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亮 《考试周刊》2014,(83):72-72
<正>数学学习是中学生发展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而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作探讨。一、数学学法指导的目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师通过教育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传授、诱导、诊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是由  相似文献   

2.
<正>反思,有利于再现数学活动过程,提炼丰富的数学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性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赶进度",忽视驻足反思,学生对学习活动就失去了自我诊断、调解和改进的好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改正自己"爱讲"的陋习,尽量"少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反思留白"机会,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数学,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一、驻足讨论,在反思中深化理解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  相似文献   

3.
左小刚 《考试周刊》2014,(77):52-53
<正>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表达能力。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过多地看中学生能否解出题目,只注重答案的正确性,忽视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科学地确定教学活动的载体,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实现有效教学搭建平台。一、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游戏、竞赛活动巧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又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梁彩云 《考试周刊》2013,(24):65-65
<正>数学学习可以看做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对数学现象进行"解读"的过程。学生的已有经验对课堂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做到"有备而来"。一、调查分析,读懂经验学情分析是备课方案和课堂实施有效的起点。它促使老师全面客观地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联系起来,让老师正视  相似文献   

7.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要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空间;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下面结合笔者在教学中所闻所思,谈谈对课堂教学的2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理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在活动中的生趣1.在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  相似文献   

9.
"导学"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承担的重要任务。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能、数学学习技能素养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进行"导学"。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与学科要求之间的不平衡性,要求数学教师应加强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活动进程,保证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探究性学习正是着  相似文献   

11.
<正>"探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把"探究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掌握数学知识,而是数学方法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的获得。数学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教会他们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课例研究背景1.课例研究的提出新课程倡导学习的发展功能,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发展,注重学习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所发展,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积极创建的"主体性"课堂,更是直面课堂,要求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要求以学  相似文献   

13.
问题研究是数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基本属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应会"创设问题"有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反思学习。本文从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凭问题搭桥引领教学,如何借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反思学习两方面,阐述作者对高效数学教学的思考和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林建胜 《考试周刊》2013,(45):49-49
<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它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问题的创设要揭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学期听了本校王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一般来讲,每章的第一课内容都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教师"导演"得好,学生就会"身临其境""参与其中","顺其自然"地走进教师的"预设埋伏",效果就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从认知心理来看,建构主义学习观把数学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数学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主动进行建构的过程,这就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在教案后面写教学反思。然而,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反思"也不容忽视,其对学生的作用可以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相似。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文中,笔者就这方面的经验做出探讨,希与同行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8.
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都有着显著作用。数学也是抽象的,容易使学生感觉到枯燥。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是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越来越多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含义和意义,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数学意义的形成需要数日、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这就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一、激发兴趣,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