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前后,自林、魏倡议“师夷长技”,筹划海防,是为近代海防思想之萌生;其后近代海防思想又随洋务运动的兴起而不断发展,但综其始末都没有跳出“师夷”的窠臼。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近代海防思想萌生、发展过程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清代闽台海防一体化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台的海洋地理环境决定海防是须臾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清代闽台区域的海防实践,传统海防观向近代海防思想发展的过程,论述林则徐、魏源建立外海洋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的海防思想,以及对闽台海防 思想较有影响的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的海防思想,海防思想的中心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个时期的海防思想对尔后兴起的维新变法思想起了筚路蓝缕的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使晚清朝野上下开始重视海防建设,一些有识之士更著书立说,以宣传海防思想。康有为作为“戊戌维新”的领袖,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了一整套海防建设思想,从海军力量建设,兵船、舰队管理,海军学堂设立等方面,对戊戌政变前国内外海防建设思想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对近代乃至当代海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海防形成的原因有三:其一是经世致用治学观的逻辑发展;其二是倔强刚毅的内在性格使然;其三是对来侵略冲击的应力回应。他提出的“师夷智”是近代海防论重兴的思想基础。曾氏在置办船炮、输入海防知识、推动海军建设、打造海防团队力量上作出了诸多努力,有助于晚清海防建设。  相似文献   

5.
清末的海防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变革中的重要部分。在战争的刺激下,随着晚清社会总体变迁,海防观念也不断更新。其观念从陆防为主发展为陆防、海防并进,再到最终成型,使海军变为一支独立兵种,并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笔。但由于晚清政府之腐败没落,政治体制僵化低效,军事思想发展缓慢,与世界总体趋势难以接轨,最终导致海防事业的彻底失败。海防无论对近代还是现代中国,都十分重要,对海防演变进行研究凸显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曾国荃是近代中国海防建设的重要人物,他长期担任主持南洋海防的南洋大臣等要职.他的海防思想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形势下的产物,并在担任两广、两江总督等职时,致力于发展海防建设,创办造船工业、建造近代化军舰、筹划购买铁甲舰,在抗击侵略者入侵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提出了扼要设防、有备无患、固结民心、以变求通、先固本基等一系列宝贵的海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夏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他看到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觊觎中国,边疆危机,于是便提出了自己的海防观点。试从形成背景、主要内容、特点三个方面谈夏燮的海防思想  相似文献   

8.
田照军 《天中学刊》2014,(3):113-116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海防问题成为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富国强兵之策,从而形成近代海防战略思想的先驱者,其海防战略思想是中国近代海防意识开始觉醒的标志,并对中国近代海防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御辱求强开始。左宗棠是近代同治中兴名臣之一,受湖湘文化和魏源、林则徐等师友思想影响,在洋务运动中所形成的海防思想蕴含丰富的内容:兴办船政自造铁甲炮船,倡导设立总揽海防机构,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整顿江海防务,倡导民兵联合御敌,经略海洋受惠于民。左宗棠海防思想指导下的洋务实践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左宗棠的海防思想不仅对当时洋务运动产生指导作用,而且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以后,“海防”P1题目益为清廷所重视,并作为一个重要话题一直延续到清末。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其海防思想形成于1874年以后的第一次“海防议”。随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在海防实践中的经验,其对海防的认识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形成了“建威销萌”海防思想体系,并建立起了北洋舰队。李鸿章在中国海军近代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海防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之后海防思想的形成及其在两广和两江期间对海防建设和海防教育所作的贡献。张之洞在晚清海防建设与海防教育方面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帝国主义海上入侵接连不断,海防危机日趋深重,这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反抗侵略和建设海防的巨大热情,形成了爱国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态——近代中国海防爱国主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近代早期爱国主义者,在战争中积极抗敌,战后认真分析研究海防形势,总结反思海防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和发展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早期设想,并为实现这一设想指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方向,从而使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获得了新的历史内容,直到今天仍富含巨大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帝国主义海上入侵接连不断,海防危机日趋深重,这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反抗侵略和建设海防的巨大热情,形成了爱国主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形态——近代中国海防爱国主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近代早期爱国主义者,在战争中积极抗敌,战后认真分析研究海防形势,总结反思海防斗争的经验教训,提出和发展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早期设想,并为实现这一设想指明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正确方向,从而使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获得了新的历史内容,直到今天仍富含巨大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近代中国的海防和塞防,人们不禁会想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对近代中国海防和塞防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枢臣文祥。同治、光绪年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他既主张重视海防建设,同时又力挺左宗棠西征。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又顺利收复了新疆,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5.
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基于来自海上的威胁不断加深,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渐渐形成。总体上看,这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国防建设思想,在近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有具体的海防建设内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从各个方面保障这一海防建设的实施,它的失败,一方面有李鸿章个人的原因,同时也有外在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防是关系明初政权稳固的大问题。针对海疆不靖的严峻形势,明成祖励精图治,积极筹防。从他在山东的海防作为来看,其海防政策有诸多特点,诸如“以陆固海”、“以海屏陆”、重视海防军政和“行海禁”等,其中重视陆海结合和行政建制是其亮点,并对山东海防有显著作用。但他仍然例行洪武时期的海禁并罢掉海运是其政策的败笔,这对其后中国明清政府一直没有致力于海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面对“变局”形势,中国应该大力开展以近代化海军与海防设施为中心的海防建设,其“变局”观的发展与清朝海防建设的实施有重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魏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守”、“攻”(“战”)、“款”三个方面论述了海防之策。“守”的基本思想是诱敌深入扬长避短,还包含“器利不如人和”及武装民众的思想。“攻”(“战”):一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集中打击侵略者;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款”是既开放与各国平等互利的合法贸易,又禁止非法的鸦片贸易。  相似文献   

19.
方小燕 《文教资料》2011,(14):115-116
虎门地区的海防遗产散落在珠江口东西两岸,是中国近代海防建设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立体军事防御设施,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篇。虎门地区的海防遗产总体保存良好,但受到人为与自然两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以保护,让南方"海上长城"矗立南天。  相似文献   

20.
梁廷枏是道、咸年间广东著名学者,是民间的知识分子,但他究心西事,热心御辱,热情支持林则徐和邓廷桢领导的禁烟和抗英斗争,成为林则徐、邓廷桢禁烟的助手和抗英的谋士,在面对面的对敌斗争中,梁廷枏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且带有近代色彩的反侵略海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