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往往过于简单化。如教材常被认为是教师惟一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教学中奉其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又如课程资源的内容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单一学科知识的挖掘.这些知识本来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由于我们只关注这个知识本身,使得我们很难看到这些知识与我们当前的生活究竟还有什么联系.这就导致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经验.远离实际发展动态,学生自然没有学习兴趣,再如我们以前经常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学们的事情.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执行和使用,这种照本宣科的结果是学习脱离了实际,生活与学习成了陌路人。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是由内向外的成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资源不仅对学生自己的成长起重要作用,且对学习伙伴也是一…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即带着课程资源,来到课堂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经验之塔”影响《数学方法论》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学习方式。利用网上数学经典资源,采用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案例学习、数学设计、观摩示范等学习方式,领略数学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熏陶,丰富思想方法的数学经验,促进高师学生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魏伟 《考试周刊》2011,(24):99-99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原始观念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原始性课程资源。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对相关内容已经具有一些初步的、原始的认识和观念。这些初步的、原始的认识和观念,以及相关的旧知识称之为“原始资源”。“原始资源”对于新知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绝不能视而不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陆建华 《广西教育》2012,(33):56-56
前置性学习是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它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如何设计和使用好“前置性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结合以下案例谈谈自己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试验中同样遇到很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组案例。我们仔细阅读了两三个案例,感觉很有价值。一是不唯书、不唯上。有“课标意识”,但又不“忠实执行”课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设计的确存在违背历史学习规律、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大问题,既然是试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关键。等待决不是办法。二是在“用教科书”上下工夫。课程的“难、繁、新”,有课标的问题,也有教科书的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势必要更新课程内容。如果修订的课程标准比较理想,课程内容应该有更多的新知识。历史课程如果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内容模式,就不可能体现时代性,也不可能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经验。“新”必然伴随“难”。北京市的教师积极学习新内容,解决“难、繁”,处理教科书就有了自己的办法,教学走出了创新之路。三是发挥集体的智慧,为了一节课讨论、争论,实实在在的试验新课程。我们知道,有很多地方的教研活动往往集中于高考研究。不是说高考不能研究,但教学是“本”,是教师职业的重心。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发挥;应试教学只能扼杀教师的教学兴趣。北京的案例附有他们的专家点评,这很值得提倡。编辑部也会加上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专家、教师参加评论。本刊对不同意见始终采取宽容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微课”资源是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的重要手段,旨在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微课”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前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中的内容,并且通过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教学结构,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微课”资源的建设,变革课程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万千信息的社会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  相似文献   

10.
在“联片互动”活动中,我们积极开展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一、以案例学习引入门研究伊始,面对教师不知案例研究从何下手的茫然,我们采取了“案例学习”的策略,让教师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引导教师亲历一个自觉的感悟、分析、评价、提升的过程,促进教师借鉴别人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再研究自己,从而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提高研究能力,调整自己教与学的行为。几年来,教师们积累的学习案例共计3000余篇。二、以案例反思促成长我们注重引导教师进行多维度的反思,这些反…  相似文献   

11.
季苹在《北京教育》撰文指出,可以从人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第一,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是我们教学的起点,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经验才有价值。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得当,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第二,教师中的课程资源。同一学科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各自选择相关内容,之后将教案共享;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家长中的课程资源。第四,…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前所未有的办学自主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课程开发成了新课程改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现在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家乡观念淡薄,语文学习能力不高。要综合性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必须要突破大一统的课程资源范畴,引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易让学生可知可感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提出“地域文化与语文学习”课程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国家实行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大大地拓展了: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凭借的材料不仅仅是那本薄薄的教科书,还有图书室,以及广阔的社会生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不仅仅是课堂,还有课外,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要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具有广泛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的限…  相似文献   

14.
“案例培训”、“案例学习”、“案例教学”等以“案例”为凭借的各种培训形式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教学案例本身就承载着教学理念 ,蕴含着教学经验 ,呈现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凭借案例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新课程 ,深刻地解读新课程 ,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实践新课程。但是 ,我们的教师到底距离“案例”还有多远 ,特别是面广量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是否关注了案例的学习和研究 ,是否真正走进了案例学习 ,问题的答案恐怕很难令人乐观。一道试题前不久 ,我市组织了初中教师学习新课标的测试活动 ,测试的内容主要包…  相似文献   

15.
数学日记属于数学交流中的书面交流形式.首先对“数学日记”和“课程资源”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课程资源的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法,对数学日记展开了探究,得出以下结论:数学日记是一种具有交流性、反思性和拓展性等特征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反思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刘力斌  陈静 《科教导刊》2023,(3):102-1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阶段大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需求。为了解决课程学时少、内容抽象、兴趣缺乏、考核单一等重点问题,我们依据BOPPPS教学模式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文章通过引入在线课程、雨课堂、公众号等教学资源,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增加课程思政案例,制作VR仿真实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将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后自学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学习的过程考核,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教学。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逐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成绩有较大提高,课程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和原始观念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原始性课程资源。学生在接触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对相关内容已经具有一些初步的、原始的认识和观念。这些初步的、原始的认识和观念以及相关的旧知识称之为“原始资源”。“原始资源”对于新知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决不能视而不见。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更加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课程资源之于课程,犹如矿藏之于矿物,关系密切。我们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加工和利用,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呢?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会采取主动的态度,学习更是这样。如果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以及他们喜欢的种种活动。比如,我在讲《〈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19.
[案例背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走进新课程,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构建对语文的理解,因此,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平台。然而,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知识,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前明明已经懂了,却在老师的“授意”之下装不懂,心领神会地配合老师安排,从进入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开始,然后进行巩固练习、拓展创新,直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课堂,其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语文课堂失去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教育》2001,(16):28-29
我校是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从1999年9月开始了研究型课程的探索,我们充分利用因特网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在校园网上建立了“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以下简称学习支持网),为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我校自行设计的“学习支持网”由以下九个栏目组成:“研究方向”: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课题研究方向;“课程概述”:是对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绍;“学习资源”:是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