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那是 194 9年 12月的时候 ,我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山地回忆》。小说里写的主要是山里———我这里说的山里是河北阜平、曲阳那一带———所见到的女孩子的情况。当时我还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 ,在那里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山里人生活很苦 ,他们几乎一年四季都是吃糠咽菜的。每家农民的院子里都要放上几只与人一样高的大缸 ,里面泡满了所有能采摘到的树叶 ,甚至连杏树、杨树以及蓖麻的大叶子都摘来泡在大缸里。上面压上几块大石头 ,春夏秋冬 ,风吹日晒雨淋。夏天缸沿上还爬满了蛆虫。要吃的时候 ,先切成碎块 ,然…  相似文献   

2.
孙犁同志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的散文《山地回忆》(六年制中学高中课本第五册),是一篇构思精巧、笔简意深的佳作,是一篇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的精采篇章。散文用倒叙手法,以“阜平蓝”(或一双袜子)为线索,描写了“我”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和根据地妞儿一家,特别是妞儿,三年似乎平淡其实并不平淡的交往。作者用段落之间空行的方法,把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由“阜平蓝”引出“我”对抗日根据地妞儿一家的回忆,初步描写出妞儿是  相似文献   

3.
问:作品回忆了一九四一年抗战最艰苦的年代里的一段往事。文中没有写惊心动魄的战斗,只是写的洗脸洗菜、做袜贩枣这些充满了生活情趣的抗日军民间的家常事。可是读过之后,它让你激动不已,又回味无穷。那么,对它的题材和主题应当怎样理解? 答:孙犁的《荷花淀》和他的其它作品,不少是以日常生活事件为题材的,可贵的在于他写出了普通人的细腻情感,使我们得以窥见时代风云和那些可爱的人物,鼓荡起我们的激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写作意图的思考《山地回忆》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反映的是一九四一年河北阜平山区的很平常的生活。我们能否探讨一下作者为什么对这段生活久久不能忘怀,事隔八年,仍激起了强烈的写作热望?提示:要理解这问题,首先要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一)分析篇章结构,是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环节,应把它确定为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山地回忆》采用的是散文的结构方式,这对学生写记人记事的复杂记叙文以及抒情散文都有直接的好处。因而,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认真学习和体会。 (二)《山地回忆》作者自己说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主要是借助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来表现主题思想的。《山地回忆》成功地刻画了妞儿这一形象,因此,分析妞儿的形象,也应确定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分析形象须兼顾两个方面:第一,要  相似文献   

6.
孙犁的小说运语淡净,诗意浓郁,情致深远,往往“三美”齐备——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被誉为“诗体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文体分类具有层次性.《山地回忆》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但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材处理上,重点讲授“记事”,分析“曲折动人的故事”的意义,而将人物性格分析放在次要地位,也应该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8.
《山地回忆》发表于1949年12月,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时光已跨跃了半个多世纪,但每读此文,都有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孙犁是一位追求美、表现美的作家。在这个短篇里,孙犁先生独特的文学理想和审美追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意境创造更是为人所称道,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山地回忆》发表于1949年12月,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时光已跨跃了半个多世纪,但每读此文,都有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孙犁是一位追求美、表现美的作家。在这个短篇里,孙犁先生独特的文学理想和审美追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意境创造更是为人所称道,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全文分为六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部队决定休息两天”。写作者和阜平农民大伯的相遇,引起十年前和这家农民的认识过程以及建立起深厚老友情的回忆。这一段又可分为三小段: 第一小段,从开头到“我想买几尺布”,写作者和阜平农民大伯在天津重逢。  相似文献   

11.
孙犁同志的小说《山地回忆》,是作者情动于衷而命笔的。孙犁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先后在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大任教,还曾在晋察冀通迅社、《晋察冀日报》和晋察冀边区从事编辑、记者等工作。他一边采访创作,从事文艺工作,一边打游击。他熟悉晋察冀一带的生活、凤土和人情,对根据地的人民产生了深挚的情感。正如他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说,“在  相似文献   

12.
孙犁同志的散文《山地回忆》,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在天津工作时回忆抗日战争期间在晋察冀边区阜平生活的记录。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结构上的特点——倒叙手法文章是由阜平一位农民代表到天津参观工业展览会,故人重逢,引出这一段故事来的。友人临走时,作者准备买几尺布送给他,因为他身上穿着家乡土布“阜平蓝”  相似文献   

13.
孙犁的短篇小说《山地回忆》自九四年入选中师《阅读和写作》教材以来,执教者纷纷著文,或谈教学设计,或言训练机理,皆可称大家之言。美中不足的是,很少有文章言及小说的美质。我读《山地回忆》如品佳著,似享甘醇,美不可言,妙不可言,强自言之,日:《山地回忆》美学三题。 一、情调美的咏唱 《山地回忆》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是关于一九四一年冬天敌战区一般生活的回忆。一九四一,正  相似文献   

14.
孙犁同志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一文中说过:“《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当然,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之下……在写作中间,我不可抑制地表现了对她,对这些人物的深刻  相似文献   

15.
孙犁是现代作家.他很多作品鲜明地塑造了晋察冀一带劳动妇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的形象.作者描写人物着力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出人物之间符合生活规律的发展变化着的关系.茅盾评价孙犁的作品时说:“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象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风趣而不落轻佻”.  相似文献   

16.
17.
《山地回忆》的作者孙犁,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对晋察冀一带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与根据地的人民产生了深挚的情感。正如他在《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中所说的,“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在进城以后,感到“越来越会珍贵了”。(《晚华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有感于进城以后人们思想感情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些变化,作者于1949年12月写了这篇作品,表  相似文献   

18.
山地回忆     
孙犁 《读写月报》2022,(14):12-13
<正>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蹲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蹲在那块石头上,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相似文献   

19.
孙犁的《山地回忆》,主要记叙了“一双袜子”的故事.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给“我”做了一双袜子的“小妞”.作者通过“我”与小妞的“河边偶遇”,写出了小妞跟“我”的“吵”、小妞向“我”的“笑”、小妞对“我”的“问”.就在这吵、笑、问中,奠定了小妞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基础,用笔极为巧妙.一、妙在“吵”出了小妞独特个性小妞的出场是跟“我”吵出来的.她和“我”一见面就吵,细嚼这段“吵文”真是妙趣横生.作者叙述“我”和小妞在河边初遇说:“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真是未见其人,先闻  相似文献   

20.
比对孙犁的《山地回忆》和《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会发现小说中有三处重要的虚构,一是对女性形象的美化,二是把战争时期的特殊生存状态改写为日常生活,三是设计了人物在建国后的重逢。这些虚构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和反差耐人寻味,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和创作倾向,也反映了时代和环境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