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画家祁峰,擅长画驴、马、骆驼。中国绘画史上的走兽类题材有着优秀的传统。比如画马,晋有史道硕,唐有曹霸、韩幹,现代的徐悲鸿先生更是画马大家。至于汉代画象石上夸张概括而生动的马,唐代昭陵六骏,以及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等等,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我想祁峰艺术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艺术中同类或相近题材的关注、继承、借鉴,特别是对当代画家徐悲鸿、黄胄艺术的直接观摩、吸收。这使他在艺术上有厚实的传统基础,换言之,祁峰的驴、马、驼起点很高,可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国画大师都有其擅长的绘画题材,尤其是动物画,栩栩如生,人见人爱,其荦荦大者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潘天寿画鹰、李可染画牛等,均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宠儿,身价不菲。潘天寿崇尚自然界的野性荒寒、雄强霸悍之美。他有"一味霸悍""强其骨"等常用闲章,很好地表示了他的艺术主张,这也是他喜好画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沙伟 《收藏界》2014,(9):95-102
傅抱石(1904-1965年)是中国现代画坛的一代宗师,“新金陵画派”的领袖人物。他为推动中国画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画的艺术创作倾注了毕生心力。他创作的人物画自成一格,能够以形求神地表现其内在气质。作品中的人物多以仕女、高士和历史人物、古典文学等人物为题材,形象高古,用笔洗练,注重气韵,画意深邃。同时讲究线条凝练,勾勒有变,画法不同于传统沿袭的画谱,崇尚革新。虽然傅抱石非专门画人物的画家,但是他的人物画却能显出其深厚的传统功力。他的画风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20年代至1936年为第一阶段,先师法古人后留学日本,孕育个人风格;1937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亦为其艺术成熟期,期间自我风格形成且有大批名作诞生;抗战胜利后赴南京直至1965年去世为第三阶段,此为他绘画艺术的深化发展期。  相似文献   

4.
黄鸿仪 《收藏》2008,(2):194-195
……晓宁认真地研习着素描、雕塑、国画等,奠定了造型艺术扎实的基本功……他从历代画马名家的经典作品中汲取丰厚营养,从徐悲鸿画马经验中获得启示……遵循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原则,数十年笔黑耕耘与孜孜不倦地探索,终于形成他画马的独特等墨语言与个人风格。他画马从不打底稿,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4)
程十发(1921~2007年),原名潼,上海松江人。作为"上海书画三杰",他不但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在连环画、插图和年画上亦造诣深厚。他创作的连环画《孔乙己》、插画《儒林外史》等,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其人物画取法梁楷、贯休、陈洪绶和任颐,创作贴近生活,"笔墨当随时代"的特色显著。他能广泛吸收民间艺术营养,且融会贯通, 追求"艺术一定要力避雷同"的艺术理念,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他的人物画有效运用了西洋透视与传统绘画的虚实处理......  相似文献   

6.
马鸿增 《收藏》2008,(2):194-194
我认识雷晓宁大概已经20年了,最早是在他的恩师刘汝醴教授家。后来又知他还师从亚明、赵良翰两位画坛高人。这三位大家的指点,对他的艺术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引路作用……乃至成为当代画马高手、徐悲鸿传派的代表性人物……开拓了画马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秦人 《收藏》2014,(1):174-175
自从宋元以后,随着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画家描绘的题材也基本上以自然景物为主。于是,山水、花鸟画发展很快,而人物画进展甚微。20世纪初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美术萌发,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增多,同时,西方写实画法引入中国,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院校开设人体素描课,更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走出艺术院校大门的不少毕业生都在人物画方面取得了成就,如王盛烈、刘文西、方增先、杨之光、李震坚等。他们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的又一代人物画家。黄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大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之后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画家。  相似文献   

8.
赏邮乐交友乐 开心乐事赏邮花,集友邮朋君子交, 百态千姿四季佳。千金二诺不辞劳。 尽日寻芳看不厌,功名世俗欣离远, 闲情逸趣胜仙家。乐助他人品自高。 评邮乐听讲座乐 好票佳邮岁岁评,闲听讲座说邮花, 年年不落见痴情。溢颊清香吸绿茶。 明知百弩难求鹊,益识增智升品味, 快乐  相似文献   

