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马 《新闻窗》2005,(1):62-62
在通常意义上,“生气灌注”被视作是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要求。将这样一个创作原则移植到新闻范畴中来,合宜吗?  相似文献   

2.
一首诗,可以写得十分华美丽又优雅,但却没有灵魂; 一些谈吐可以不乏风趣而又娓娓动听,但却没有灵魂; 一个女人,可以说长得漂亮、温雅面又风姿动人,但却没有灵魂。 什么是“灵魂”?作者认为“是指心灵中起灌注生气作用的那种原则”。 新闻以反映、记录、展示生活的面貌和演变为基本职守。许多作品却缺乏生气、活力、光泽、韵致,原团何在? 细读本文,你在理论上的认识会有一定程度的升华。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新闻学大辞典》表述为:“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的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这个点不是一个孤零零的点,而是与上下左右有关联的点。从纵向来说,它处在某个层次。往上看,它形成仰视角度;往下看,它形成  相似文献   

4.
5.
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作品所体现的新闻价值也不同。新闻角度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成败。在新闻写作中.角度的选择有以下几种方式:由受众需求选角度.由小见大选角度,根据现实选角度,以旧见新选角度.站在高处选角度。求异思维选角度。结合人物选角度.  相似文献   

6.
说到新闻文体,同行们一下子就会想到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这“老三样”。的确,长期以来,新闻人就是凭借这“老三样”打出了舆论的精彩天下,站稳了阵脚。近些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老三样”已发生了裂变、分化和更新。许多新闻作品已突破原有传统文体范畴,呈现出综合交叉、鲜活灵动的态势。尤其是西方“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的引入以及网络媒体的兴起,新一代的探索者们颠覆了传统的结构样式,并在“新闻实验”的旗帜下催生出新的品种和样式。《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最先打出“实验特刊”、“新闻实验”旗…  相似文献   

7.
8.
新闻作品要体现“大手笔”,就要求作者在新闻的采写中,要具有政治家的头脑,战略家的胆识,探险家的勇气,文学家的功底。 要体现出政治家的头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指出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时指出:“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舆论  相似文献   

9.
10.
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在采制新闻中都十分注重细节的表现,因为一件好的新闻作品,除了题材独具慧眼的选择、角度的新颖、布局的巧妙等因素外,细节的感染力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主题是新闻的灵魂,那么细节就是这灵魂的依托和血脉。细节有长短,无论是精细的刻画还是素描式的描绘,都十分具体、生动。广播新闻中的细节是依靠声音来刻画的,所以有人说广播的细节是听出来的。听出来的环境氛围。新闻中的环境描绘对表现新闻中的人物和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江西省获奖作品《惠农政策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的采制中,除了记者的现场口…  相似文献   

11.
陆革文 《视听界》2002,(4):35-35
在不久前结束的江苏省2001年度广播新闻奖的评比中,丹阳台送评的一篇新闻专题作品引起了评委们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思考:新闻性作品能否应用“历史音响”? 这篇获省新闻专题一等奖,题为《三场特殊的篮球赛》的作品,其本身就有两个“独特”之处。其一在于它的题材,反映的是  相似文献   

12.
贾峪玥 《新闻世界》2004,(11):59-60
鲁迅先生说:“极俭省地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画他的眼睛”。那么要让新闻生动、生辉起来.也需要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3.
14.
“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解释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辞海》将之引申为“章的精要处”,故“新闻眼”即指一篇新闻的精要所在。它在新闻作品中,可以是一个词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也可以是标题或导语。  相似文献   

15.
雷文明 《新闻窗》2010,(4):76-77
新闻作品能否具有“亲和力”.关键在于语言。如果新闻作品板起面孔高高在上,大话套话空洞无物,让人读不懂甚至不愿读.自然就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所以,新闻作品的“亲和力”来自于新闻语言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6.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7,(4):22-24,2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实践证明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相似文献   

17.
毛扬周 《新闻窗》2008,(3):62-63
新闻角度是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它包括选题角度、采访角度、取材角度、表现角度等。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往往取决于新闻角度的选择,而选择最佳的新闻角度必须是深入采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只有在新、深、实上下功夫,才能抓到“活鱼”,也才能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董力刚 《新闻传播》2009,(10):135-135
谈到新闻报道角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伴随.着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每个新闻记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写出风格各异的新闻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角度的新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反响,为什么有时在采访同一新闻事件中.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不仅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获大奖,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却没滋没味,引不起读者、听众或观众的兴趣呢?选择好新闻写作的角度。应当是揭示其奥妙的原由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玲 《视听》2021,(3):172-173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从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现象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层层递进,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引发公众思考.本文从其结构安排、信息的选择、叙述角度来探讨如何评析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虽然制作者声称洋葱新闻是假新闻,但本文通过实际分析可知洋葱新闻具有寄生性、模仿性、独创性的特点,是以讽刺现实、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戏仿作品。但由于其在形式、风格上与专业的新闻作品高度相似,在传播过程中离开了原始的传播语境,民众对洋葱新闻中借用的新闻背景或原新闻不了解等原因,常常使洋葱新闻被误以为真。为了规避洋葱新闻被误认为是"新闻"的风险,制作者应当采取以下策略:对专业新闻写作风格的模仿要适度,内容应当突显出夸张、戏谑的特性,每篇洋葱新闻中要提示其内容"不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