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这首诗以叙事与描写、抒情紧密结合的诗句,饱含着诗人当时所经受到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由此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一开始就写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形。秋风“怒号”,显示了无情的寒风呼啸的威势。“卷”、“飞渡”、“洒”、“挂(?)”、“飘转”,  相似文献   

2.
佳句储备库     
描写秋风的古诗词: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魏·曹丕《燕歌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相似文献   

3.
安史之乱后,号称繁荣的盛唐社会,一变而为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世界。一些现实主义诗人,把这种时代的苦难带进了自己的诗里,杜甫正是他们中间最为杰出的一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茅屋”,而且“为秋风所破”,这个题目就带有它的时代的特征。杜甫在这首诗里,通过抒写风吹茅屋、秋霖屋漏的切身体验,表达了他希望“大庇天下寒士”的政治理想;诗也写得具体形象,是他寓居成都草堂时期的著名篇章。诗写的是一幕风雨秋宵的遭遇。开头十句描写秋风吹破茅屋的情景。秋风怒号,把屋上的茅草掀翻吹走,有的高挂林梢,有的飘沉塘坳,邻村淘气的孩子们又把吹散的茅草抱走,诗人唇焦口燥,毫无办法,只能倚杖长叹。接着八句叙述秋雨夜来,床头屋漏的情形。茅屋  相似文献   

4.
吟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高中语文第六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心里总不免犯疑,这“秋高”难道是指“秋深”?可课本的注释却毫不含糊:[秋高]秋深。众所周知,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时届仲秋,岂能说成“秋深”?如果说八月“秋深”,那么九月呢?其实,诗中所言“秋高”,与成语“秋高气爽”的“秋高”义同。农历八月,炎暑已消。此时天空显得特别高蓝,、气候也变得分外凉爽。正如白乐天《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所云:“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顺…  相似文献   

5.
戴永青 《湖南教育》2007,(11):29-2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传世佳作,现为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观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新课改教学实践课。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课堂中质疑探讨时有些同学说“群童抱茅”是杜甫的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字说明不是个别,有多个人,而且“欺我老无力”,  相似文献   

6.
胡露珠 《语文天地》2013,(10):32-33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  相似文献   

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传世佳作,现为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观摩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新课改教学实践课。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课堂中质疑探讨时有些同学说"群童抱茅"是杜甫的败笔。理由是"南村群童"中"群"字说明不是个别,有多个人,而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文第6册选入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诗中有这样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课本的注解这样说明:“雨脚,指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点。”我们认为,这一注释是不符合杜诗的原意的。 究其真意,这句并不是描绘事物的形态,而是表现事物的声响的。 首先从叙事的时间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判断,诗是从“八月秋高风怒号”起首写疾风吹卷屋面茅草,顽童抱茅入竹的屋外戏剧性场面,接着写“归来倚仗自叹息”回到屋里,独自叹息。这时,风已停息了。接着而来的是“秋天漠漠向昏黑”,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县城读初二。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正背杜甫的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突然,我眼前一黑倒在座位上。  相似文献   

10.
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群童抱茅一事,《教师教学用书》认为是群童“暴寡凌弱”、“杜甫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组成一句,慨叹世风之薄”、“是当时成都社会风俗衰薄的写照”。即把它定为偷盗行为,群童也就是盗贼了。笔者认为这种定性是错误的。那么群童为什么要抱茅呢?不抱回家而“入竹去”,为我们找到了答案。竹林里,上有繁枝密叶蔽阴,下有枯叶铺地,或坐或卧,柔软舒适,确是玩耍的好地方。狂风刮起,提醒孩子大雨将至,需要有个小“屋”。此时凑巧,诗人的茅屋被吹,茅草落地,这对孩子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于是,孩子们就一哄而起…  相似文献   

