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47年17个国家排球协会的代表在巴黎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国际排球联合会,负责领导国际排球运动。国际排联现已拥有140多个会员国。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 世界排球锦标赛:每四年举行一次。规模最大,男女可参加24个队。男子从1949年开始,女子从1952年开始。奥运会排球赛:1964牟18届奥运会才把排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参加的队数有限,一般是东道主队、上届奥运会冠军队、世界锦标赛冠军队和奥运会前一年各洲锦标赛的冠军队,若名额不足,将由国际排联与各大洲协商,指定某国再举行各大洲落选队的选拔赛。1981年,国际排联作出新规定:凡获得世界杯男子比赛的冠军,有直接参加下届奥运会的资格,但世界杯女排冠军尚无此资格。世界杯排球赛:每四年举行一次,规模与奥运会相当,由各大洲选拔的冠军队、上一届世界杯冠军队、奥运会冠军队、世界锦标赛冠军队和东道主队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2.
“小字辈”的角逐──第三届世界青少年排球锦标赛“霸王”榜胡时译1993年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少年男子排球锦标赛上,获得过1992年奥运会冠军、1993年世界男排联赛冠军和1993年世界青年男排锦标赛冠军的巴西排球界的小字辈,...  相似文献   

3.
对世界排球锦标赛、排球世界杯、奥运会排球比赛的冠军球队技战术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年份19831984 名称亚洲排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23届奥运会排球予选赛1 9851986第23届奥运会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A组 B组 时间地点9月(女子);n月(男子)印度尼西亚7月l日—7月2。日加拿大1月西班牙、墨西哥、土耳其 (具体未定)7月28日—8月12日美国洛杉矶未定意大利11月日本 捷克(女子);法国(男子) 伊拉克(女子);土耳其(男子)4142世界重大排球比赛年程表@何玲玉~~  相似文献   

5.
世界排坛的六个“三连冠”周先讲在排球运动诞生的一百周年里,世界排坛已产生了6个“三连冠”(即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这三大排坛赛事的冠军)。前苏联男子排球队在1962年第5届世界男排锦标赛、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和1965年首届男子世界杯赛上蝉联...  相似文献   

6.
在悉尼举办的2000年奥运会中,将有男女各门支队伍参加排球的决赛。除东道主澳大利亚男女排球队各自动获得一个参赛名额外,其余11个名额将通过在日本举行的1999年排球世界杯(3个名额)、洲际奥运会资格巡回赛(5个名额)、世界奥运会资格选拔巡回赛(3个名额)来确定。关于沙滩排球,将有男女各24支队伍参加悉尼奥运会的决赛。其中,东道主澳大利亚的男女队各自动占据一个进入决赛的名额外,其它男女各23个名额将根据1999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中成绩最好的八站以及在1999年1月IB和2000年8月匕日的世界锦标赛、洲际锦标赛成绩,在积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纪念排球诞辰百周年1995年10月24日是世界排球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值此盛大节日,俄罗斯排球协会当天在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综合体育大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在军乐队的伴奏下,俄罗斯排坛老将以正步通过了主席台。他们当中有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  相似文献   

8.
世界排球锦标赛流派史翁仁良世界排球锦标赛是国际排联主办的世界性三大赛事中规模最大的一项比赛。从1949年和1952年分别举行第一届世界男、女排球锦标赛,到1994年世界锦标赛,期间共45年,世界排球流派进入了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前沿加纵深的争奇斗...  相似文献   

