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细胞内物质运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细胞内,一些膜性细胞器、膜泡(又名囊泡)或者蛋白质颗粒等物质,常常进行远区高的运输,分送到特定的区域。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神经细胞内蛋白质颗粒的运输。哺乳动物坐骨神经长度可超过1米,核糖体只存在于细胞质中,在此合成的一些蛋白质需要进行远座高的运输,才能送到轴突末端去发挥作用。为了研究物质在神经轴突内的远区高运输问题,0.Cchs等将标有放射性的氨基酸注射到哺乳动物脊髓神经背根神经书中,进行脉冲标记追踪观察,在不同的时间内分离出神经节设,并通过凝胶电泳来分析每一节段中标记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当这些标有…  相似文献   

2.
1如何理解水通过渗透作用跨生物膜渗透作用是指液态小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方式。半透膜是通过孔道大小和膜两侧同类分子自由能(分子势)差来决定其过膜情况,无生物膜活性。虽然水分子跨生物膜与半透膜发生的渗透作用结果一致,但在发生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将细胞吸水与失水简单地等同于渗透作用。综合生物膜的成分、物质相互亲合原理、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三方面来分析,水通过生物膜,一方面是由生物膜上的水亲合物决定的,所有膜蛋白都能承担水分子的过膜,主要是贯穿蛋白,因为它能形成水通道,为水分子过膜创造便利的条件;其次,非贯穿蛋白的自发运动,也能使水分子过膜,因为所有蛋白分子都有水亲合性,膜蛋白对水的亲合量与水势成正比,从生物膜内外两侧分析,水势大则亲合亦大,自发转运到另一侧的能力亦强,从而体现与渗透作用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产生的动力可使水分子克服阻力穿过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由生物膜内外两侧的水势差决定过膜情况,当外侧水势大于内侧水势,细胞吸水;当外侧水势小于内侧水势,细胞失水。  相似文献   

3.
李凤趄 《考试周刊》2010,(17):194-194
物质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被动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下面就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1原实验设计思路当NaOH与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就会变成紫红色.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情况就能反映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通过计算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根据这个比例就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James E.Rothman、Randy W.Schekman和Thomas C.Stidhof三位科学家因揭开了细胞物质运输和投递的精确控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科学家的贡献分别是:James E.Rothman阐明了囊泡与目标融合并传递的蛋白质机制;Randy W.Schekman发现了囊泡传输所需的一组基因;Thomas C.Stidhof揭示了信号引导囊泡精确释放给被运输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复习导航 1.单元定位。 本单元知识是整个地理学科的基础、重点和难点之一,在高考命题中所占比重较大。从大气运动来看:主要考查大气基础知识及天气、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分值一般在4-10分之间;从地球上的水体来看:复习的主要内容有水资源、水循环、水资源补给、水动力等,这些问题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其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生物教材对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当NaOH与含有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就会变成紫红色。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情况就能反映出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通过计算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起,山东省作为四个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区之一,率先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人教版生物课程《分子与细胞》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篇入手,结合探究性教学方案,浅析课程教学重点与目的,即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原理,同时结合教材,将此一课程作为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内容,从事实分析入手,提出问题,给出解析,进一步配合高中新课程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等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所需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主要由根部供给,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也要输送到各部分,高等植物通过复杂的维管系统来完成这些物质的运输。本文仅就高中生物学中涉及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达到对植物“生命体系的整体性”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地球生物界中的一大类,有30多万种。植物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没有感觉。植物的叶子大多数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合成种种物质,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约5亿吨的氧气,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9期和《中学生物教学》2012年第6期分别刊登了谷辉老师撰写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之疑点解惑"和刘雪廷老师撰写的"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几个认识误区"。笔者认真研读后,认为文中将水分子进出水蛋白通道、离子进出离子蛋白通道界定为协助扩散以及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判断,都有不妥之处,现将该问题与两位老师及广大同仁进行商榷。1膜转运蛋白的分类细胞膜中有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有关,被称为膜  相似文献   

12.
王娟 《中学生物学》2010,26(1):32-3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义务教育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开篇内容,也是八年级教材的基础和重点。本节中,教材的内容丰富,涉及的概念深奥,知识的联系紧密,实验的要求严格,知识的难点也相对集中。教师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如何针对初中生的生物基础薄弱、理解和思维能力有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1995年10月在本校举行了全市公开课,利用投影仪,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了“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一节课的目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整理汇报如下:一、确定目标及达标方法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材内容及实验、教具的准备情况确定了达标方法(见下表)。二、达标过程按“检查复习(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略),传授新课”的步骤进行。传授新课的过程如下:l、利用恰当的语言引出目标,教师宣读目标(将目标用投影仪打出来)。2、先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一(观察投影片),然后让学生想一想…  相似文献   

14.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胞吞和胞吐。1.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脂溶性越大的分子越容易穿过细胞;(2)小分子比大分子更容易穿过细胞膜;(3)不带电荷的颗粒更容易穿过细胞膜;(4)亲水性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要依赖于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这些特点说明,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细胞膜的通透性还要受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热、辐射、pH、盐的不平衡等,均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2.(小分子、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物质的跨膜运输可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专一的载体蛋白又可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消耗细胞本身的能量,运输的速度同浓度差成正比,运输的方向是顺浓度梯度。扩散速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有些疏水性的非极性小分子,如O2、N2、苯、甾类激素等,即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细胞膜中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区进出细胞;有些小分子虽不带电电荷,但却显极性,如H2O、尿素、甘油、CO2、乙醇等,这些物质也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迅速穿过脂双层。但带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相似文献   

15.
16.
瀚葬味〕鑫择题 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自D氧、尿素、磷脂 2.动脉血呈鲜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A红细胞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D.二氧化碳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在同一视野「朴所见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一血小板D.淋巴细胞 4。一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液内游走的是()。 A红细胞B.脂肪细胞C自细胞D.精细胞 苏。一个体重为50 kg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4的mL,其结果是()。 A.对身体毫无影响B…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对载体的种类和作用,供能的方式以及水分子、葡萄糖分子、Na~+和K~+等物质的跨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高中教学中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的实验,教材及许多专著中都用环割树枝,观察割口上部树皮形成的瘤状突起来研究。这种传统的实验方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但瘤状突起需要很长时间(通常需要数月至一年)才能形成,不便于学生短期实验观察,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有机物在植物体内只能由上向下输导的误解。为此,笔者根据植物花发育对养分(有机物)需要多、反应灵敏的生理特性,选用木本植物花期环割,观察花的变化,进行探索性对比实验,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现以月季为例介绍实验方法。 在生长健壮的同株月季(或同种,肥水条件、生长势相同的不同株…  相似文献   

19.
<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由于旧版教材的一些干扰以及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使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产生了疑惑。现对不同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小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自由扩散,直接从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通过,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这里的小分子主要是指水和一些气体分子。但也有例外,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证明了在某些部位,水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房室系统的观点,就三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建立药物在机体内分布的数学模型,从而求出药物浓度在机体内变化的规律.给出广义指数分布的应用和参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