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简单回望大学校长的独立办学治校史与分析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产生的基础上,指出履行办学治校权的目的在于捍卫大学学术志业和学术尊严并推动大学发展,独立办学治校权是作为"法人代表"的大学校长进行办学治校的核心权力,独立办学治校权规定了大学校长这个法人代表该具有的主体性,因为它指明了大学校长的职业本质。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指向和内涵并点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阙如,进而指出应从公众认同与法律规范两层面为作为大学第一责任人与法人代表的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保障搭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在简单回望大学校长的独立办学治校史与分析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产生的基础上,指出履行办学治校权的目的在于捍卫大学学术志业和学术尊严并推动大学发展,独立办学治校权是作为"法人代表"的大学校长进行办学治校的核心权力,独立办学治校权规定了大学校长这个法人代表该具有的主体性,因为它指明了大学校长的职业本质。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指向和内涵并点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阙如,进而指出应从公众认同与法律规范两层面为作为大学第一责任人与法人代表的大学校长独立办学治校权的保障搭建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学合法性的内外逻辑决定了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存在着体制内主体性与体制外主体性两个维度。作为党领导下在大学内部贯彻外在于大学的国家政策方针理念的管理者与执行者,中国大学校长亲历了当代中国大学体制在政治权力体系规约之下从异构到同构以及大学校长只有体制外主体性而缺乏体制内主体性的全过程。而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根源在于体制内主体性高于体制外主体性,反之则阻碍其卓越发展。在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校长主体性构筑实践中应促使国家主导型文化向社会主导型文化转移、促使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转移、制定《大学校长法》对其主体性明确定位、在大学校长职业内部强化职业意识教育等,以促进体制外主体性向体制内主体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是大学基于"师生"主体,以文化资本为核心逻辑演化而成的"教学文化生态场域"、"学术文化生态场域"及"管理文化生态场域"关系构型。在这个构型中,大学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及管理文化既相互区别,自成子场域,又相辅相成,整合形成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在大学场域关系中,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对立统一的,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是主体交叉的,教学与管理的关系是管理在调节教学与学术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就大学文化生态场域资本流转所处的地位而言,教学文化生态是本,学术文化生态是根,管理文化生态是魂,三者权力主体交叉、资本交流多元,成为大学场域不灭的冲突和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与冲突形成了"三域"的有机联动,为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治理提供了现实的际遇。  相似文献   

5.
试论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校长办学理念应由大学理想——为什么办大学,大学定位——办什么样的大学,办学方略——怎么样办大学等三部分组成,章对这三部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本化是知识场域与经济场域产生交集并形成知识资本化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以"求真善,明致用"的学术文化为本,与"求义利,合商道"的商业文化保持一定的张力;以"在矛盾中共生"为理念,形成在规范中求创新的大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软科2020年中国大陆地方百强高校排名榜中的100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地域与学校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不同办学层次高水平大学的对比分析表明: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大学办学差距较为明显,其中人才培养维度差距最大;地方高水平大学内部也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等教育场域中仍然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后起之秀"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办学资源和社会服务维度优势明显,但学科水平呈相对弱势.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将"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发展提升的基础工程,将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凝练学科特色作为发展的根本支撑,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作为获取办学资源、提升内生力的重要机制,将差异化办学定位作为学校整体提升与发展的核心统摄.  相似文献   

8.
大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生态场域,大学历史演变的逻辑就是大学文化治理的变迁逻辑。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中"人"的要素,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是"物"的表现。大学文化生态场域乃生产、传播文化资本之所,基于"师"、"生"的二元主体将大学文化生态场域分化为"教学文化场域"、"学术文化场域"和"管理文化场域",彰显为平衡联系、互利共生、有机聚合,表现为整体谐动、互动共生和资本转化。大学文化生态场域正是通过位置形塑更新不同群体的惯习,循环影响群体行为策略,推动实现权利资源再分配和结构再生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习是一种个体性变量和社会性变量双向共时运作的实践活动。大学场域与学习惯习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构成了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生成性动力机制。知识社会的到来使高等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科层型大学场域和常规性学习惯习受到了严重挑战。因此,大学不得不借助知识社会的变迁,重塑一种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以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旨归的学习型大学场域以及在本体论上与之相契合的反思性学习惯习。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校长与大学、市场和政府三个环境场域的系统梳理表明,大学校长生存的环境,即大学校长与大学、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区别大学校长生存的行业环境和区别其他职业的特殊性的逻辑起点.是当代大学校长实现其领导力的前提.大学校长生存的环境系统和存在的关系表明,大学校长的角色要求越来越趋向综合化和多元化.要通过环境关系与角色身份的适配,促进大学校长领导效能的实现,以利于引领当代大学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传播主体多元、传播层级消解、传播手段多样、传播内容分众、传播时效增强等特点。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交往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置身于新媒体时代,大学必须加强文化自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文化的主动性。为此,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适应新媒体的大学文化观;要改革课程设计,将新媒体知识和技术融入通识教育;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要加强核心价值教育,坚守或重塑大学精神;要组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修复人际关系网络;要加强舆论监测和引导,为大学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2.
乡镇文化站是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是唱好农村文化小康这台戏的主角,更是我们党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阵地。它起到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技术推广、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作用,理应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谐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学作为文化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学术机构,担当着培育先进文化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并与社会文化相互促进,大学文化创新是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处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立足文化的视角,返观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播和语文教育,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文化传播方式、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动态形式和静态的文化内容、语文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呈现出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视角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作出了相应探讨和分析,认为校园网络给高校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格局,提出通过加强高校网络文化主体、文化内容及文化队伍的这三个层面的建设,来促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科学、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多元文化的冲突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文化使命对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文化自觉素养的要求。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面对新的形势,应该充分认识自身在文化自觉构建中担当的角色。并通过不断学习,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创新活动形式,传播主流文化,帮助大学生构建文化自觉素养,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与文化素质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丰富载体和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有效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为了使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艺术实践活动置身于一个由多元文化元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场境之中。文化场是高等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环境。艺术实践活动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年轻一代的文化适应、知识掌握、情感诉求和审美体验等起到重要的作用。发挥高素质师资队伍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与激情,构建艺术实践活动开展的和谐生境。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的影响和贡献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还取决于人们对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取决于地学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在资源环境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探讨如何加强地学文化传播,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对此,含地学类高等院校的地学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一批有深厚地学文化素养和较强传播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办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存在着不少难点和盲点。经过多年办学探索,合肥学院针对合作办学专业大学生形成了一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模式:在传播内容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一元主导,传统文化和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二元互补相结合;在传播路径上以课程教学为重点,传媒、实践体验活动为平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一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