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班学艺》是五年制第十册和六年制第十二册最后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它以神奇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反映了鲁班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和为民造福、不谋私利、勇于创造的高尚品德,深受学生欢迎。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习惯的好教材。这篇文章我是这样教的:(一)初读课文,理顺思路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阅读后,教师帮助学生理出“上山→拜师→学艺→下山”的线索,并确定文章的重点部分——“拜师、学艺”.(二)精读重点部分,认识人物形象默读“拜师”这部分,讨论:师傅问了鲁班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三个问题?鲁班是怎么回答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边讨论边归纳出第一个问题是考查他对木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第二个问题是考查他  相似文献   

2.
《鲁班学艺》(五年制语文第十册第30课、六年制第十二册最后一课)是一篇独立阅读和阅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把课文分为七段(详见《教学参考书》),我们认为这种分法太零散,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思路和故事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不便于指导教师和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鲁班学艺》是一篇民间故事,故事性很强,分段时必须注意故事的整体性,必须注意故事情节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3.
《鲁班学艺》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高年级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学中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求能够试着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袁微子《小学语文课文类型研究》)按照这个要  相似文献   

4.
教学《鲁班学艺》(第十二册第22课)这篇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认识鲁班学艺的成功,是由于他决心大,学习刻苦,尊敬师傅,牢记师傅的教导的结果。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一、根据课后问题,读懂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这篇课文虽然较长,但是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十分清楚。文章是按“上山途中—→坐等师傅—→考试过关—→勤学苦练—→学艺成功—→师傅满意—→别师下山”的发展顺序描述的。学生根据课后练习题第一题中的几个问题,自学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很容易了。  相似文献   

5.
《彩色的翅膀》是小语六年制第12册中的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呢?我们试用了独立阅读课文“三步自学法”。第一步:学生自学自答自学提纲自学提纲是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体现。我们引导学生编写的自学提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常规题,即读懂一篇课文的常规要求。它由自学字、词,句,给课文分段,慨括段落大意,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几个题组成。第二部分叫诊断题,旨在诊断学生是否学懂了本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促使学生将从本单元学到的读写知识向能力方面转  相似文献   

6.
阅读课文属于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是讲读课后学阅读的运用。因此,阅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要求相对于讲读课文来说应加大比重,教师要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三年级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以《我和企鹅》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师:浏阳县城南学校易雪英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师首先介绍《鲁班学艺》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的一个神话故事。板书“鲁班学艺”后,用小黑板出示阅读这篇课文的要求: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鲁班一个什么故事,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几个部分。2、拼读生字,记住字形,查字典了解词义;读后互相检查。3、在弄不明白的地方划上记号,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鲁班学艺》一文中,老师傅在收鲁班为徒之前,问了鲁班三个问题,目的是为了考考鲁班懂不懂木工基本知识、有没有诚心、他学艺是为自己发财还是给人民做事。教学时,当讲到老师傅的第三个问题“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了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你愿意跟哪个徒弟学?”时,讨论得出老师傅问的目的是为了考验鲁班——学艺是为了自己发财还是为人民服务?鲁班选择了后者:愿意跟第二个学。于是,老师傅就收下了鲁班。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的最后一课是独立阅读课文《鲁班学艺》。课文篇幅较长,而授课时间仅为一课时。怎样才能达到教学大纲中对于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齐王大圣》是根据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四回中的一段改编而成的一个小故事。文章通过孙悟空与玉皇大帝作斗争的一段经过,赞颂了孙悟空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篇独立阅读课文的训练重点。因此,我们可在指导学生自学中抓住这一训练重点,来设计板书,组织教学。在学生自学课文以后,教师可通过以下提问来突破课文重点训练项目:1.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2.玉皇大帝为什么要擒拿孙悟空?3.玉皇大帝调派天兵天将擒拿孙悟空的经过怎样?4.玉皇大帝擒住孙悟空没有?最后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11.
老师站在讲台上,讲着一篇叫《鲁班学艺》的课文。老师讲鲁班如何如何刻苦,如何如何努力,如何如何持之以恒,讲完后对着同学们说:“学完这篇课文,大家有什么感想?鲁班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建筑师,成为伟人呢?”不到半分钟,一个小女生站了起来。她戴着一副大得可以遮住半边脸的眼镜,摇头晃脑地说:“学了《鲁班学艺》这篇课文,我深深地知道了做什么都要刻苦、努力,还要有毅力。这是成为伟人的基础。”“如果我们把鲁班学艺的精神用在学习上,我们也将会成为伟人。”一个小男孩紧随其后。接着又站起了好几名同学,他们的答案和上面两个同学的答案基…  相似文献   

