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心的读者朋友可能会发现,“反思”这个词在幼教界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专栏中的一组专门谈到反思性教学的文章,还是今年《教育随笔》栏目中新开设的《优秀青年教师反思随笔》,似乎都在预示  相似文献   

2.
本刊特别提醒:《语文天地》始终注重倾听广大读者、作者的意见、建议,为充分突出自身特色,更加丰富版面内容。近期将增设教学探讨、教育探索两栏目,以便刊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文章从教师视角里透视教学,在教学反思中探索教育,望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让我们人人成为研究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叙事义称“教育叙事研究”,指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不去写那些有时连自己也不理解的概念性论文,而是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样做更加符合广大教师的实际,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研视角,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要热爱教育,善于观察、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就能写出很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教育工作者群体中掀起了一股反思热潮。做反思型教师、当反思型管理者,已成为教育领域最响亮的呼声之一;写教育教学反思,也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必须认真写的一份“履历”。总的来看,反思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之路上的思想灯塔。在我们探讨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的价值、意义和途径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也应成为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反思+经验=成长”这个“公理”性算式不仅能代表教育工作者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了广大学生将他律与自律、将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的成材路径。目前来看,对学生反思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阶段,关于什么反思、如何引发反思等问题,学界还存在不同看法。本期“德育”栏目选取了几篇以学生反思为主题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引发读者更进一步的讨论,是编发这组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灯塔     
作者真诚热情地赞扬了《教育艺术》为读者做出的奉献,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文中再次强调张星先生关于在《教育艺术》设置“心理医院”建议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热望这个专栏在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推出这个个人专栏之前,作者和编者都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毕竟,就我们所知,一个并不出名的一线普通小学教师在国家级报刊上开设个人专栏,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其实,在编者看来,这个可贵的第一次,完全是作者厚积薄发的成果,是一种瓜熟蒂落的机缘——机遇只降临在有准备的人的头上,在成长网上,作者在《教师手记》分坛里的随笔集《缘缘琐忆》已经有数万字之多,作者的一些美文也已经散见于各报刊。这个专栏,是作者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生命的结果,是作者牺牲了无数宝贵的睡眠时间勤奋思考、勤奋笔耕的结果。为专栏做准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除了对文章再做细致的修改外,另一项更重要的工作,是从作者的大量作品中理出一条较为明晰的主线——因为是专栏、文章之间应该有或隐或显的逻辑关系。大致拟出三条主线,一条是作者对于教育的思考;一条是作者关于学生的个案式的记录;一条是作者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有没有必要只取其中一条主线,或者取几条主线然后在命题和编排上加以区别,让读者一目了然?经过反复斟酌,我们决定,不要因为形式约束了内容,就像作者写作时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一样,专栏完全可以按照一种随意的方式进行。如果说主线,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享受教育、享受孩子的情感和思想,不就是这个专栏最突出的主线吗? 那么,就让读者随着作者自由的笔,一起品味作者和中国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苦涩和甘甜吧! 和作者一样工作在一线的普通教师们,和作者一样全心全意为孩子的普通家长们,也等着你们在杂志上开个人专栏。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继续教育》2004,18(6):63-63
在《继续教育》杂志跨入教育类核心期刊行列之际,为感谢广大作者、读者朋友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展示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广大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专业经验交流、业务理论研究的平台,我们近期将在校园之窗栏目中开辟“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优秀论文选登”专栏,连续推出一系列的高校继续教育论文。现面向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征集稿件,可以高校为单位、以高校继续教育部门(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等)为单位组织稿件,也可个人直接投稿,我们将选择优秀稿件在专栏中陆续刊登,敬请广大作者、读者朋友踊跃投稿。 凡拟用稿件,编辑部有权进行删改和摘要。  相似文献   

