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40年来,我经常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讲各种故事,却没有机会固定给一个孩子在他不同年龄段讲不同的故事。现在,我的外孙辰辰给了我这个机会,从他刚满一周岁起我已为他讲了三年多的故事。 1辰辰最喜欢听故事。他满周岁后,就会拿着一本有彩图的书,恳求我:“外婆讲故事,讲这只!”这是一本画有各种动物的图书,没有背景,也没有情节,我只要指着图书上的动物,告诉他“这是大  相似文献   

2.
常有学生家长在班主任面前诉苦:小孩在家不听话,和他理论,他比你还会讲,你讲一句,他要讲十句,直说得你哑口无言,下不来台。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缺少应有的威信。家长没有威信,又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可以这样说.家长的威信是对孩子有效家庭教育的重要条件。作为班级教育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的班主任,也有责任指导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  相似文献   

3.
四、三封未发出的申诉信 这三封未发出的申诉信是杨献珍于1975年5月从白庙监狱被放逐到陕西潼关后,就几个理论问题向党中央、毛主席的陈诉。1975年8月中央专案组办公室给杨献珍作了《关于叛徒、里通外国分子杨献珍的审查结论》,带到潼关,责令杨献珍签字面押,因该结论同事实完全不符,杨献珍当场予以拒签,并给毛主席、周总理写了申诉书,如实地陈明了实际情况,要求党中央、毛主席为他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但这个申诉书上只讲了有关他的历史、政治方面的问题,没有讲到他在理论方面长期所蒙受的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2007,(13)
5月12日晴今天的班会课,班主任"婆妈帅哥"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婆妈帅哥"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但我们知道那些故事要么是虚构的,要么就是历史书上的,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讲过有关他自己的事情,任何一点都没有提起过。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当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吗?”等问题时,学生的发言一不小心就被他打断了,实验之后,当他要求学生再讨论时,学生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为什么“我”要讲个不停?李老师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6.
就差了一点     
杭州有一位摄影家给记者上课,他的手提电脑中放了100多张照片。两个多小时的课,他没有讲摄影理论,而是一张接一张讲那些照片的拍摄故事。  相似文献   

7.
教师与电灯     
一个大学生放弃了都市,到了西北最贫困的地方,当物理教师。这地方穷,这地方没有水,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这里连电都没有。没有电,教师就不能在晚上看书;没有电,他就不能在夜里批改作业。最让他难堪的是,他要在这没有电的地方为学生讲电与电灯。这位教师只能用两节电池为学生讲电与电灯。有一次,他用补发的工资,让全班学生坐车到有电的镇上,让他们在天黑的时候看到了真正的电灯。在告别电灯的时候,他走到最黑的地方偷偷哭了。因为那些学生谁也不愿意离开这有电灯的地方,他们幻想着能摸一摸灯泡,能亲手开一下电灯。这使他决心要将…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的李然同学来信问:现实中的失败经常给人带来烦恼,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呢?答:从自然角度讲,每个生命都是极其宝贵的。在十分有限的生命中,人们都想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这是很自然的。然而,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却没有一个自然的答案。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生命的意义问题,简单说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价值是什么?没有这些意义的思考,也就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或“失败”问题了。其实很多人对“失败”的苦恼与恐惧都是因为他意识中或潜意识中知道这些“失败”是毫无价值的。如果你的生活是有…  相似文献   

9.
陈铁 《家教指南》2003,(5):63-63
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家长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方法一:故事法对年龄较小又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是非常喜欢的,会使孩子从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如:小芳上小学四年级了,就是不爱看书,他妈妈就采取了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的方法。这样讲了两周后,小芳一到晚上就要妈妈给她讲故事,这时她妈妈就拿出一本阿凡提的故事书,对小芳说:“我讲的故事全在这书里,里面精彩的故事多得很呢。你要想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故乡     
我爸爸是一位商人,他离开长沙已经有16年了,在深圳创办了几家企业,主要是生产电脑刺绣机和加工有关刺绣的产品,还出口到了日本及印度等国。但他时刻也没有忘记长沙这片故乡的土地。去年9月,爸爸把我和妈妈叫到一起,宣布他要回长沙投资,希望我们和他一起回故乡,暂时放弃深圳的工作和学习。我当时很惊讶,从内心讲我还真不愿意离开深圳这座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在北京市万名孝星评选活动中,有一位备受关注的年纪最小的孝星——他就是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年仅8岁的少先队员张皓洋。作为独生子女的张皓洋,没有一点娇气与任性。他说:从小,爸爸妈妈就给我讲孝。学校的‘三礼课'上,老师也给我们讲孝,告诉我们孝要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2.
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来咨询:儿子今年13岁,在小学时他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在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学校里有什么事常回来说给爸爸妈妈听但是近一年来,特别是上中学后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长高了许多,而且人也变得怪怪的了回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说话父母问他也不愿多讲,多问几句就显得不耐烦,动不动就说:“烦死了!”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大,批评他时不是顶嘴就是掉眼泪,昨天他爸气得打他,没想到他竟然跟他爸对打起来!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现象,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要怎样去教育他?这位母亲的困惑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  相似文献   

