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写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写作",但目前的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考试命题形式不断创新。命题者倡导"快乐写作",语文教师与学生向往"快乐写作",但实际教学中作文考试命题仍不容乐观,有的能引导学生乐写,有的却给师生带来一些困惑。困惑什么?有些习作试题要求过死,表述烦琐,难易不适,让师生不知所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  相似文献   

3.
丁家才 《海南教育》2014,(18):32-33
纵观人教版小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至六年级的习作训练,都是采用“命意”方式来要求学生作文的,“命题”的几乎没有。但学生的习作又不可能没有题目,而且学生考试的时候,作文不写题目也是要扣分的。所以怎样指导学生命题,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一、何谓“反押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时兴一种趋势:故意回避现实的热点问题,淡化时政色彩,有的偏离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实际,有的超出作文一般审美常理和出题思路,频频出现一些像“忙”“安”等独词、独语、短语式的话题或命题考试作文。其特征表现为通俗、常见、平实等。2008年江苏语文考后第三天,《扬子晚报》登载小、中、大学生、研究生各四篇试写作文《好奇心》,结果一小学生作文才压群芳,得66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占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作文都是这类作文。新材料作文本身有别于命题作文的局限和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所以在审题立意上比较难把握,稍不留意,就有偏题跑题之嫌。对此学生们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材料的内涵来立意。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在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考试时也能“我手写我心”,尽情挥洒,使作文考试成为学生吐露心声、展现个性的一方乐土。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对小学生作文定位不准,要求过高;大多练写命题作文,很多时候题目出得脱离学生的生活;注重作文形式上的指导,在写法上限制过多……”崔峦老师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习作命题及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更新命题观念,改进命题方法,有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已成为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共识和追求。与此同时,也对考试作文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考试作文的命题应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性,凸显学生的个性,让他们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体现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作文在考试中起决定性作用,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分数,命题者非常慎重。但是,近年来作文命题“一题统天下”,作文考试的命题研究滞后,考试的内容依然“繁、难、偏、旧”。单一的作文命题使评价表现出主观性、经验性和随意性,从而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此也降低了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命题人给出多道作文题,要求习作者任选其一作文,这样的命题形式叫选题作文。选题作文降低审题难度、鼓励考生各展其才的命题意图,与新课标张扬个性、吐露真情的导向完全一致,所以已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宠”。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语文考试的不断深化改革,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开放性的作文题增多。其中话题作文已成为中考学生关注的热点,因为话题作文是一种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形式,它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就社会反响来看,话题作文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师生的认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以说,这一命题形式为中学作文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水”,  相似文献   

13.
周小蓬  王萍 《师道》2013,(5):15-18
中外作文命题在命题形式、命题限制、命题素材、考查内容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比较分析中外作文命题的异同,可以打开我们高考作文题命题的新思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寻找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作文命题策略,同时也可以为应试的考生了解我国考试的情况提供参考。一、中外作文命题的对比(一)作文命题形式对比:单选与多选中外在命题形式存在一些差异。从题目选择性上看,我国即使是一个省出一道作文题,也是几千万人的省做一道题,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很小。而国外的作文考试,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阶段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有关“写话、习作”的理念引领着作文考试命题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几年中,我们从命题的内容、形式及要求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徐庆红 《学周刊C版》2014,(2):182-182
在快乐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经常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点: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教师教学作文无从下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深感困惑和疲惫.而学生的习作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而快乐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勤于动笔、乐意写作,实现“习作是为了表达的需要”.体现“让作文快乐起来”,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心灵.从多渠道入手.让学生打心底里乐意写作文。  相似文献   

16.
当下.围绕着作文命题的讨论.出现了一种或明或暗的思潮——否定全命题作文、指责全命题作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笼统而难度大”。伴随着这一思潮的出现.加之选拔性考试命题方式的影响.全命题作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遭到忽视。其实.全命题作文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有利于体现作文训练的计划性:有利于衡量全体学生的作文能力并准确寻找学生在作文存在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它便于比较:便于学生相互启发:便于教师讲评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文自修》2001,(5):46-48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中考和高考中作文题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材料”作文,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甚至是以漫画为题,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千万不能偏于一隅,盲目跟风、揣摩试题。  相似文献   

18.
学生怕写作文是长期存在的人所共知的事情。因为应试教育中各科作业的挤压,浮躁的心态,以及远谈不上得法的作文指导,还有缺乏个性、时代性的作文命题、“棒杀”式的作文评价,使学生谈作文而色变,全无快乐可言。那么作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进发出创新的火花呢?  相似文献   

19.
李培强 《湖南教育》2002,(24):41-41
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儿童的生活空间,虽然较成年人窄,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他们的视野宽阔了,生活的内容更丰富了。照理说,学生写作并不缺乏素材。但由于命题不当,许多时候学生面对作文时“无话可说”。因此,命题应考虑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拿起笔来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某重点中学初一招生作文命题是《小小的荒唐》,学生有的对“荒唐”一词尚且不解其意,即使解其意的,也由于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荒唐的事毕竟很少,因而无从下笔。面对这样的命题,师生无不“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20.
张庆玲 《考试周刊》2010,(47):69-69
学生的习作往往都是老师举的例子或是书上例文的翻版。一到考试,有的班级学生的作文竟然会全班性的雷同。老师还美其名日:“背作文也是一种训练方法。”就是“登载”的作文也总是“千人一面,几十年同调”:“帮妈妈做家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同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