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是介于水墨和色彩之间的表现,它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对西方色彩观和中国传统墨与色的理解和运用。许多艺术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色彩大规模地进入了水墨画,打破了由宣纸、毛笔、水与墨构成的超稳定结构。处理好墨与色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的墨与色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处理好色与墨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的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在线与形、墨与色、画面空间及创作过程几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因此,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  相似文献   

5.
八、色彩 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由此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的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以色貌色",概括了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既重再现又重表现、以表现为主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意笔花鸟画的用色,不求物象的外在形似,不受客观自然的限制,而把用色的着眼点放在表现客观物象的内在神韵、表达主观意念的审美思想与意境的追求上.牡丹画作品的创作,用色规律亦如此.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中的笔、墨、色三方保持着相互成就却又相互抗衡的矛盾关系。在笔墨、墨色、笔色三对矛盾关系中,笔墨矛盾最为核心,是创作中的动力因素。墨色矛盾从属于笔墨矛盾,是笔墨抒情性的重要体现,水墨黑白二色的情感分类使得墨法具有了更为直观的感情色彩。笔色矛盾是中国画线性特质与西方画学的区别表现,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绘画历程,使其只能选择笔而弱化色,笔墨的重要性一定要主导色彩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有了笔墨纸就可以完整地画出一幅中国画了,因为有些中国画是不需要上颜色的,仅靠墨分五色便可使画面有色彩感,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画,常常都是极少上色的。不过,大多数的中国画还是要罩色的,即在用墨画完后再  相似文献   

8.
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魅力特点之所在,也是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中国画上的形象,大都以墨线为主体,所以笔墨技巧是衡量一幅中国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认为,一幅好的中国画应该是:笔、墨、气息神情、风韵格趣四者俱全,以笔为骨骼,墨和色彩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志。笔墨协调一致,笔中见墨,墨中见笔,一笔下去,既有笔又有墨,墨以笔出,笔止墨中,笔墨气韵格趣融会贯通,浑然天成。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其笔墨特点和成就,可概括为一下两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史上概括造型过程的概念是写形、立象 ,这两个概念包含了写形求形似、立象为尽意的内涵。中国画的形象是一种提供轮廓线与结构线、要求观者通过联想补充块面而形成的立体形象 ,并非是一种“平面构成”。中国画的形象特点制约着中国画的立意、线条、色墨 ,因此探讨中国画的发展应充分注意象、意、线、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由笔、墨、色诸要素构成,但近代画家多偏重笔墨而轻视色彩。该文从中国绘画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画色彩表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王俊 《考试周刊》2008,(13):219-220
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中国画的色彩法则.传统中国画里墨与色的冲突,在理论上产生极大的不谐调.以"水墨为上"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画在色彩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古代早期壁画对色彩的极大热情和张扬给我们在传统艺术上两方面的启示和思考,中国绘画的色彩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在画底、颜色的研制和使用上都有着丰富的完整的独特的功能和严谨的程序.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相似文献   

12.
李夜冰彩墨创作注重色墨观的应用与处理,着眼于笔的保留与扩展,突出"神""韵"的彰显,在题材的选择与共融上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彩墨画,传承创新、借鉴融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代感,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做出贡献的艺术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趣味,崇尚笔情墨韵,这是它独有的审美体验方式。中国画的笔和墨本身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特殊的韵味。尤其是墨的使用,自张璪、王维之后更是为文人所重。称中国画墨分五色,是指画家通过对于水和墨关系的细微掌控能力,加之宣纸的自然渗化作用,可以使墨色产生无穷的变化,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笔墨的艺术性,皆因它是由用我国传统特有的圆状毛笔蘸上色或墨,经与水进行比例不同的调和,再通过宣纸的微妙渗化和不同的用笔手法的多样运用,描绘出具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气象万千的画面体现的。这既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和否定的,又严格区别于西方油画用扁笔和油画色在画布上作画,并以覆盖力极强的叠糕法为基本方法的艺术表现形式。二者相比,中国画笔墨的手法无疑更加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教学要立足传统,着重体现当代价值,教学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传统到现代,从生活到艺术,创造性地继承中国画的优秀成果.在取景、构图、造型,笔、墨、色等方面着重研习,要临摹、写生、创作相结合,培养新型的具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借鉴当代艺术新观念,形成其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画将传统色墨与自然色光紧密结合,突破了千百年来文人画的用色模式,极大的张扬了中国画色彩魅力,这是张大千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与西方现代艺术之后整体色光观念下的独特用色方式。水、色、墨是色彩的主体,色与墨的浓淡、轻重、虚实变化是色光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明暗、黑白灰关系的说明。这种通过主观感觉筛选之后综合交织出来的总体印象符号化的色彩、色光观,是泼墨泼彩山水画超越现实又存在于现实、不似而似的具有极强审美内涵的高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写意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它的艺术魅力,应从线条墨(色)造型的艺术魅力和布局、意境,象内与象外,物象的有形、无形与变形的艺术魅力及程式化的艺术魅力等去分析,画家要摆谮正继承与创新程式的关系,使写意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常盛不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墨和墨法不同角度的论述,阐述墨和墨法是中国画传统审美范畴的重要一环,以及开拓墨的表现力是中国画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墨韵”论     
中国画既要"有笔",又要"有墨"。所谓"有墨"就是要做到"墨韵"生动。通过水与墨的巧妙配合,运用正侧、顺逆、裹散,提按、疾徐、顿挫、柔摆,泼墨、破墨、积墨等不同笔锋、笔法和运墨法的变化,可以创造出浓、淡、干、湿、实、虚等极其丰富,千姿百态的墨象效果。这些不同的墨迹貌相产生不同的墨意感和墨律美,墨意感与墨律美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墨韵"。"墨韵"是中国画画家描绘客观物象形神和表达作者主观情思的一种强有力的绘画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企业中碰到的专色墨印刷时存在的色序安排问题,从影响专色油墨转移的因素、纸张因素、专色墨色调、图文面积、油墨成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