13.
<正>父亲,一直以来是一个神奇的物种。他可以处处宠着我,也会对我严加管教;他会嬉皮笑脸和我小打小闹,也会"笑里藏刀"从暗地里打得我措手不及;他会提醒我要做什么,要做好什么,却从不会过多地帮助我。他让我欢笑,让我委屈,让我捉摸不透。没有他就没有我,没有他,即使有我,我也不是我。  相似文献   

14.
柯云路 《教育》2007,(3S):48-49
不久前,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给我写信,讲了自己的诸多困惑和不解。她说: 我一直觉得,我还不算一个无知的母亲。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我的童年不幸福,这种缺憾再也无法弥补,所以,我很早就下决心,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发现自己其实很失败,孩子并没有朝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是背道而驰,希望他养成的好习惯,他一样也没有养成。在家的表现且不说,每次听老师讲他在学校的表现,总是让人心寒,甚至绝望。  相似文献   

15.
趣谈负数     
负数是怎样产生的?传说古代有位庄主,为了大吉大利,他规定:从年初一到正月半,庄内上下人员只能讲"发",不能讲"亏";只能讲升高、增加、收入……,不准讲降低、减少、支出……这就难住了账房先生,庄里的粮食、银两经常要支出,怎样记账?他向宝华寺数海法师求教,法师一言不发,只给了一只阴阳葫芦.这位账房先生高高兴兴地回家,认为葫芦中必有锦囊妙计."奇怪!"葫芦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葫芦中必有奥秘",账房先  相似文献   

16.
《兄弟》中李光头努力奋斗,获得了财富和权势。但李光头不仅没有生活幸福,反而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悲剧。他从小受尽苦难,成长中也历经坎坷,最后他在人世间举目无亲,要带着兄弟的骨灰到太空去。李光头认为自己是根"骨头",小说的开篇和结尾都与骨头有关,文中许多地方出现"骨头"这一意象。李光头这根"骨头"的悲剧给人们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  相似文献   

17.
王敏勤 《天津教育》2007,(10):22-23
今年夏天,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市闸北八中刘京海校长的讲演,他有关“讲练结合”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刘京海校长认为,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和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精华。他认为中国传统教学经验的精华是“讲练结合”,这是落实知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方法。至于“讲练结合”是不是中国传统教学经验的精华,我没有仔细考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总是首先要积累然后是创新,积累以后才会有创新。我们搞教育的、编教材的,就是要完成怎么把以往的文化用最科学最凝炼的方法积累到教材里去。让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在他还没有开始迈入社会,先给他一点必要的知识。俄国一位思想家有句话讲得很深刻:“书是什么?书是行将就墓的老人给下一代的嘱托。”高尔基也讲过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理解这梯子是条条大路都通往高峰,不管是羊肠小道还是宽阔大路,但有一条道是绕不过去的,即必须走的一条道,就是教材。教材这本书是课本,和小说、戏剧或者其他的书并不一样。教材是一…  相似文献   

19.
李静 《宣武教育》2006,(6):42-42
学校新来了一位本科生,年纪轻,壮志勃勃。在学校学的知识和理论真恨不得一下子都在课堂上倒给他的学生。听完了他的课,总觉得离实际的教学还真有不少差距。单说上课时的语调,整节课下来就像高噪音的机关枪,听的老师们总感觉躁得很,这样下去学生怎能上好课呢?开始,我们教学干部和教研组内教师与他共同评课,他怎么也意识不到,说他讲的理数过深,学生难以接受,他认为这是应该在这节课上教给学生的,而且非常认真的摆出一大堆理由。怎么办呢?老师的态度是认真的,对工作是负责的。要保护他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一头冷水把他的满腔热情浇灭,又要尽快指出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援引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吴开雄叶圣陶说: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方面想,怎样讲可以给他们启发,怎样讲可以增进他们的理解。”所谓援引法,即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与教材实际,有意识地插入、引进一些课外但与课内讲授内容有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