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中出现几位带"病"字的人物绰号,如"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不少人望文生义,将"病"解释为"不健康""疾病"。其实,在宋代,"病"字是比得上的意思,"病关索"就是"比得上关索","病尉迟"就是"比得上尉迟恭"。  相似文献   

2.
<正>一、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之"病""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分别是《水浒传》中杨雄、孙立和薛永的绰号,然而,由于作者学识的局限,对这三个绰号里的"病"字理解有误,留下瑕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写杨雄出场:"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为病关索杨雄。"关索是传说中关公的长子,七岁的时候,元宵节赏灯,不慎走失,被索员外捡去,养到九岁,送给班石洞花岳先生,学  相似文献   

3.
<正>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之"病""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分别是《水浒传》中杨雄、孙立和薛永的绰号,然而,由于作者学识的局限,对这三个绰号里的"病"字理解有误,留下瑕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写杨雄出场:"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为病关索杨雄。"关索是传说中关公的长子,七岁的时候,元宵节赏灯,不慎走失,被索员外捡去,养到九岁,送给班石洞花岳先生,学习武艺,因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关公认关索后说:"吾有此子,如虎添翼矣!何愁汉室不中兴乎?"(按:查《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均无此记载)。余嘉锡先生考证认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叫“病关索”,孙立叫“病尉迟”,薛永叫“病大虫”。“病”字怎么解释? 前些时,一家有影响的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原来在宋元时代‘病’是‘赛’的同义词,意思是比得上。  相似文献   

5.
翻开《水浒》,“义”字比比皆是,什么“聚义”、“仗义”、“忠义”、“仁义”、“义气”、“大义”、“结义”、“义士”等等,充斥全书,目不暇给。加在宋江身上的“义”字头衔,尤其众多,诸如“山东义士”、“孝义黑三郎”、“呼保义”等等。过去有人把《水浒》称为《忠义水浒传》,足见“忠义”二字,是统贯了《水浒》全书的。《水浒》中“义”的观念,既然如此庞杂众多,看来是应当剖析清楚的。这对于当前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进一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任何一部名著都不是完美的,这就如人无完人一样。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着诸多值得推敲之处。看看泛化之“义”“义”的本义是“正义”或者是“合宜的道德”,历来为世人所看重。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主张“舍生取义”的观点,认为在生与义不能兼得的时候,选择正义才是正确的做法。在《水浒传》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江依夕 《新读写》2010,(1):60-60
看完《水浒传》,“忠、义”二字始终在我脑海中飘荡,挥之不去:宋江自始至终不忘接受朝廷招安,是“忠”;车逵自始至终对宋江“忠”心不二,哪怕最终被宋江亲手毒死也无悔,是“义”。在书中,随处可以看见“忠义”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写武松之兄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早年读《水浒》,“三寸丁谷树皮”六字,不知如何断读。近年教《水浒》,仍惑其义。今读《金瓶梅》,对之《水浒》,反复体味,“三寸丁谷树皮”之义,冰释矣。三  相似文献   

9.
:元明时期,原本表示“附着”义的“着”字已经语法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语法、语义功能,这些新的功能在《老乞大》中是有所体现的。本文通过对《老乞大》中“着”字用法的浅析,试图反映出元明时期口语中“着”字用法的新变。  相似文献   

10.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的核心在于“忠义”二字。忠与义矛盾地交织在宋江的一生中,构成了宋江性格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把《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60几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大”义、“覆盖、蔽藏”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不明、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这几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简析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这60几个“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这在其思想内容所反映的作者主观思想矛盾与作品的客观意义不一致。《水浒传》研究中的歧异,主要即本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今所见《水浒传》版本十余种,书名多冠“忠义”,这与书中的“忠义”、梁山泊“忠义堂”同为彰其“梁山泊水浒寨”“以忠义为主”。《水浒传》的“义”不仅是人民群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义气、正义感等,而且是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市场经济也在缓慢而曲折地发展,如果我们从《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三部明清小说来考察这一现象,是会给我们某些启示的。《水浒传》的全部理想蓝图建立在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面,产生在这一基础上的理想旗帜是“忠”和“义”。以“忠”来报效朝廷,用“义”来团结弟兄。宋江的最大好处是对投奔他的好汉“尽力资助,端的挥金似土”。《水浒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也只是将库内一部分“金珠、宝贝、彩缎、绫罗、纱绢”…  相似文献   

14.
话说时光隧道将梁山大寨带入二十一世纪初期,山寨领导宋江苦于山寨财政困难,决定实行体制改革,允许兄弟们下山自谋职业。于是梁山兄弟们纷纷下山去也。咱不说林冲开武馆、阮氏三兄弟开水山乐园、魏定国建烟花爆竹厂、朱贵开大酒店、安道全办中药公司,单表几位梁山英雄当明星的事。话说病关索杨雄与拼命三郎石秀哥俩下得山来,仗着一身好武艺闯入了影视圈当上了武打演员。由杨雄主演的武打动作片《英雄无情》被美国好莱坞评为当年的金熊奖。在电视连续剧《热血男儿》中担当主角的石秀也获得美国格莱美奖最佳男演员称号。哥俩一举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简明古代汉语字典》,举详实例藉以说明从“朱”得声的字如“珠”、“铢”等字以及与之声音相近的字如“渚”、“柱”和“椟”、“犊”等字均含有“小”义,以补众家“右文说”著作之遗。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所歌颂的“义”的成因,阐释了其内涵,认为这里的“义”虽系从旧的统治阶级道德体系中的“义”脱化而来,但已属平民道德范畴。文章辩证分析了“义”在二书中的同异,肯定了其历史的进步性,展示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说文》:“谊,人所宜也”)。也有些后来又特地为它新造了字。如作突然解的“猝”(《汉书李广传》:“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又如回避之“避”《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经传均作“辟”。)有了新造字,则新造字名正言顺成  相似文献   

18.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核心在于忠义二字,作者一方面极力赞颂他的“义”,另一方面又吹捧他的“忠”,使人物呈现出完全对立的特征。“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宋江的个人悲剧,也造成了起义事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以“非”为声符的字,有的具有“飞”义;有的具有“违背”义;有的具有“交错”义;有的具有“成双成对”义;有的具有“隐藏”义;有的具有“赤色”义.本文首先引用《说文解字》系列文献解析了《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翡、痱、菲、绯”.其次,引用梁启超、沈兼士、张舜徽等学者的论述,探析了“非”声符字含有“赤色”义的来源应是:“其语根当为火,语转为燬,本书火部‘燬,火也.’非毁古声通.火之色赤,故翡从非声,训赤羽雀也.”又,“勿”具有“杂色”义,非、勿读音相近,音转,同音假借义,非、勿共有“赤色”义.最后,解析了《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说文》以外的含有“赤色”义的“非”声符字.  相似文献   

20.
徐逢春 《语文知识》2003,(10):18-18
文言文中的“自余”,可以表示“自从我”之义,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还可以表示“其余”之义,清代学者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自余,犹云其余”,所举例句是《庾信传》中的“自余文人,莫有逮者”。此义委实罕见,为使之彰明,现另举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