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一 嗔 《说文》三上:“(讠真),恚也。”段注:“今人用嗔,古用(讠真)。昌真切,十二部。”河东方言称责怪、恼恨为chu,本字即“昌真切”之“(讠真)”,今多作“嗔”。如说:“你这样说,他会嗔你的。”“他嗔你那天没帮他说话。”此“嗔”今普通话口语中多用“吃腻”,书面语偶或见之。而古籍中则颇习用,兹举隋唐五代时的例子。如《敦煌变文·父母恩重讲经文》:“……阿娘几度与君  相似文献   

2.
顶真,也叫“顶针”、“蝉联”、“联珠”,在古汉语里叫做“顶真续麻”,是修辞格里的一种。从古代文献资料看,这是一个老资格的辞格,殷墟卜辞里就有“儿先且曰吹,吹子曰(戈夭),(戈夭)子曰(讠大),(讠大)子曰雀,雀子曰壹,壹弟曰启……”的记录,《易经》里则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诗经》则明显地把顶真格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驾彼四  相似文献   

3.
释义三札     
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1981年修订本。下同。)注:“愠,怒。” 按:何晏《论语集解》注日:“愠,怒也”。朱熹《论语集注》注曰:“愠,怨也”。王力取何说,我们认为,当取朱说为是。 把“愠”解为“怒”或者“怨”,粗略地说都能成立,因为“怒”和“怨”浑言可通。《说文·心部》“恚”、“怨”、“怒”、“憝”、“愠”相次而列,且交互为训:“恚,怒也”;“怨,恚也”;“怒,恚也”:“憝,怨也”;“愠,怒也” (注:大徐本作“愠,怒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改订为“愠,怨也”)。然而,诸词互训并不意  相似文献   

4.
“万”字     
汝[2]有田舍翁[3],家资殷盛,而累世[4]不识之乎[5]。一岁[6],聘楚士[7]训[8]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9],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10]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11]也。请谢去[12]。”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13],其父拟召姻友[14]“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15],久之不成。父趣[16]之,其子恚[17]曰“:天下姓字伙[18]矣,奈何姓万?自晨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19]偶一解,而即讠也讠也[20]自矜有得,殆类是[21]已。【注释】[1]本篇选自《应谐录》…  相似文献   

5.
“贼”“盗”二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文·戈部》:“贼,败也。从戈,则声。”徐锴说:“败犹害也。”《说文·次(涎)部》:“盗,私利物也。从次皿。次,欲也。次皿为盗。”古代文献证明,许慎的说解是正确的。例如: 《左传》文公十八年:“(周公)作《誓命》曰:“毁则为贼,窃贿为盗。”杜注:“毁则,坏法也。贿,财也。”  相似文献   

6.
近读1993年7期《语文知识》刊黄德灿《子曰·诗曰·书曰》一文有云:“在读古文时,‘子曰……’句明确告诉我们:‘子’的本义是‘老师’,约定俗成,特指孔子。”笔者认为此说有误。因为:一、“子”的本义并非指“老师”“子”是一个象形字,《说文》释为:“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并引李阳冰语:“子在襁褓中,足併也。”《说文》所收“子”的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中,“谓P曰”“言于P曰”都是“对P讲(说)”的意思。“谓P曰”适用范围很广,“言于P曰”却有着特定的运用范围。例如: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言于P曰”是平民(赵括的母亲)对君主(赵王)进言。下面几个句子也是类似情况:①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史记·孔子世家》)②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战国策,燕策一》)再如: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史记·伍…  相似文献   

8.
文言中与“说”近义的词很多,这里仅将使用频繁、且易造成混乱的几个词予以分析比较,以期得到一点较为明晰的认识。一,曰。相当于现代的“说”,还可表“叫做”.如:① ,“将军向宠,……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②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冯婉贞》)“曰能”即“说(他)能干”《教参》解作“为,是”,殊属不妥。“曰谢庄”即“叫”谢  相似文献   

9.
一《说文解字》(以下简作《说文》)在释义、析形、注音时常用“一曰”别为一说。关于《说文》中的“一曰”,段玉裁云:“凡义有两歧者出一曰之例。”①又云:“凡一曰有言义者、有言形者、有言声者。”②我们觉得段氏所言,尚嫌未尽。本文试就“一曰”在《说文》释字体例中的功用陈述个人浅见,以就正于海内方家。 二  相似文献   

