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宋雅娟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3(2):72-73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应用,说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与我国现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方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在传统文化日趋升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提倡国学。在语文教育领域,有人不时提出回归传统语文教育的主张。甚至有人断言:现代语文教育已经"重病缠身",语文课的出路在于"回归传统"。[1]现代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是"回归传统"还是"全盘西化"?毋庸置疑,那种不顾汉语自身特点,"淡化语文知识"的"全盘西化"之路固然不可取,但"回归传统",也并不是让语文教育永葆健康的"灵丹妙药"。笔者认为,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改革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现代化之路。在此,笔者不妨借鉴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相似文献
4.
康美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2):61-6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其闪烁着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中的精髓和基石,是其教育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李秀颖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171-171
"生活教育理论"是基于中国教育现实和陶行知对教育之社会功用与促进人的发展之功用的理解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理论体系,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及促进教育功效的最优化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我们可以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吸取其教育思想之精华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7.
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对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超越与创新。虽然两者在教育基点、教育指导原则,儿童发展观、教育行动研究思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理论联系,但在教育本质观、教育领域观、教育方法观等方面存在着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论: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搞清为什么而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而学习目的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为装潢门面而学;有人为父母或别人的意愿而学;有人为学习而学习,从理论到理论,纸上谈兵。到底应该为什么而学习,是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目的不明,则方向不明,往往容易误入歧途或者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步履维艰,效果也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改革没有找准路子,语文教学基本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就语文教语文。为了尽快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大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全国巾职教师向古今中外多方求索,以求良方。通过多方实验、比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语文教改才能步人坦途。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创立了崭新的教育学说——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的某些方面,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本文旨在原有课程设置缺陷剖析的基础上,进而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新课改的必要性。重新提倡“生活教育”,能最有效地树立学生的生活教育观,吸收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当前的新课改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原理共同构成。在现代社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充满时代的气息,对推进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建设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体系都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广西陶行知研究会现有80个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在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上,做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王骏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2):5-5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先生还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笔者把陶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用于指导作文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师生的“高投入、低收效”的问题,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