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后殖民写作中,新独立国家的作家为了重塑被殖民统治所破坏了的民族文化和身份,往往利用文化视角的混合,改写“中心文化”的既定记载和版本,从而以新的形式和意义重写故国文化。德瑞克.沃尔科特在他的诗集《海难余生者及其他》中借用西方文学经典读本——《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类比,将鲁滨逊.克鲁索这一欧洲偶像文学读本中概念化的形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是将文化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文章综述了文化心理学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危机埋下了引发金融危机的祸根,培养了造成金融危机的人才;金融危机进一步强化了高等教育经费危机,加剧了高等教育就业危机,加深了高等教育质量危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化解高等教育危机,政府要调整高等教育战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5.
文化语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文化的影显,语言是承载文化、沟通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影响着语言的诸多层面.本文探索了文化语境的特性及其对语用和语义的制约作用,旨在说明文化语境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个人化写作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个人化写作方式的兴起,有其特有的文化语境: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民主政治进一步推进、知识分子身份的重新认同和定位、消费时代读者与文本以及作家对话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表现出在白人文化的统治之下黑人审美被异化的现状与过程。其中不仅有黑与白之间的对峙,也有男与女之间的疏离,深切地表现了后殖民文化的质态。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传播的同步化,当代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特征日益明显.承载过多物质欲望,以特殊的女性气质的方式言说的时尚女性杂志和消费文化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消费文化产品的特征十分突出.本文探讨了当代消费文化语境,时尚女性杂志消费文化特征的呈现,并对这种"美丽媒介"的媒介功能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雷州文化语境下的民间传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雷州半岛独特的海洋生存环境,而且从渔业、采珠业、海运、制陶等方面再现了历史上雷州半岛的海洋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0.
民国《良友》画报是建构上海街头文化的印刷文本。编辑者采用平民化的传播技巧,尽力捕捉中下层市民及乡下人的街头生活图景,以故事的叙说方式和图文的双重表述体现媒介的民间立场和大众话语趋向,建构了在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下的乡村图像和市民文化景观,典型地折射出编者在上海现代性背景下的媒介伦理及其精神焦虑。  相似文献   

11.
文化语境对话语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话语反映文化 ,同时受文化语境的制约。赞语答语的和谐原则、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邀请的习俗和英语的变体制约对话语的正确理解。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了解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是现代性问题.网络文化的悖论性存在状态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体根源;网络文化危机是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质所在:缺乏社会文化动因推动公共治理是难以遏制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蔓延的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语境下,对2008年始发于美国本土的全球经济危机进行反思。探析出这场经济危机不但再次印证了历史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论断的正确性,也暴露出当代世界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经济伦理问题和管理哲学的缺失。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用"和谐"理念化解危机,即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相同小说文本的过程中,不同的译者通常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对《海军协定》20世纪初的中译本中的女主角形象发生变形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与21世纪的另一译本进行比较后指出:翻译策略的采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文化语境,在文化全球化加快的今天,为了丰富译语文化,异化是更理想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实例分析表明:在汉文化语境下,人们在现代职场言语交际中对道歉策略的选择主要以"尊人贬己"和"面子"理念为主导,采用以保护听话者面子的综合性道歉策略修复说话者因言行失误对听话者造成的伤害、挽回对方的面子。这种道歉策略的实施在消除误解、建立和谐职场人际关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波德里亚等人的消费理论因其产生语境与阐释语境与中国语境存在差异,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文化消费现实。在我国的文化消费及发展战略中,实现民众的平等而不是差异是一个主导策略。如果说平等是我国推进文化消费带动社会趋向和谐的核心理念,那么利润最大化则是激发中国的文化艺术生产单位走入日常生活,贴近民众的首选策略。在社会主义语境中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带动了文化生产,影响了文化产品的功能,使文化生产——消费系统不断调整内在结构,使消费对象、消费品身份、评判模式以及服务理念都发生着新的逆转。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认知角度调查了白族高中生在三语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和西方文化认同情况。通过对大理市某高中的高三白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白族学生对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有较高的认同,同时,对西方文化认同度较低,说明西方文化对白族高中生的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并未产生威胁。然而,白族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并没有对主流文化认同高,说明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本族文化的传输和教育,以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学者的阐释与争论中展现的本雅明形象具有别样的意味,研究兴趣的侧重显示出中国文化语境的特征。经西方学者一再阐释后的本雅明理论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研究者更多是借本雅明理论阐述中国的文化问题而不是热切地探究本雅明的本真形象。无限阐释的寓言文本指向深刻的现代忧虑,忧虑聚焦于引起现代人深刻思索的技术。人们在对本雅明“技术”概念的无限阐释中寻找支持自身论点的依据,努力在本雅明的著述中寻求启迪。每一视域中的正题与反题都指向挥抹不去的现代忧虑。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性话语下,国家权力系统和精英知识分子之间构成了一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文化空间。在这种双向的文化空间中,知识分子尽管完成了对国家、权力、政治等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和重建,但也在无形中依附了国家权力系统,二者形成了同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在进行“文化现代性”建设的同时,开始了对后现代话语的承传,在“边缘”这一充分的对话立足点上,试图确认中国知识分子构建知识分子真正的身份,开辟民主的文化空间,建立独立的思想品格、文化自主性和精神公共性,在合理性和合法性等层面上构建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危机发生后,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目的的传统产业会受到重大冲击.与此不同,文化产业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抗衰性.经济危机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文化产业的抗衰性.既为减缓经济衰退做出了直接贡献,又具有精神抚慰和激励作用,为人们战胜经济衰退提供了精神力量.文化产业之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具有抗衰性,是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口红效应",文化产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因此,我国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抗衰性作用.努力建设成文化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