10.
厝《汉语大词典》1·926(1册926页之省称,余同)下释为“磨刀石”,本无不可。大徐本《说文·厂部》:“厝,厉(砺)石也。从厂昔声。《诗》曰:‘他山之石,可以为厝’。”王筠《说文句读》在“厝,厉石也”下注:“《字林》同。”又注:“此字当与氐(砥)、厉、(厂佥)三字为伍。”《一切经音义》卷九引《说文》亦与大徐本同。诸家均砺石之义。但也有不同意见。段玉裁明确指出(1)“厉石”为厝(错)石”之讹,厝石为治玉之石,如金钢钻之类。(2)从许多体例看,义近词相次,但“厝”并没有和表示磨刀石的“(厂氐)、厉”为伍,说明为别一义。其文如下:“各本作‘厉石’,今正。《小雅·鹤鸣》曰:‘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传曰:错,错石也。今本少一错字……下章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传曰:‘攻,错也’。错,古作厝。厝石,谓石之可以攻玉者。  相似文献   

11.
12、镳(“分道扬镳”)衔(“衔枚”、“衔恨、”“头衔”等) 《说文》云:“镳,马衔也。从金,(鹿灬)声。”段玉裁《注》曰:“马衔横贯口中,其两端外出者銮铃”。他们都认为“镳”是指“马嚼子”。实际上,具体指称“马嚼子”的是“衔”,而不是“镳”。“衔”,《说文》云:“马勒口中也,从金行。衔者,所以行马也。”段《注》曰:“会意。”又曰:“‘也’,当作‘者’。革部曰:勒马头落衔也。落,  相似文献   

12.
《辞源》第四册第2923页“[护前]:袒护所为,绝不认错。《三国志·吴·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辞海》上册第1551页“护前:回护自己从前的错误。”也引《朱桓传》为例。两书解释“护前”,与“护短”相近,但是与它的本义相违背。“护前”这个词,《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也用过:“羽闻马超来降……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  相似文献   

13.
在《初级中学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将《童区寄传》中的“对饮酒,醉”的“醉”字,译作“喝醉了”,我认为不甚妥当。“醉”字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饮酒过量,神志不清,而在古代,它的原始义却是:饮酒过量,痛快酣畅的意思。如《康熙字典》转引《正韵》释为:“为酒所酣曰醉。”酣,是酒乐也。尽饮而未过量。这一含义直到宋代仍在使用。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觥筹交错,坐而諠(讠华)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  相似文献   

14.
课本注释《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为:“气冲冲地答应接见他。揖,原意是拱手,这里表示接见的样子。”但读了这条注释仍有不少疑点。“揖,原意是拱手”这是不错的,不过说得不够具体。《辞海》释“揖”说:“拱手为礼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拱其手使前曰揖……《礼经》有揖有厌。推手曰揖,引手曰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从先秦时代的构词意义进行考察,便可知其时的诸侯国也就是国家。“国”字在卜辞中已经出现。《说文》: “国,邦也。从口从或。”在解释“邦”时,则用“国”。邦、国互训是合乎先秦典籍所载的。《书·大诰》云“……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我国”和“我周邦”并用。按《说文》国从口从或,《说文》“或”字条曰:“或,邦也。从口,戈以守一,地也。”段玉裁注曰:“邑部曰,邦者国也,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既乃复制国字。”刘师培说:“国字从一者,以其象土地之形也。加口于一字之上者,一以象城廓之形,一以象营垒之形。其加以戈字者,则古人城郭营垒之外,皆以兵守之,  相似文献   

16.
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相似文献   

17.
《捕蛇者说》之“说”字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这一义项是由“说”字的本义演变而来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释也。一曰谈说也,从言兑,会意。按兑亦声。《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孙诒让注:谓谈说所以明其意义。毕云,解说)《广雅·释诂二》:‘说,论也。’《周礼·大祝》:‘六曰说’。注,以辞责之。《礼记·少仪》:‘游于说。’疏为论说。”从朱骏声的解释来看,“说”有解说、论说的意义。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取名来看,《说文解字》即为解释文字之书,其“说”字就是解  相似文献   

18.
二、关于比、兴的问题 《诗经》的表现方法,古人概括为“赋、比、兴”。“赋、比、兴”之说,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六诗”为“六艺”。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后世比  相似文献   

19.
主观与客观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看到两个现象。一是以为客观是好的,主观是不好的。二是客观一词出现的频率也就高得多。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没有疑问的吗?以为多说客观就是唯物主义的,而多说主观就是唯心主义的,问题是这样的吗?事物是什么?答曰:“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1153页)简言之,“客观存在”。存在是什么?答曰:“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引文处同上,第218页)简言之,“客观世界”。规律是什么?答曰:“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引文处同上,第474页)也是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73) 緥:从糸,保声=从糸,从保,保亦声 《说文》:“緥,小儿衣也。”而“保”即“緥”的古文。又《中华大字典》云:“緥……古多假借保、葆字。” (74) 緟:从糸,重声=从糸,从重,重亦声 《说文》:“緟,增益也。”段注:“增益之曰緟,经传假重为之。”王筠《说文句读》:“緟者,重之分别文。” (75) 縒:从糸,差声=从糸,从差,差亦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