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安文学在唐代受到普遍推祟,并传播海外。唐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集中在“建安风骨”与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唐诗创作也受到建安文学的影响。建安文学慷慨磊落、使气命诗引起唐代诗人的共鸣,建安文学文本中那种厚重的生命力感,激发了同样慷慨豪迈的盛唐诗人的诗情。  相似文献   

2.
建安时期,随着文学创作的活跃与文学意识的觉醒,品评文学的风气也逐渐形成,建安文人开始对建安文学进行分析和评论,出现了一些文学批评名作。在这些著述中,评论了文学的功用,评论了建安文学的繁荣景象,指出了"文人相轻"的通病,首创文体论,以"文气"说分析建安文学成就与不足。这对建安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安文学以其强烈的时代色彩、浓郁的悲情、张扬的个性在中国诗歌史上辉映千古,建安时代的游宴文学活动亦令无数文人向往。魏晋之后,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模拟非常盛行,特别是谢灵运和江淹,他们以拟古形式体现了对建安文学的接受,初步奠定了建安文学之于南朝文学的典范地位,在整个建安文学接受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钟嵘《诗品》追溯了从汉魏到齐梁五言诗的兴衰,评论了这段时间的一百二十多位五言诗人。其中,他对建安时期五言诗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五言诗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建安五言诗的评论也便是对建安文学的评论。研究这些评论,有助于我们对建安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南朝人对建安文学的接受非常注重品人辨体。品人主要表现为对丕、植的推尊与对刘、王优劣的论争;辨体主要表现为区分建安文学与其他时代文学、探讨建安作家的渊源以及评定相关文体的代表作品等。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二次建安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2日至5日在许昌召开。建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近10年来,建安文学尤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所重视。1983年5月,全国首届建安文学学术讨论会在曹操的故乡安徽亳州召开。参加第二次讨论会的学者们认为,近年来建安文学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我国文学史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由于这个流派产生在汉献帝时期,而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叫建安,所以文学史上便将这个流派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其他如孔融、王粲、刘桢、阮王禹、  相似文献   

8.
<正> 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历代的文学研究者,对于建安时代的作家和作品,特别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续有论列,细微处所见虽或不同,但总的方面都是肯定了他们的文学成就,肯定了建安文学的不同凡响。解放后对建安文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时期。基本的情况仍然是,对建安文学中的某一作家或作品所见虽有不同,共同点又都是肯定了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上的贡献,肯定了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肯定了建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整个历  相似文献   

9.
建安时期文学创作活跃,成果辉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继往开来的。而对建安文学最早作全面研究,并给予很高评价的,则是刘勰。我们要探讨的建安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在《文心雕龙》中,他或多或少都有触及,有的还达到了相当深度。这对我们自然有启发。本文试就刘勰所论及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三曹是曹魏皇族文学集团的中坚人物、核心力量。他们不但是政治领袖,而且是文学领袖。三曹对建安文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对其与文学的关系作深入研究,不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学在建安时期的发展状况,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政治与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所以能在我国文学史上不断发扬光大,当然决定于它本身的成就。同时,历代进步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对它的正确理解、评价和阐释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刘勰的成绩是十分突出的。他在所著《文心雕龙》一书中,对建安文学予以极大重视,全书中三十多次涉及到建安作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的诗歌发展史上,陈子昂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改变了对前代文学不加区别、全盘否实的状况,把建安文学与齐梁文学区别开来,并把风雅、比兴与建安精神统一起来,从理论上真正解决了唐代诗歌向谁学习汲取的问题,为唐诗的发展找到了重要的精神源头,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鸿都门学与鸿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鸿都门学也就没有后来的建安文学、黄初文学、正始文学直至隋唐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所以鸿都门学及其鸿都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鸿都文学可考者有乐松、任芝、贾护、江览、郗俭、梁鹄、师宜官等七人。在学风方面,鸿都文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学的衰微,文艺的兴起,预示着文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文学自觉作了铺垫。在士风方面,鸿都门学的创立促使了文士对儒学之外的辞赋以及琴棋书画等各种文艺基本素质的追求,使文士认识到文学同样能够博取功名利禄和官爵,而这正是"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休之盛世"观念的先导。在文风方面,鸿都文学提倡的尺牍辞赋及其要旨,影响着后来建安文学辞赋的兴盛和建安文学的性灵化、通俗化。  相似文献   

14.
八三年五月在安徽亳县召开的建安文学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这就是应当怎样评价曹操?当然,问题并不是这样直接地、明确地提出的。而是在讨论到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在建安文坛中的地位和作用,曹操对待文士的政策等问题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建安文学的研究关系极为密切。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当然,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能不涉及到一些广泛的问题。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释气风骨     
<正> 刘勰评建安文学的特点为“梗概而多气”,陈子昂又概括为“风骨”。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为历代文学家所推重,因而,气、风、骨便成了文学批评中常见的术语。 关于“气”,流行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一是认为气即气势。二是认为气即气质、才气。 气为气势之说不足信。建安文学总的说来,是慷慨、悲凉,但是却当不起有“气势”的美誉。曹操诗如“幽燕老将”沉郁、雄健、有气势,但除《观沧海》《龟虽寿》两篇,还有哪首  相似文献   

16.
建安时期文学繁荣,俊才云蒸,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期;曹氏父子以其特有的地位和杰出的创造,提倡文学,表率文坛,对建安文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为历来的评论家所公认。然而,当论及曹氏父子的具体成就的时候,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  相似文献   

17.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豪杰纷争,群雄并起。就在汉献帝建安年间至魏国建立初期,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学诞生了。这期间,文学第一次从经史等文献中独立出来,上升到了“经国之大业”的地位。建安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不少作家能从汉乐府民歌吸取养料,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痛苦,表达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诗歌的格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有力,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并一直受到推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颇有影响。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其中,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堪称文坛领袖。曹操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8.
汉末瘟疫不仅对政治、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还对建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汉末瘟疫造成人口锐减、经济衰退,直接影响了战争资源、战争胜负,因此也间接影响了政治格局的形成;汉末瘟疫造成大量文人的死亡,强化了生命意识的自觉,影响了文学主题的书写,从而刷新了建安时期的文学生态;汉末瘟疫所造成生命意识的强化、忧生之嗟的生成、死亡主题的勃兴,进一步影响了建安文学苍凉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它既产生并发展于所处的实际生活斗争之中,也与它所处的时代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独特色彩的建安文学也不例外。提起建安文学,人们自然地会联想到中国思想史上汉晋间的玄学。实则玄学在汉魏交替之际方始处于孕育状态,真正地萌生和发展乃在于魏晋之交的正始前后。这一问题,鲁迅、刘师培、汤用彤先辈已经察觉并揭示了出来,至于对建安文学,仅仅有些微的影响而已。如果认真的考察,对于建安文学影响至巨的乃是形名之学。  相似文献   

20.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可谓引领建安文学的一代风骚,然而,在其短暂的人生轨迹中,却处处流露着无限的哀怨与伤感。文章着重从友情、性格、身处异乡的孤独三方面进一步探求曹植的悲剧渊源,挖掘其由群体走向孤独历程的种种原因,从而展示一个觉醒了的个体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