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RDA与关联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一代编目规则,RDA在应用模型、书目记录的结构、术语和编目规则等方面与其前一个版本AACR2相比,有很大变化。RDA首先区分书目对象相关实体,再确定各类实体所需描述的属性,以及各类实体、属性、取值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各类规范取值词表进行规定。这种基于概念模型的描述特别适合利用语义网技术来实现。关联数据是语义网的一个简化方案,以RDA编目的书目数据用关联数据发布,能使RDA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不久的将来,具有语义的书目数据在互联网上将不断增多,书目数据的普遍关联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编目理念及所采用的MARC格式,已经滞后于语义网技术的要求。从FRBR、RDA,到BIBFRAME以及OCLC基于Schema.org的关联数据模型,图书馆界在寻找新的书目关联数据模型替代MARC。图书馆界率先完成各种规范词表和分类法的关联数据化,并通过它们实现图书馆界内部网站之间的互联,以及图书馆网站与维基等公众网站之间的互联。VIAFbot等项目表明,语义网时代规范数据依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探索过程可以总结出,编目有知识化、关联化、主题分面化等趋势。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3.
RDA是覆盖所有内容和媒介类型资源的国际编目标准,RDA编目目前已经成为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国内图书馆开展RDA编目应着手解决RDA本地化策略的选择、RDA兼容下CNMARC数据的修订、RDA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基于RDA图书馆应用平台的功能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在RDA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编目工作中实现了RDA本地化.2015-2016年,国家图书馆组织制订“RDA本地政策声明”(NLC Ps),于2017年年初完成该项工作.NLC PS经国家图书馆编目工作委员会审议并通过,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将在外文资源编目中正式启用RDA.新建记录采用NLC PS之后,对外文书目数据库中既有的AACR2历史数据的改造也需提上日程,从GMD的改造、规范检索点的维护、深化关系揭示以及技术支撑几个方面讨论国家图书馆外文书目数据RDA化改造问题,提出具体方案.图2.表1.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5.
从RDA想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自己参与国际编目界工作的经历,讨论了RDA与国际编目规则之间的关系、RDA与ISBD之间的关系以及RDA与中国编目规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台湾地区图书馆实施RDA的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了其筹备工作、具体开展情况,以及RDA开展调查结果。并总结了台湾地区图书馆具体实施RDA的经验。结合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借鉴台湾地区图书馆相关经验,对大陆地区高校图书馆具体使用RDA规则开展编目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括性地介绍了日本图书馆协会编目委员会和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借鉴最新的国际编目规则《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制定新版《日本编目规则》(NCR)的情况,梳理并总结了新NCR的一些特点。此外还考察了新NCR在体现继承性与兼容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将新NCR与其参照对象RDA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RDA的本土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未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修订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琼  熊健敏 《图书馆》2014,(3):124-126
随着国外图书馆实施RDA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套录数据进行西文图书编目时RDA书目记录日趋增多,为此编目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困惑。本文通过对RDA记录与AACR2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探讨西文图书编目中RDA记录的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RDA对其它国际编目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编目领域瞩目的RDA已经编制完成并出版,它的产生必将使整个世界的编目工作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一场变革.文章从RDA的内容和功能入手,分析了RDA对AACR2、FRBR、FRAD、ISBD、ICP及MARC21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RDA作为国际通用的编目新规则将取代存在和使用了30多年的编目规则AACR2。其编目规则从理念到结构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作者根据RDA草案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AACR2与RDA之间的关系以及RDA在资源描述方面的不同,目的在于与时俱进地了解国际编目的新动向、新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关联数据:机会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数据在图书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采用关联数据技术,图书馆有机会在未来语义网建设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具有潜在的四个基本模式:发布、消费、服务和平台。关联数据的应用会使机器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对象,图书馆不仅要为人服务,而且也要为机器服务,这将带来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论文先后论述了RDA的定义、RDA和AACR2的主要异同、RDA的重要性、RDA的目标与原则,最后通过与AACR2比较,归纳了RDA的五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组织用户需求的设想及其架构——需求语义网络模型,该模型由数据层、需求信息层、应用层组成,需求信息层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其构建包括需求信息建模、需求信息命名、需求信息RDF化、需求信息发布、开放查询5个步骤,需求语义网络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包括用户需求及关系的定义与描述、用户需求的关联与分解、需求网络中各层次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以及匹配服务器的延伸和扩展等,最后,将需求语义网络理论应用到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中,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需求语义网络的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严安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19-75
论述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没有围墙、没有门槛、高度共享的资源库,但现实环境中分布着大量异构系统,给人们利用资源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合理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高度共享必须解决的问题。分析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方式,探讨语义Web服务对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的支持,提出基于语义Web服务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架构,并结合元数据信息检索、元数据转换、引文索引等功能组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引入信息计量学分析方法,结合语义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理论模型。通过对信息计量学和语义网进行理论和可视化应用的类比研究,发现:①信息计量学从定义、主要规律、馆藏资源元数据的关系研究到元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都与语义网的理论、应用非常类似;②基于计量分析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在语义关系深度、计算机自动处理程度、可重复性和实用性方面比基于元数据和领域本体的馆藏资源语义化方法更好;③把计量分析方法应用到馆藏资源语义化中,不仅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应用效率,解决基于元数据和领域本体语义化的不足,还能促进交叉研究和学科发展。图5。表3。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义网的智能搜索引擎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数字图书馆现有搜索引擎检索所出现的检索结果无论是在召回率还是在精确度上都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运用语义网理论和智能搜索引擎相关性理论,指出查全率和查准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的智能搜索引擎来改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17.
知识网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文峰  杜小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64-67,135
面向信息资源管理和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域,讨论知识网格的有关问题。指出知识网格是网格、语义网和语义网格发展的有机融合和必然趋势;分析知识网格的基本内涵,揭示知识网格内容与功能方面的5个特征;对知识网格研究进行了定位,认为数字型客观知识是知识网格中主体知识,领域本体是知识网格中的知识组织体系,网格是知识网格中领域本体资源的整合器;提出立足整体、抓住核心、面向应用的知识网格研究思路,并给出当前知识网格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杨剑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4):111-116
语义关联数据网中,可互操作溯源是建立语义信任的关键手段,这在国际学术研究组织中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W3C溯源工作小组也推出了PROV模型,以解决统一的溯源信息发布和访问问题。通过从溯源粒度、溯源状态性、溯源之溯源、自动化发布、可互操作溯源与隐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深入阐述构建语义关联数据网可互操作溯源中的规划和技术问题,提出实践准则,为后续应用实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知识服务——现状、进展及挑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对基于语义Web技术知识服务研究集中在数字图书馆领域。研究主要围绕用户需求的语义表达,落实于知识服务的"以人为本"上。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门户、网络化知识组织系统和基于语义Web检索理论方面。基于语义Web技术开发知识服务所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知识服务统一标准规范;知识服务主体的语义互联策略;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的语义描述策略。表3。图2。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