9.
樊波 《收藏》2008,(2):196-196
当代画马名家雷晓宁笔下的骏马具有一种非凡的神采…… ……其二,雷晓宁在画法上采取中西融合的艺术手法。在这方面,他显然继承了除悲鸿画马传统,并有所拓展和发挥……特别是对马的结构把握相当到位。对运动、奔跑中马的姿态以及由此而彰显的神采之表现,  相似文献   

10.
贾绍俭 《收藏》2006,(6):188-188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创作中心创作部副主任的黄土画派画家艾红旭先生,长期坚持深入陕北,渭北的黄土高原进行写生创作,40多年中创作了数千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艾先生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使他在绘画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创作的画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6,(8):191-191
程十发,(1921-)名潼,又名十发,斋名步鲸楼,三釜书屋,上海松江人。擅长人物画,多以西南少数民族生活题材为主题。20世界60年代前后主要为人物画;70年代后多作戏曲,历史题材人物画,并大量画工笔花鸟;90年代前后又潜主山水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长,全国文联委员,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2.
周积寅 《收藏》2008,(2):193-194
……当代画马名家晓宁先生,继承了徐悲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走中西融合之路。他重视学习传统,并有扎实的素描,速写、造型基本功。更强调以“造化为师”,画马则以马为师。数十年来,以形军神,形神兼备,并寄托画家情感……为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巨幅《万马奔腾》2.7×7米,采取焦点透视法,远景是一派大好河山,画群马由近及远,以奔腾之势迎着升的太阳。  相似文献   

13.
车鹏飞 《收藏》2009,(3):180-181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结识马欣乐先生。看了他的画,很有感触。 欣乐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画家,写实的画风折射出他坚实的造型能力。在当今美术界浮躁虚华的氛围下,有点看家本领是很必要的,而且肯定会受益,我有点奇隆,作为在美国取得西方绘画艺术硕士学位,并已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他,作品竟然丝毫不受时风影响。如果不清楚他的经历,仅凭作品,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我国发行的《奔马》邮票,取材于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徐悲鸿画马是声名卓著的,但是这位大师与邮票也有不解之缘,并曾经“设计”过邮票,却鲜为人知了。 1933年,徐悲鸿应法国艺术馆的邀请,在法国举办画展。画展办得很成功,正当他收拾行装,准备去比利时继续展出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要为在国内的子  相似文献   

15.
燕子出山     
燕子已经出山了。燕子是谁呢?大约三十年前,北京有个民间医师,年逾古稀,医道很高,名“子秋”。子秋先生模样很善,眼不大,总在乐似的。给人看病,除问病,话很少。他的病人有市民也有名流。见过他的人,还忘不了他的“自然”和“随和”。子秋先生解放前就很有名气了。那时的报纸介绍过他的“高  相似文献   

16.
王永胜画马     
叶毓中 《收藏》2014,(2):166-166
马年画马祈福,好。永胜早年善画鸡,有百鸡图,今又画马,再得佳作,真个是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7):191-191
程十发(1921-)名潼,又名十发;斋名步鲸楼、三釜书屋、上海松江人。擅长人物画,以西南少数民族生活题材为主题,20世纪80年代前后主要为人物画;70年代后多作戏曲、历史题材人物,并大量画工笔花鸟;90年代前后又潜心山水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文联委员、西泠印社社长(副)、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8.
张剑 《收藏》2010,(6):24-27
范扬绘画题材很全面,人物,山水,花鸟皆其所长。收藏市场上其红衣罗汉和青绿山水长期为画廊和藏家追捧,尤其是红衣罗汉,几乎成为范扬绘画的专属称号。其实罗汉只是范扬人物画的亮点之一,范扬画其他人物形象同样下笔不凡,同样有着很强的个人风格,在2010年欧洲写生系列中,这种风格的发挥愈加强烈与精湛。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1,(3):F0002-F0002
李文跃先生好古而敏求,内敛而谦和,他将景德镇传统的粉彩与墨彩艺术精妙地融合在一起,创立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粉墨彩瓷”艺术,他创作的笑触伸向厚重的历史题材,圣贤孔子的教育理念与诗情画意的西域风情。他的作品彰显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08,(10):166-166
王富强,号西部万马堂主,人称“中国西部画马人”,为我国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徐悲鸿先生再传弟子“中华第一马”雷晓宁大师的入室高徒。多年来,雷晓宁大师对富强精心栽培,密授口传,使他在艺术、做人、理事等方面受益匪浅;曾评价说:“富强的悟性很高,很能吃苦,在艺术上的造诣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