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没有刻意追求的功利之心,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牡语,一对年轻夫妻用15年的青春岁月,把一大片荒芜沙漠变成了绿洲,人性美在沙海中闪光。获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录音报道《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上下篇)》(以下简称《绿色》)用广播特写的细腻和音响的魅力,讲述了一段令人感动、深思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不仅是语言,而且还有音响。音响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语言的解说和说明,是说明某个问题的注解,是一种鼠缀。其实音响是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有力元素,比富有哲理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4.
卢洁华 《声屏世界》2000,(12):14-15
黑格尔曾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呈现出来”。无论是作家之于文学,作曲家之于音乐,还是编辑之于广播节目,整个创作的动力都来源于心灵里流动的,有生命的情感内容,正是这种极富个性的情感构成了他们的创作动机。广播文艺节目作为一种时空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凝聚和浓缩编播者情感的同时,也和听众交流着各式各样的心情.本文将从综艺专题——生命因你而动听》的创作谈起.说说广播文艺节目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人家》系列报道为例,对广播特写的人文关怀特性和塑造听觉形象的手段展开论述。广播特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并注意共同情感的适度流露。塑造听觉形象要学会驾驭音响,使之繁简适度、主题突出;音响要真实、典型、传神,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音响虽好也得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张睿 《中国广播》2007,(10):35-37
广播特写是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似特写镜头的手法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某一活动场景局部的专稿形式。而“质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一是指人对某种物质的真实感受,二是指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特质的真实感。通俗地说,所谓的质感,指的就是一个东西的材质与它外观上的美学设计,及其整体的精致度。那什么是广播特写的“质感”?  相似文献   

7.
<正>广播小品剧是深受听众喜爱的一种广播形式。结合创作播出论述堪称"电波轻骑兵"的广播小品剧的制作要点以及如何增强其竞争力。广播剧汇集了语言、音乐、音响等广播要素,集合广播长处、特点,是能综合体现广播表现力的一种广播形式,感染力非常强。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现在的广播剧在各电台中有些尴尬,制作和播出量不大。广播剧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创新。而广播小品剧正是适应广播发展,让广播剧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一种广播形式。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山西省结构调整的深入报道,经过周密组织、精心策划,在山西总台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山西广播电台联手上海台成功举办了《从晋商文化发展谈晋沪两地优势互补》大型直播节目,在晋沪两地听众中引起了一定反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进而使我们对现代广播的走向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带给我们不少有益的收获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敏  李征 《中国广播》2008,(6):43-44,50
以全国劳动模范王顺友的感人事迹而改编的立体声广播剧《深山信使》一经播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2007年9月,这部好评如潮的作品再次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广播剧奖。至此,《深山信使》已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国内外四个极具分量的奖项——2006年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