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产生敦煌佛教艺术审美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古代敦煌人把开凿石窟、绘塑佛像看作二种可以实现祈愿的功德,是可以“光昭六亲”、“道济先亡”的善举,因此,世世代代造窟成风。佛教信仰成为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崇信三宝”不但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被认为一种道德表现。从社会心理来考察,这种信仰里包含着一种审美意识:对佛、菩萨、净土世界的信仰,也包含着对被信仰形象的真、善、美的理解与想象。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艺术匠师们,除了具有上述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他们还具有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使群众的信仰与审美想象,在他们的绘塑作品中具象成形,成为客体,受到广大信众的膜拜与喜爱,从而形成了社会性的共同的美感。敦煌文献中,这种材料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2.
敦煌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在激变的历史上,中亚之缘的敦煌莫高窟能保持如此之规模,真可谓一大奇迹。古代敦煌作为东西文化交通的要冲繁荣不衰,它位于中国西部,是通向内地的门户。敦煌石窟开凿于鸣沙山断崖难免有自然的崩坏,但是,埋于沙中的大部分洞窟都保存下来了。由于敦煌地区干燥,壁画得以长时间保存,得惠于当地的自然环境。19世纪至20世纪初叶,外国探险队切取剥离了一些敦煌壁画,从492个窟的总体上讲虽属少量,  相似文献   

3.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4.
一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由于它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扼踞两关、雄视丝路、可以说,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它很少遭受过像中原地区那样频繁的战乱,相对安定的时期比较长,就连整个河西五郡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比起中原地区也有较长的安定,而敦煌在五郡中又更为突出。因此,世家豪族的统治得以延续繁衍、传统文化得以持久繁荣,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也由于上述原因,敦煌接触佛教较早,并且历久不衰。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它  相似文献   

5.
一敦煌为彩塑之最中国彩塑历史悠久,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女神庙雕塑、秦俑、唐三彩等,都是知慧的结晶。彩塑中的彩色泥塑最难保存,初唐的就已罕见。敦煌石窟保存了北朝到唐以后一千多年的大型彩塑。33米高的彩色泥塑是现存最大的珍品,堪称彩塑之最。它和美丽的壁画相结合,成为迷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本来是两个部门,但历史总是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早在自然崇拜时期,祭祀、祈禳、感恩庆典、埋葬亡人,几乎都有艺术活动。到了阶级社会,产生了与皇权相应的神权,产生了专业的僧、道集团,产生了佛、道寺观,艺术也就成了为之服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敦煌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就是佛教历时千载,代代积累的结果。敦煌佛教艺术的造就,除了宗教原因,除了制作它的物质条件外,在精神与意识活动方面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当首推想象力,宗教与艺术无不产生于这种思维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教艺术萌发于东汉晚期,西晋八王之乱,南北分裂,传统的汉文化中心南移,于是佛教艺术分为两系。南朝佛教艺术继承汉代和三国吴地文化传统,东晋时即初具规模,宋、齐间得到发展,梁时最为繁荣。常见佛像与神仙、儒圣合壁。这反映了中国佛徒的黄老神仙和尊儒思想奉祀佛陀的观念。造像的魏晋玄学为艺术美的准则。以“秀骨清像”、潇洒超脱为佛陀之“好相”,技法承袭汉画之传统,造型线条笔力顿挫,一点一拂,  相似文献   

8.
敦煌艺术,既不是西来的,也不是东去的,而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敦煌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有从这个大前提出发,才能正确阐述敦煌艺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汉晋以来学术文化的发展由于敦煌等河西四郡偏处西北,远离中原,因而在历经两汉盛世获得长足发展后又能避免魏晋以降诸如“八王之乱”、“永嘉之乱”那样的兵祸之灾,保持境内长期安定的环境,吸引大量避难百姓流亡到此,使河西的经济和生产在动乱时期仍保持上升,从而为五凉时期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公元1世纪初,就有不少三辅地区的人前往河西。《后汉书·孔奋列传》载:“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武威)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绿林军入关后,更始帝委派窦融去河北任钼鹿太守,为融谢绝,并提出愿意  相似文献   