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严格意义的叙事诗。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就在于它必须具备故事情节、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三个要素,故此,成功地讲授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这三个要素的分析上。这首诗的线索说到底就是一个“屋”字。第一部分写秋风破“屋”,它是诗歌情节发展的始基。第二部分写无草补“屋”,挂林梢(太高)、沉塘坳(太远)的草自然弄不回来,而飘落在屋前屋后可捡的草又被群童悉然抢去。正因为如此,就有了第三个情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成都草堂记     
正2015年8月15日,已是秋后。从武汉飞往成都,处处是明晃晃的阳光,如芒在背。城市的人群穿梭不息,来去都是热烘烘的气流,盛夏的火炉依然炙烤着这个穷途末路的季节。在秋风渐起却终是名不副实的秋光里,我们渴求着一片清凉。在那个初来乍到的午后,我们将目标犹疑地指向杜甫草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千年风雨,万根茅草,能留下的除了缅怀,还  相似文献   

13.
胡老夫子     
“老夫子”本姓胡,是我校一名语文教师。因其长相颇具长者之态,且言语之中时而夹杂些“之乎者也”,所以我们都称之为“老夫子”。“老夫子”并不老,刚过不惑,可其头顶的亮度让演员郭达也自叹弗如,且其头发“光荣”的速度之快令我们咋舌,如今脑后和两鬓的头发也已稀疏可数,稍有风吹草动便飘飘欲坠,宛如那凄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一次,我们齐声吟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老夫子”当然知道我们意有所指,便故作严肃,一边抚摸着他那光秃秃的头顶,一边对我们“嗤之以鼻”:“无知!浅薄!此乃聪明绝顶,懂吗?”一句话,惹得…  相似文献   

1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文简称“《茅》”)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下文简称“《十》”),分别是唐朝诗人杜甫和宋朝诗人陆游著名的风雨诗,诗中浸渍着自然和时代的凄风冷雨,饱含着伤国忧民的悲壮情感。因同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第25课,我们试进行对比阅读。一、诗人生活处境相似。两人都是仕途多蹇,衰老贫困。《茅》是杜甫50岁时所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才辗转来到成都。依靠一些亲戚朋友的接济,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靠故人严武接济,过上…  相似文献   

15.
诗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相似文献   

16.
用洗衣机洗衣服,衣服兜经常会被水翻出来。如果兜里有钱的话,钱还会被洗衣机掏出来拧得皱巴巴的。面对这样的场景,你也许会感叹:奇了怪了,难道洗衣机也像小孩子一样爱翻衣兜,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好吃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大风容易掀开屋顶的现象,不仅茅草屋很容易被大风掀开屋顶,我国农村常见的瓦房的屋顶也容易被大风掀开为什么大风遇到房屋时,首先跟屋顶过不去呢?风中的旗  相似文献   

17.
有本书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卷我屋上三重茅”作了这样的分析:“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对此,笔者不敢苛同。诚然,古汉语里“三”确有表实指的,如《伶官传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但古汉语里的  相似文献   

18.
一、文言诗文(满分40分)1.按原文填空。(6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力尽不知热,。(4),对此可以酣高楼。(5)五十弦翻塞外声,。(6)亲贤臣,远小人,。2.按要求填空。(8分)(1)《观刈麦》这首诗描写细致,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其中的“,”两句诗就描写了一个贫苦农妇拿着破篮子拾麦穗的情景,揭示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不堪,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描写山中暮景的两句诗是“,。”3.选出朗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B.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相似文献   

19.
倚江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亭亭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虎倒龙颠委荆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1.查找辞书,解释下列字词,并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树 ()·诛() 卜 居()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这首诗也作于此年。诗中对“秋风”之猛烈作了具体描写,试找出写“风雨”的句子。3.诗中说“草堂自此无颜色”,为什么?(参考答案请在本期内寻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存在的多种阐释异说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比兴寄托说”和“人民性问题”的历史渊源,讨论了此诗与《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的创作时间问题,特别对于“三重茅”、“南村群童”、“为盗贼”、“寒士”、“恶卧”等语进行了综合辨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