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淑娟 《广西教育》2013,(18):87-88
常规解题方法是将问题拆开分析,逐一解决。而在有多个变量的化学问题中,若对这些变量逐一分析往往费时又费力,某些问题甚至无法求解。此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考虑,就是把问题作为整体看待,而不对问题进行拆分,抓住构成问题的各个因素与整体问题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体间的作用,直接列式解题。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谈谈整体思维在解决化学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在近几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不断加强。以下通过几个例子来看排列组合在确定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总数方面的应用。例1 萘的二氯代物共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方法一:用列举法将可能的结构一一画出。可得萘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0种。一一画出各种可能的结构式,这种方法不但麻烦 ,费时费事,且易遗漏。方法二:排列组合法。萘上的氢原子共两类 ,可图示为:当一个氯原子占据α位时,另一个氯原子可取代的位置有C…  相似文献   

3.
本从概念不清,规律应用不当等造成化学选择题答案失误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解化学图像题时,常常感到困惑、茫然,如果掌握了解题的思维策略,就会茅塞顿开.1表格图像题例1在20℃时,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不同,则氨水密度(ρ)有异.表1是有关的部分数据.则图1中反映此温度下氨水的ω随ρ变化关系最接近的图像是().表1ω/4ρ/(g·cm-3)1·000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2002,(5):39-40,38
561.P为△ABC内一点,使∠BPA=∠CPA,G是线段AP上的点,直线BG、CG分别交边AC、AB于E、F,求证:∠BPF=∠CPE.  相似文献   

6.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似乎都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学生与我们之间总有一堵高墙,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师生的心很难走到一起。学生回答问题老是答不到点子上去,甚至答非所问。造成这种师生间心理距离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考虑周到细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往往用教师的思维过程来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7.
任永奎 《时代教育》2007,(9Z):81-8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多数学生是较为重视的。然而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工具,许多学生并未真正感受到它的实用价值.往往低估了数学方法对于学习化学知识及其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或不会灵活运用数学这一工具去理解、解决化学问题。其实,许多化学理论、规律、计算等若能灵活而有效地借助数学方法去剖析、推演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9.
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教学策略之一。本文结合初中化学课堂的实例谈谈问题情境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2007,(12):47-48,30
716.如图1,D是△ABC内一点,且∠ADB -∠ACB=∠ADC-∠ABC,AE是∠BAC的平分线.求证:DE平分∠BDC.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2007,(8):47-48,38
706.如图1,设M为正方形ABCD的边AD的中点,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的圆与以CD为直径的圆交于P,N为BP与CD的交点,Q为AN与BM的交点,求证:QA/QN=3/5  相似文献   

12.
羊明亮  沈文选 《数学教学》2006,(8):48-49,31
676.设AtA2A3A4为⊙D的内接四边形,H1、H2、H3、H4顺次为ΔA2A3A4、ΔA3A4A1、ΔA4A1A2、ΔA1A2A3的垂心,求证: SA1A2A3A4=SH1H2H3H4.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体系中,反应物之间往往可以发生二个以上的化学反应,而且不同的反应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于这样的体系,叠加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使要解答的问题简便明了。  相似文献   

14.
思维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培养高阶思维的重要前提是问题设计。高层次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有逻辑地分析问题、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从问题环出发探究指向高阶思维的化学问题所具有的特征,包含普遍性特征和学科性特征,据此对优质课的问题设计现状展开分析,提出指向高阶思维的化学问题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前提。文章阐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探索了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2010,(4):45-48
786.如图1,在△ABC中,已知∠A=60°,I为△ABC的内心,IF//AC,交AB于F,∠BFP=1/2∠B,点P在BC上,求证:PC=2BP.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2008,(2):46-48,38
721.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点D1、D2在直角边AC上,且AD1=CD2,AE1⊥BD1于E1,延长AE1交斜边BC于Fl,AE2⊥BD2于E2,延长AE2交斜边BC于F2,求证:CF1/BF1+CF2/BF2=1.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2007,(4):48-50
696.第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a、b,第二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b、b、a(a>b),且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互补,求a/b的值.解:设△ABC为第二个等腰三角形,其中BC=a,AB=AC=b.作CD⊥BC,交BA延长线于点D.易知CA是Rt△BCD斜边BD上的中线,AD=AB=b.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化学实验问题的建立是实验教学的起始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