9.
敦煌的莫高窟佛教艺术形象千姿百态;叙述的是佛的生平、法力,描绘的是佛国盛事等等。佛教艺术中关于人的生活、本性和人生悲喜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也表现得生动而鲜明。如诸天圣时释迦牟尼的涅显露的种种悲哀,证实他们对失去深爱的“人”并没有超脱,并非“四大皆空”。又如画师突破极乐世界无女性的教规,创造了许多“取悦于目”的女菩萨形象。在东方这样一个数千年中央集权制的古国,人与人性一直遭压抑,即便如此,人文精神仍未完全磨灭,敦煌艺术恰好体现着这样一种东方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敦煌壁画和雕塑出自佛教经典和教义,其兴衰发展变化自然与佛教本身的发展变化相联系,佛教传入中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由于它和中国的固有文化相斗争而又逐渐融合。从思想上说,一开始它就不能不和中国的儒道思想打交道,它能在魏晋时代得以大盛,是和当时的苦难社会与道家玄学思想抬头分不开的。所以它先是依附于道家而与儒家争,继而又与儒道争高低,儒佛道三家之争在五代之前是史不绝书的,最后胜利的还是儒家。儒家思想虽然也随时代而变化的,但是始终不脱其入世哲学的性质,并且  相似文献   

11.
巴米羊盆地主崖区有750窟,卡克拉克有100窟,弗拉底有50窟,胶格拉海有30窟,合计佛教石窟有1000左右。依据主室及底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正方形窟穹窿顶叠涩顶平顶八角形窟穹窿顶叠涩顶十字形顶圆形窟穹窿顶长方形窟平顶纵券形顶龛窟纵券形顶其中最多的是长方形纵券顶窟,次为长方形平顶窟。正方形窟中有穹窿顶、叠涩顶和平顶三种。八角形窟中穹窿顶最多,穹窿顶上有叠涩顶。也有纵券顶。圆形窟中均是  相似文献   

12.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极为壮观的音乐世界留存着中国古代的大量乐器、音乐表演的图象资料。这是研究音乐文化历史的极为珍贵的宝藏,已为中外文化史学者们注意。仅莫高窟统计:有音乐洞窟200个,乐伎3346身,不同类型的乐队490组,乐器44种4330件。我们所谓壁画上的“音乐”,实际上就是乐器和乐伎的图象。一壁画乐器出现于下列场合(一)表现天宫、佛界和人间世俗的歌舞音乐场面;  相似文献   

13.
~~艺术宝库敦煌(一)@周全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绘陶塑。殷周时代的青铜器,玉雕、石刻都有生动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战国木俑的色彩浓丽明快。到了秦汉时代,简练生动,深沉雄大的石刻和陶塑大量出现,特别是在临潼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数以千计的大型彩绘武士俑,不仅造型多样,比例准确,而且色彩鲜丽,神态逼真,标志着我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水平。佛教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经过二三百年,到两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当时各族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雕塑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绘陶塑。殷周时代的青铜器、玉雕、石刻都有生动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战国木俑的色彩浓丽明快。到了秦汉时代,简练生动,深沉雄大的石刻和陶塑大量出现,特别是在临潼始皇陵陪葬坑发现的数以千计的大型彩绘武士俑,不仅造型多样,比例准确,而且色彩鲜丽,神态逼真,标志着我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水平。佛教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经过二三百年,到两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当时各族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艺术也随之迅速地发展起来。我国古代艺术匠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卷提供了敦煌一些窟名和大中祥符年间的窟龛数,根据这一文卷还可以了解其他一些窟名和年代,现在补述如下: 阴法律分配到的第二层是敦煌早期窟开凿的地段。乐僔开创的一龛已无遗迹可寻。268窟、272窟、275窟是目前大多数人公认的十六国时期的洞窟,但属于西凉或北凉,则意见不完全相同。从窟中仿中原木构的图象,以及造像和张掖、酒泉、高昌等地北凉作品不同来看,似是西凉窟。莫高窟出土有西凉经卷,却不见北凉文书。这也从侧面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彩塑艺术的高峰出现于唐代。本文比较敦煌唐代彩塑和五台山南禅寺唐代彩塑艺术的异同,从而探讨唐代彩塑的艺术风格。彩塑很容易破碎,代表唐代彩塑最高水平的杨惠之之作,已经荡然无存。现存唐代彩塑,敦煌最多。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系》统计,唐塑现存642件。其中,未经后世重妆的243件,重妆的399件。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保存中唐彩塑17件。敦煌彩塑已有详述和图册出版,不必多说。南禅寺彩塑知者不多,有必要简介。  相似文献   

20.
首先看看佛经抄写情况。荣新江先生在《归义军史研究》①中曾经指出,在曹氏归义军时期,与民众信仰关系密切的真经和所谓疑伪经在当时有确切纪年的全部佛教写经中的比重大增。荣氏还根据池田温先生所编的《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②所录曹氏时期有确切年份的佛教文献列成一表以说明之。兹将荣氏此表移录如下: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H出版。②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发行。荣氏就此表指出:由下表一眼就可以看出,疑伪经的流行成为压倒的趋势,不论僧俗官吏,均迷信于此。属于所谓真经者,也是一些与民众通俗信仰关系密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