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的4月23日是国际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国家图书馆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一句广告词说到:"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可能是一个坏孩子."同样,一位爱读书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又都存在着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了著名作家冉云飞的一篇文章《教师与读书》,他在结尾说道:“不少人做教师而不读书,在中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当一个国家的教师不爱读书.已不是新闻的时候,我只有仿用一句联想的广告语:教师不爱读书,学生将会怎样?国家将会如何?”这决非作惊人之语,教师不读书,不是公开的秘密,而是既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宁夏回族自冶区,有一位融学生亲切地称为“雷妈妈”的教师。多年来以一腔浓浓的师情母爱.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新时期园丁之歌,她就是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英语教师雷俊仙。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神吗     
一所学校的大牌子上面刻着这样一行镏金大字:“如果爱自己的孩子,你是人:如果爱别人的孩子,你是神。”读着这句话,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酸酸的感觉:教师,你为什么总是和“神”联系在一起呢?教师是神吗?  相似文献   

6.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让山区的孩子到北京看看。”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如是说。“幸福就是农村的孩子都能上学,都能上大学。”一位农村老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一位年轻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懂得教育的规律,掌握教育的艺术。”一位专家型教师如是说。“幸福就是拥有学生真诚的爱。”一位退休教师如是说。“幸福是上帝恩赐每一个人趋于无限的感受。”哲学家如是说。……毫无疑问,无论你是农村的老师,还是城市的老师,只要你不放弃幸福的感受,你…  相似文献   

8.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温家宝总理的渎书论字字珠玑,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位教师,唯有不断阅读,他的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一所学校,只有教师悦读善读,才能真正带动学生乐学善学,从而构建起真正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9.
曾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该班孩子大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说:“孩子们,你们要是能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就去吻校外放牧场里的一头绪.”这些调皮的孩子问:“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真的,而且我要吻一头你们认为最大的母猪。”孩子们好奇,都希望老师去吻猪。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2005,(6):1-1
教师职业是一个播撒“爱”的职业.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教育的全部秘诀就是一个字——“爱”.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做人。今天,“爱”的丰富内涵,被郑琦同志用42年的无私奉献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把对事业的热爱,化为对青少年的关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他几十年如一日,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爱别人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郑琦是一面我们弘扬高尚职业精神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王德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248-248,250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好老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到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相似文献   

12.
教师自有教师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表现在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给那些差生以偏爱。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那些长得丑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请看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是怎样教育那些“长得丑”的孩子的:他班上有个差生叫王东晨,入学时语文只考了二十四分。不过,他会养花。为了帮助王东晨打掉学习上的自卑感,树立自信心,魏老师让他管理班上的两盆花。王东晨为老师的信任而感  相似文献   

13.
罗先德 《教师》2012,(9):1-1
“我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给孩子打开一片语言的空间……他们能用母语营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唱歌、跳舞、吟诵、思考、对话和交流。”“我梦想古今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美的诗歌,能大量地进入小学的教材和课堂。”这是商友敬先生逝世前最后一次演讲的话语!(《我有一个梦想》)商先生毕生致力于语文教育,致力于倡导阅读!他不仅挚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而且忠心劝慰《教师:在读书中生存》。  相似文献   

14.
一则美丽的寓言,引出一个美丽的故事———古时候的一位国王对教师说:“没有您的辛勤劳动,就不会有诗人、学者,也不会有画家、医生……”如果说,寓言故事中的这段话,是对教师最好的嘉奖,那么,爱孩子,而且也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并用爱心和耐心,温暖...  相似文献   

15.
程宝平 《中国德育》2007,2(6):52-53
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最近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校长爱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就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部充满爱的教育名著。书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那么的可敬。却又是那么的可怜.几乎都是没有孩子的人,有的甚至在贫病中去世。这种既可敬又可怜的教师形象在我国也是深入人心.“春蚕”、“蜡烛”被认为是对教师的赞美。教师是否就意味着牺牲?可敬就一定要可怜吗?其实,教师应该既可敬又可爱,既带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相似文献   

18.
一、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孩子的言行及时作出反应,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指导,孩子气馁时要多加鼓励,孩子受到表扬祝贺之余别忘了提醒。有的孩子特别爱说话,这当然会讨人喜欢,多话的孩子之所以有时不讨人喜欢,  相似文献   

19.
谁都知道,热爱读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却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每天大声给孩子们朗读,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不爱阅读孩子的心结,让他们也迷上读书。为什么呢?因为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2,(19)
1.比语文更可怕的是作文(栏目:“作文”) 我在网上书店看到上百种作文书……一个孩子如果不爱读书,缺乏积累,腹中空空,如果他没有时间去玩耍、探索,毫无真情实感,就是学会了一千种“作文大法”,也永远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我也认为,这些指点江山的作文教师大多数写不出好文章。而有生活、有感悟、有阅读积累的孩子,就算这样的“作文大法”一条不知,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写出很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