当编辑的时候,一直都是我的老同事田藏申大姐和他联系,老田和他非常熟。我到北京晚报当编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191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在新闻实践活动之外,毛泽东还开始从理论上探索新闻对于社会的作用。1925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着重从报刊的使命等方面阐述了革命报刊的性质和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毛泽东以其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多次撰文或题词,指导党的新闻工作。他继承了…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不仅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宣传家、史学家,他还是一位诗人。他在工作之余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胡乔木写的诗词还得到毛泽东的指教,在他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里收入的旧体诗中,有许多诗词都是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后定稿的。  相似文献   

16.
董岩 《今传媒》2006,(7):6-10
“要站着拍而不是跪着拍”(1992年2月,首都电视界举行了一次《望长城》的研讨会。刘效礼的老领导、原新闻部主任夏之平说,我是看着刘效礼长大的,长城挡不住他,我相信他还会有大作品问世。)刘效礼:也正是在这次研讨会上,我的思绪凝聚在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上。就提出了拍摄《毛泽东》的动议,后因种种原因未批。1993年初,我再次提出拍摄《毛泽东》的具体设想,杨伟光台长拍板定案:“你们是国家队,要拍出国家队的水平。”此时,距12月26日还不到8个月。董岩:中国第一部纪念伟人的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就这样提…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社会舆论上实行对敌人一律和对人民允许不一律的方针,是毛泽东为社会主义中国规定的出版自由(即新闻自由)的立法基调。“五·四”运动之后的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他主张实行改革,以外争国权,内图民权。他说,各种改革,一言以蔽之,由强权得自由。在以后的实际斗争中,他主张通过流血斗争从反动政权夺取自由。由此开始,毛泽东明确地把自由、报刊同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1925年他写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体现得异常鲜明。他说:“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8.
他办炮兵学校、组建炮兵部队,被称为我军的"炮兵之父";他使第四野战军发展到5个战车高炮团、16个炮兵团、4700门火炮,从装备上超过了东北国民党军队;他于辽沈战役开始之际,不幸在前线踏响反坦克地雷,成为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中共中央、毛泽东破天荒地在唁电称之为"巨大损失"……他叫朱瑞。转战苏区朱瑞,又名朱敦仲,1905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  相似文献   

19.
最后接见叶剑英1976年6月中旬的一天,我晚上五点多钟才到家。7点15分,突然有人来找,要求我马上返回中南海。我回到毛泽东的卧室,才知道,毛泽东犯了病,心肌梗塞,十分危险,只见他的脸色灰黄,嘴唇呈现青紫,呼吸短促,毛泽东的几个医生都来了,政治局的人也来了,气氛相当紧张,经奋力抢救,二十几分钟之后,才脱离险境。毛泽东的心脏又开始了正常的跳动,每分钟由原  相似文献   

20.
生死与共的井冈情结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生于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一大队。在那里,他聆听过毛泽东的教诲(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曾应邀到学校演讲),深深地被毛泽东的渊博学识和平易近人的风度所感染。1927年,陈伯钧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后又和毛泽东一起上了井冈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