8.
在《湖南教育》多年的办刊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一直是我们强有力的作者队伍,是始终装在我们心中的重要的读者群体。从2006年第1期开始,广大语文教师将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专业平台,拥有一方让我们心灵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奔走相告的好消息。读者和作者永远是我们的办刊资源与智力支持。《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竭诚欢迎您赐予我们优质的文稿,并为我们的刊物出谋划策,提出宝贵的意见。○开卷。此为卷首语,要求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叙述一段教育生活故事,蕴含教育教学的点滴感悟,每篇字数不超过1…  相似文献   

9.
来稿点评     
编者前言“来稿点评”栏目这一期与读者见面了。它,应该是编辑部联系读者、作者的一扇“窗口”,或许还可能是帮助初学写作者学习写稿并走向成功的一座“桥梁”。为此,我们将请人对各类来稿中的一些写作上的问题进行评析,也欢迎广大读者、作者为我们点题目、写稿子、提建议,共同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10.
鲍成中 《生活教育》2013,(10):43-45
守望教育,向卓越前进 鲍成中(以下简称记):一位教育大师曾经说过:善于反思,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动力。了解了你的从教经历后,我觉得你在这个方面做得特别好,你自己也认为“勤奋+反思=成功”。能给我们谈谈在这个方面你的感受吗?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更及时地反映地理教研新成果,为一线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特向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征集稿件。一、栏目介绍"本期关注":主题突出、论点鲜明、意义深远的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前沿研究成果。"专栏":聚焦新发展阶段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深层次剖析地理学科和地理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或焦点话题,每期一个主题,3~5篇。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一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更及时地反映地理教研新成果,为一线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地理教育》对现有栏目进行整合优化,并于2022年扩版至80页,特向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征集稿件。一、栏目介绍?“本期关注”:主题突出、论点鲜明、意义深远的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前沿研究成果。?“专栏”:聚焦新发展阶段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深层次剖析地理学科和地理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或焦点话题,每期一个主题,3~5篇。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更及时地反映地理教研新成果,为一线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地理教育》对现有栏目进行整合优化,并于2022年扩版至80页,特向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征集稿件。一、栏目介绍?“本期关注”:主题突出、论点鲜明、意义深远的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前沿研究成果。?“专栏”:聚焦新发展阶段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教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深层次剖析地理学科和地理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或焦点话题,每期一个主题,3~5篇。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卫东先生是本刊的知心朋友、骨干作者。他在一线教科研方面颇有建树,硕果累累,尤其是创造了一套真正属己的、具有草根特征而又有着较为浓郁的理性智慧色彩的教科研方法,深受广大教师欢迎,赢得了众多读者青睐。从本期起,我们邀请他作为本栏目的专栏作者,和大家谈谈如何开展好做、有用、高效的教育科研。借鉴"在商言商"一说,我们将该专栏定名为"在研说研"。我们期待着他今后的如期而至,也期待着他的智慧奉献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感谢读者     
读者永远是我们的上帝。刊物的任何变革和创新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和响应,很难想像,没有读者的参与,没有读者的支持,一本刊物能有多大的生命力。“《湖南教育》读者调查”从五月份开始,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响应,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读者返回的调查表。令我们感动的是,不少教师读  相似文献   

17.
我有话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编Eva,从这期开始,将由我主持《小编信箱》这个栏目。心情真是激动啊,想当年,我也像大家一样是CR的铁杆"粉丝"呢,如今能加入CR编辑部这个大家庭可真是我"三生有幸"啊!呵呵!尽管我们大家素未谋面,但我相信我们都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对CR的热爱。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CR,随时来电、来信或写邮件给我们,提出你们的"金玉良言"。别忘了,你们的信赖和支持永远是CR前进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导人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字当头,学行相连,知行合一,榜样育人,这是一种经典的提炼。提高教师的素质,永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之关键。教师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通过言传身教,学生才能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在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进程中,反思是教师适应时代、投身变革、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一、在理论学习中反思知识是一个永远不能超越的对手,是一个永远开采不尽的矿源,学习也是教师发展永恒的主题。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置于学习化的环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只有多读书才能知道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形势,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反思型教学,恰好为从"新手型教师"转变为"专家型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