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退休警官史育才一直珍藏着末代皇帝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寄给他的最后一张贺年片. 李淑贤与史育才的交情始于她和溥仪的姻缘.1962年4月30日,李淑贤与溥仪结了婚.  相似文献   

2.
青花     
民国初年,国家战乱,江湖纷争,民族恩怨,在此时更显得分外突出……夜色茫茫,一片寂静,大街上依稀只能看到几个夜巡护卫的影子.而此时的满洲宫廷里却是一片慌乱,一位侍从急匆匆地跑进溥仪的寝宫.不出片刻,便传出溥仪的怒斥:"什么!你们都是一群废物!快给我找回来!"侍从连忙颤颤巍巍地回答:"是,皇上."刚要走出寝宫,便又听见溥仪的声音:"慢着,你去把李麟清给叫来!""是,皇上!"  相似文献   

3.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在鹿钟麟的大炮威胁下,11月5日,溥仪告别了这个满清王朝占据260多年的宫廷.从此,他永远地结束了在清宫的皇帝生活,从高高的云端坠落到了凡尘人间,从贵为天子的万岁爷变成一介"平民". 寓居天津 1925年2月24日,在郑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划下,溥仪经北京东交民巷日本使馆,化装成商人,由北京前门车站乘火车匆匆逃往天津,落脚于旧日租界张彪之宅——张园.这天正是旧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溥仪选择这一天,是期盼将来重新回到北京,恢复大清祖宗遗业.1929年张彪去世后,张家派人向溥仪收取租金.无奈,同年7月2日,溥仪被迫迁居乾园(今鞍山道70号).  相似文献   

4.
佟银霞 《兰台世界》2016,(1):106-108
1934年溥仪称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特色和影响的事件。日本导演溥仪称帝与其"满蒙政策"密切相关,一是利用溥仪为实现日人心目中所设想的"满蒙帝国"奠定政治军事基础。二是出于占领东北后国际国内局势考虑,为其"满蒙"大陆侵略政策做舆论准备。三是利用溥仪建立一个所谓"满蒙"缓冲地带。  相似文献   

5.
1959年12月4日,抚顺战犯管理所召开第一批特赦大会,当最高人民法院的代表宣布第一个特赦犯人是"爱新觉罗·溥仪"时,溥仪激动地走上台,颤抖着手接过特赦令,失声哭了. 几天后,溥仪回到北京,暂住在他的五妹家.12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园厅接见了第一批特赦人员.周恩来在与溥仪谈话时说:"你小时候当皇帝,后来张勋复辟,这都不是你的责任.以后到东北,那你就有责任了."溥仪听后,连连点头,他认为,周总理对他过去的评价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晚清末代皇帝溥仪连同他的王朝已被历史尘封在故纸堆中.而他鲜为人知的"私塾"轶闻,却让我们见识了少年溥仪的可爱天性.他宛如邻家一位很"淘"的孩子,顽皮中透着率真,嬉闹中常惹事端.  相似文献   

7.
<正>溥仪是清朝末代皇帝,辛亥革命后被迫退位。在之后的几年里,溥仪保留着皇帝尊号,依然在紫禁城内维持着小朝廷生活,直到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从那之后,溥仪进入日本大使馆,投靠日本人,开始了流亡生涯。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先后从天津到营口,后来又辗转从旅顺来到长春。溥仪本人日夜梦想着要复辟帝制,清室旧臣们也盼望着有这一天,并积极地参与其中。他们的骨干分子有郑孝胥、郑垂、罗振玉、罗福葆,以及清室近亲熙洽,蒙古的王爷等一批人都热衷于复辟清朝帝制。此外,还  相似文献   

8.
引渡溥仪是毛泽东首次出访苏联时,亲自经手办理的事. ……有一天,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对毛泽东说: "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败日本并将一批日本战犯战俘和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等人押到了苏联.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这些战俘应该引渡到中国,由你们来审判和处理." 毛泽东立即表态说:"中国迟早要将这批战犯接过来进行审判,只是目前还不能.  相似文献   

9.
由吉林省档案馆编辑、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溥仪档案史料丛书《溥仪宫廷活动录(1932——1945)》一书,现已出版发行。 1932年3月,清废帝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出任“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  相似文献   

10.
长晚 《兰台内外》2010,(6):52-53
1924年,冯玉祥搬师北京,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并修改《清室优待条件》,使溥仪彻底沦为平民百姓。面对社会各界“杀了溥仪”的呼声,反对帝制的急先锋冯玉祥因何保全了溥仪的性命?省社科院研究员、溥仪研究专家王庆祥详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