9.
世界男子排球强队失分环节的技术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年奥运会、2002年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比赛技术统计资料的研究,进行分 类归纳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比分析,找出世界男子排球强队在失分率方面的统计学特征,供 各级运动队用来指导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0.
1 2000悉尼奥运会前世界女排的格局变化历程世界女排大奖赛、世界女排锦标赛、世界杯和奥运会是世界女排排坛的4大赛事,尤其是世界杯赛和奥运会比赛。世界女排各支队伍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自身的发展都会非常重视这些比赛,都会不遗余力地在这些赛事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随着女排历史的发展,世界女排的格局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排球规则逐步改进,各队对排球技术和战术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亚洲女排的实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中国和日本是有代表性的两支队伍。日本女排在1962年、1967年和1974年先后3次获得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冠军。中国女排更是创造了"五连冠"的历史。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前期,古巴女排和巴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尽早筹划排球项目2008年奥运会队伍的准备工作,落实奥运争光计划,排球管中心组建了男女排后备人才训练营,主要任务是为国家队输送人才,同时兼顾每年的亚洲、世界青年和少年锦标赛。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第九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于一九七八年八月至九月分别在苏联和意大利举行。世界锦标赛后,国家体委在京邀集了全国重点队的教练员及排球科研人员,举行了“世界排球锦标赛技战术分析会”。与会同志观看了世界锦标赛的实况录相,对当前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国排球队如何进一步向世界排球高峰冲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探讨。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新动向。从七十年代举行的三次男、女世界锦标赛来看,由于亚洲、美洲排球运动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届全运会过后,国家男排就投入了准备参加1960年10月在巴西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男排锦标赛的训练。当时,排球还没有纳入奥运会项目,世界大赛就只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杯,一个是锦标赛。但那时世界杯仅是三个洲的一些国家参加,所以,世界范围的排球大赛,主要就是锦标赛。世界排球锦标赛现在是四年一次,过去是两年一次。1956年中国队参加过一届,名列第九。1958年没有参加。本届任务落在了我们的身上。能不能打出好成绩,挤进世界列强?对于  相似文献   

14.
文摘园地     
’98世锦赛首推百万大奖日本排协副主席在日本排协理事会上公开宣布:1998年11月份在日本举行的世界男女排球锦标赛将设立总额为100万美元的奖金,以奖励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优秀运动员和个人技术突出者。国际排联首次在世锦赛上设立奖金,是为了提高世界排球锦标赛的档次和知名度。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称:此项措施是作为今后使排球世界锦标赛达到与足球世界杯赛、田径世界锦标赛一样规模的第一步。此次奖励共分最佳运动员、优秀扣球手、优秀拦网手、优秀二传、全能运动员6项。除最佳运动员将获9.5万美元奖金外,其它五个单项奖均按按其名…  相似文献   

15.
排球部分     
第一章概述一、排球运动起源于何年、何地、由谁发明?简述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运动于一八九五年由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威廉、莫根发明的。排球运动的特点: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激烈的对抗性,严密的集体性,攻防技术的两重性。二、世界性三大排球赛是指什么?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和世界杯排球赛。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至今的一百多年的奥运史中,三级跳远一直是奥运会和后来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及各种规模的田径比赛中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进步,三级跳远的技术训练及成绩水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纪录从1911年15.52m(国际田联承认的第一个世界记录)提高到现在的18.29m(由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在95年哥德堡世界锦标赛中创造),  相似文献   

17.
一、女子队的比赛将是世界女排五强“真刀真枪”的决战: 世界排坛规模最大的三项比赛是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和世界杯排球赛。其中世界杯排球赛的历史最短,它安排在奥运会的下一年举行。第四届男子、第三届女子世界杯排球赛已定于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  相似文献   

18.
世界田坛实力格局演变与中国田径发展走势透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第23-27届奥运会、第1-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八名运动员和1998-2000世界田径前10名运动员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整理、综合分析、理性思辨,得出有效数据200余条,并以翔实的数据和资料,从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前八名运动员在各洲的分布、各单项前八名的入选情况等几个方面对世界田坛格局的演变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出了各新单项夺牌实力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和发展潜力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归纳出当今世界田坛格局发展变化的几大特点,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田径运动现状,对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进行宏观预测,还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何闯 《新体育》2004,(7):58-59
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原来的加盟共和国以独联体组队参加了1992年奥运会.但实力已大不如原来。从那届奥运会到悉尼奥运会.以及这期间的田径世界锦标赛.俄罗斯的金牌和奖牌总数都已无法与美国相比。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柔道比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男女共分成14个级别(无差别级不在其内)。1991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了世界锦标赛,参赛国都将这次比赛当成本届奥运会的大预演,派出了奥运会参赛阵容,使这届世界锦标赛竞争十分激烈。通过这场奥运会的前哨战,我们可以展望本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柔道比赛中男女各级别情况,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