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贡献。文章着重指出,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但他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历获得的积极理论成果和严重失误教训,都为后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邓小平都是20世纪的伟人.毛泽东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从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先后多次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邓小平是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在八十年代提出了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毛泽东与邓小平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富民强的道路,并且不断把探索的结论付诸于实践.毛泽东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虽然也犯了严重错误.但其主观愿望始终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按历史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党的许多领导人都为此艰辛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前后率先探索,他所提出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文谈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率领中国人民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辛探索,这种探索虽有过挫折,但是“经过艰苦奋斗迎来的失败,与轻而易举获得的成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正是以他探索的成功与失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毛泽东同志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党便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推翻反动统治,建立革命政权,我党具有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9.
简论毛泽东的方法论龙作田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方法论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应用他的方法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诸种经济关系;根本任务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有效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积极同外国建立贸易关系;重要保证是加强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使党的领导者都力求成为精通经济工作的专家。尽管毛泽东晚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有某些失误,但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原则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他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探索前进、曲折发展的思想轨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谈话>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旨,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一些重要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群众路线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和积极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建设工作,他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中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前进中的失误。只有正确认识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重点论述了毛泽东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出的艰辛探索及其经验教训,旨在阐明毛泽东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他所做出的艰辛探索及其经验教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代伟人邓小平一生胸怀坦荡,无私无畏,敢于在逆境中坚持和追求真理.他坚持以党和国家及民族的利益为重,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他带头破除终身制,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并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建设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早期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论断,提出了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生产力的设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商品生产的思想。这些探索活动对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使中国尽快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长时间的艰辛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某些错误的判断,并在实践中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失误,但他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方面所提的见解,为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还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就此谈点粗浅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是贯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始终的思想方法。“以苏为鉴”关键在于摒弃苏联模式的弊端,重点在于有选择地学习苏联等国的先进经验,主线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到来之际,谨献此文以(讠志)缅怀.毛泽东思想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阐述,即:毛泽东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规律性的启示,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他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起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在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12月5日在该校举行,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毛泽东与20世纪的中国、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与北京大学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指出,毛泽东同志是在20世纪举足轻重的世界伟人。他的革命与建设的思想、理论与实践,不仅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乃至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他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萌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难探索,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思想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以此作为行动指南,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