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研团队激励是科研团队发挥作用的关键,激励更是吸引人才、提高学术产出率的基础与保证。本文以激励理论为基础,从工作特征、组织特征和人员特征三方面分析科研团队的特殊性,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研激励模式——协议式激励模式,为高校科研团队激励管理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研团队特征的高校科研激励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团队激励是科研团队发挥作用的关键,激励更是吸引人才、提高学术产出率的基础与保证。本文以激励理论为基础,从工作特征、组织特征和人员特征三方面分析科研团队的特殊性,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研激励模式——协议式激励模式,为高校科研团队激励管理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科研组织团队运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科研组织中导入团队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探讨了组建科研团队的前提条件及其运作模式 ,着重分析了组建科研团队的关键问题和科研团队动态协调的管理方法 ,旨在寻求科研组织中有效的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激励机制直接影响科研团队的运作效率和目标的实现。在分析科研团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伦理激励实现对团队成员价值观的管理。建立了基于博弈论的伦理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给出了定量化的伦理激励策略,给出了科研团队采用伦理激励策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团队导向的高校科研激励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个人导向为主的绩效考核和科研奖励制度不利于高校科研的发展和学科梯队的建设,科研管理迫切需要新的以团队为导向的激励体系以适应跨学科、跨部门的新型科研团队的要求.文章着重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科技奖励政策两个视角出发,提出以团队薪酬为重点的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方案,并探讨了相关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6.
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科研团队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珍红 《科研管理》2012,33(4):108-115
结合高校基层科研团队独特的行为与需求特征,在考虑团队科研成员知识位势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科研人员在隐性知识分享中的博弈行为和隐性知识流动路径,探讨了隐性知识分享分类激励机制设计原则和框架,提出高校基层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分享分类激励的设计策略和建议。在考虑了科研团队人员的不同知识位势后,能够更具针对性的制定激励方案,提高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性,达到组织与个体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以激发科研团队创新的内在动力为目的,建立针对科研团队成员的激励模型.根据科研人员的行为特征,对不同团队成员进行划分,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为建立更为有效的科研团队激励模式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其特点与复杂性。该文通过调研,聚焦海洋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并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将调研高校的海洋领域科研团队分为“传统型”与“新型”两种类型,分析它们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团队、带头人与成员、管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高校涉海科研团队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际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科研动力不强的现状,直接影响科研团队运作效率。究其原因,是团队负责人没有充分重视团队成员的人力资本特性,未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从人力资本视角出发,运用委托代理模型研究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科研动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科研动力与团队成员的科研能力水平、获得的科研成果分配份额正相关。结合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现状,从工资、劳务报酬和科研奖金三方面出发,为科研团队负责人激励科研团队成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网络环境下全球化高效科研虚拟团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科研虚拟团队的出现是科研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创新的科研团队工作模式,是科研单位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研究分析了全球科研虚拟团队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竞争优势;通过评估模型,分析了信息网络环境下制约团队效能发挥的团队目标、结构设计、人力资源选择、凝聚力、激励和约束机制、沟通、信任、领导者和决策等因素;从制定明确的团队战略目标、建立快速的信任关系、制定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构建协调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及时分享成功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全球化高效科研虚拟团队的构建方法和运作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崴  王续琨 《软科学》2014,(3):93-96
从组织管理理论入手,根据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并确立影响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要素及其各维度指标,包括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假设和模型,实证研究验证了科研团队结构的三方面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了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管理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现行体制不适应科研发展要求、难以形成富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重大原始性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本文从高校人员组织结构与高校职能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高校现行人员组织结构不适应科研发展、不利于科研团队凝聚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组建高校科研组织结构、加强科研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组织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人手,根据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相关研究理论,确立科研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研究指标.选取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和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科研团队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各指标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等团队结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的正、负向影响结果.根据探索性研究结果,构建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假设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研团队及其成长过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四大自组织形成条件,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性.文章以自组织理论为依据,揭示了科研团队成长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探讨了自组织理论对科研团队成长管理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吴春明  朱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157-160
科研团队绩效对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指出科研团队的绩效影响因素有四个基本维度,即变革型领导能力、团队凝聚力、团队学习能力、科研制度匹配。这四个维度综合起来可以构成一个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的理论模型,阐明了学习型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的三种作用机理:变革领导能力与团队学习能力共同作用提升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团队学习能力作为中介,提升科研绩效的促进机制;科研制度对团队建设和绩效提升的匹配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概念、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提出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概念,研究了其不同于其他团队的突出特性,包括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学术(科)带头人的角色,结构形态、组建方式以及约束激励等方面的特征,最后指出组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力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1):48-49,4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研团队应运而生。提高科研团队的管理水平,是现代科研的需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中,具有牵线搭桥,促进团队组建;积极引导,促进团队精神形成;强化激励,提高团队整体绩效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概念的模糊性以及现有研究对科研团队文化界定的随意性,成为制约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主要障碍。为了厘清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在对文化研究的渊源、理论假设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梳理了科研团队文化概念的层次与维度,分析了基于“组织拥有文化”理论假设下作为变量的科研团队文化,“组织就是文化”理论假设下作为根隐喻的科研团队文化研究现状,并结合科研团队的知识生产属性,指出了科研团队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研力量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建设高绩效的科研团队已成为全面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明确科研团队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带给科研的深刻转变以及赋予科研团队的新特征,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在塑造高绩效科研团队的同时全面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研究学派和科研团队在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的比较,认为研究学派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对科研管理特别是组建科研团队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