12.
<正>从《鲁班学艺》说起《鲁班学艺》这篇课文曾经出现在小学六年级的课本中。鲁班为学技艺,远赴终南山拜师学艺。他克服重重困难,见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师傅。本以为老师傅可以被他的诚心感动,能亲身宣法,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一道道难关:首先,老师傅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考验,其中的一个问题是:"一件手艺,有的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的人得三年才能学会。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不同?"鲁班想了想才回答:"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五册最后一篇课文《群鸟学艺》是一篇童话。讲的是群鸟向凤凰学搭窝的故事,小燕子虚心向凤凰学习,把搭窝本领学了到手。故事告诉人们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的道理。课文的中心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教学时,紧扣中心,层层剥笋,激发想象,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课题人手,通览全文,捕捉中心。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依课题设问:“群鸟学艺”中的“群鸟”指哪些鸟”?“艺”指什么?(从第一自然段找答案)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艺而最后的结果怎样?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第八册最后一课《半夜鸡叫》,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怎样才能教好《半夜鸡叫》呢?在放手自学时,要注意两点:(一)事先加以布置。在第一轮自学时,可布置学生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在第二轮自学时,可布置学生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课文  相似文献   

15.
怎样教好独立阅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仍须继续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学独立阅读课文仍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一味让学生“自学”,以至形成自流;当然也不能把此类课文当成讲读课文去讲授。独立阅读课文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材料,要教会学生动脑筋,肯钻研,自己解决问题,真正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独立地运用于阅读,形成能力。我们发表“导读提纲”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独立阅读课有一定帮助。欢迎来稿,欢迎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鲁班学艺》这篇课文中,鲁班要拜老师傅为师,对答了提出的三个问题之后,老师傅说:“好吧,你答对了,我把你收下。可是,向我学艺就得使用我的家伙。这些家伙,我已经五百年没使唤了,你拿去修理吧。”有位同学读到这里便问老师:那老师傅五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组课文由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和一篇独立阅读课文组成。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怎样观察事物,选择内容。强调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按顺序观察,按顺序选择内容,按顺序安排段落。教学时,可根据这组课文中几篇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采用范例导读、列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群鸟学艺》(通用五年制语文第五册第6课,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16课)是一篇阅读课文,篇幅虽然长一点,但叙述的事情很生动。讲的是几只鸟学艺的经过,从而教学生懂得:由于几只鸟学习的态度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道理并不艰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它们各自是怎样向凤凰学搭窝的。这篇是阅读课文,教学这类课文,学生不是学新知识,而是把讲读课学蓟的知识加以巩固、运用。教师不要讲得那么多,那么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动手,在自学上下功夫。教师教这类课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些有启发性、针对性较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自学目的:认识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学习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活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二、自学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三、四部分,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三、自学提示:(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答:主要内容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故事情节是这样展开的。林冲与李小二异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四册计三十课书四十篇诗文。其中要求精读的22篇,占55%,阅读18篇,占45%.为什么要安排那么多的阅读课文?阅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阅读课文应该怎么教才算得法?重温叶老的教诲,深受启发.叶老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