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山师专学报》1994,(1):47-49
文采同志的名字,对现代文学研究界来说,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新时期以来,他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衬探》,《中国现代女作家论》、《高兰评传》等学术著作,最近又出版了《时代女性论稿》。同时在国内的报刊上,也常能见到他的论文发表。在女性文学的研究领域内,他是个有成就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名师讲坛     
陈思和 CHENSIHE 1954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职有: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人文学大奖终身评委,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3.
研究客体、研究方式与研究主体的和谐统一──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而及朱德发的学术个性臧恩钰,李春林近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出现了一些关于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的专著。如贾植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  相似文献   

4.
1987年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期间开始尝试文学研究,撰写论文《李金发片论》、《<伤逝>与现代世 界的悲哀》等。一年后《<伤逝>与现代世界的悲哀》由指导教师王富仁推荐发表于《名作欣赏》并获北京 师范大学陈垣奖.这是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李金发片论》亦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 年4期,多年后方知发稿编辑为钱理群、王超冰。 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题为《论穆旦对中国现代新 诗的贡献》,指导教师为蓝棣之,该文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  相似文献   

5.
杨洪承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究等方面建树颇多。先后出版了《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现象与视阈》、《废墟上的精灵》等。这些著作展示了杨洪承教授长期以来不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闾对现代文学与文化进程进行思索和透视的努力,也显示了他在文学批、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创获。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系统传播期和发展成熟期,又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继承革新"、"形象"、"典型"、"创作方法"、"文学语言"、"文学体裁"、"文学风格"等概念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范畴系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典型性成果: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构成论、接受论,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思想体系;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构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蔡仪的《新艺术论》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重要创新,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1):F0003-F0003
一、《中国教育经营论》 《中国教育经营论》由我国第一部《教育产业论》的作者、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明教授著述。全书456页,50万字,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潘懋元教授作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文学理论方面,他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论短篇小说》,作为现代小说理论的启蒙读本,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渗透、影响的作用。鲁迅1919年亦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可谓最符合胡适短篇小说理论的典范文本,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匠心独运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9.
潘新和,1952年12月出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师写作研究中心顾问,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常务理事等。担任教育部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副主编,《中国写作与研究》顾问。主要研究领域:语文学、写作学、文学教育。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语文:表现与存在》、《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新课…  相似文献   

10.
〔问疑解难〕 1、要重点记现代文学的哪些作家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较多,初中语文课本出现的重点应记如下: 鲁迅先生选自《朝花夕拾》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联野先生》;选自《呐喊》的小说《一件小事》、《故乡》、《孔乙己》及《社戏》;选自《坟》的杂文《论雪峰塔的倒掉》和选自《二心集》的杂文《“友邦惊诧”论》。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茅盾的散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和抒情散文《白杨礼赞》。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文学理论方面,他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论短篇小说》,作为现代小说理论的启蒙读本,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44作产生了渗透、影响的作用。鲁迅1919年亦发表于《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可谓最符合胡适短篇小说理论的典范文本,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匠心独运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我们高兴地推出中国行政伦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伟教授的新作。在迎接21世纪公共行政管理的新挑战之际,国家公务员的行政伦理人格显得格外重要。“廉政’咋为行政管理的价值基础,“勤政”作为价值核心,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民的利益根本一致,是中国行政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有这样的行政管理伦理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就能够堂堂正正做人,我们的民族大有希望。本期文学论文《王礼锡与30年代中国文学》钩沉历史遗忘。无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无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王礼锡都不应波如此冷漠。论文简析作家的文学思想、诗歌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3.
茅盾是中国杰出的现代文学评论家。他写了为数众多的作家论与作品论,评论了“五四”以来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宗师,茅盾对他的评论比较多,是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及其作品的第一人。茅唐写《鲁迅论》的时候,和鲁迅“没甚关系”,“不曾见过面”,而是  相似文献   

14.
《论“五四”新文学》是我的第一本书,收入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新人文论》丛书。我找出这本书,书页已泛黄。翻翻,没有翻完。再版《新人文论》丛书,出版者当有对“意义”的评估:回顾?纪念?而《论“五四”新文学》真不值得再版。收入《论“五四”新文学》的几篇论文写于1980年代前期。那时,伴随着国家形势的戏剧性转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奇迹般地成为显学,而“五四”是显学中的显学。  相似文献   

15.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发表在《大陆报》(1927年10月2日)的英文论文《论中国现代文学;胡适的天才》,是西方英语世界的学者最早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及其领导者胡适的重要文献之一.这篇文献,是中国现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周克芹创作比较论袁曙霞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对农民的热爱,使他始终将创作的目光放在农村生活题材方面,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他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研究钱谷融,不单要关注《论“文学是人学”》《〈雷雨〉人物谈》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学术著述,还要关注他早年的习作和一生所写的大量书信。钱谷融的书信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闲斋书简》的出版经过、《论“文学是人学”》发表和出版的前前后后、他对自己早年习作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方式等关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态与心态的珍贵历史信息,都可以从他的大量书信中释读出来。此外,深入解读钱谷融等学人的书信,还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采同志的名字,对现代文学研究界来说,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新时期以来,他先后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中国现代女作家论》、《高兰评传》等学术著作,最近又出版了《时代女性论稿》。同时在国内的报刊上,也常能见到他的论文发表。在女性文学的研究领域内,他是个有成就的学者。 由于文采是我大学时代的挚友,对其人其文我似乎了解得多一点。记得在50年代初,我和文采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那时他留给我突出的印象:一是对文学嗜爱得要命,尤其醉心于浪漫气息浓厚的文学。读古今中外名著时,他常常将自己融进到作品中去,并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他  相似文献   

19.
丁帆,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文自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评论学会副主席、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已出版论著6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计300多万字,数十篇为《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转载。另著有系列随笔集4部,编著文学丛书28种,主编、参编各类教科书十数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7项。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外国留学生5名);培养博士研究生31名(其中外国留学生2名);培养博士后2名;培养高级访问学者名(其中外国学者2名)。丁帆教授长期关注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并致力于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2000年参加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科书编写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圣地雅阁     
耿建华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闻学学会理事,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影视评论学会常务理事。几十年来,耿教授笔耕不辍,在诗论方面颇有建树,著有《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台湾现代诗歌赏析》、《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歌赏析》、《诗歌的意象艺术》、《新时期诗潮论》、《陈源抒情诗赏析》、《毛泽东诗词纵横论》等;诗歌创作也非常活跃,在诗坛很有影响,已出版诗集《青春鸟》、《白马》等。在这里,我们编选了耿教授的两首短诗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