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天雷 《丹东师专学报》2013,(4):F0002-F0002,F0003
在当今儒学文化复兴之际,海内外研究儒学的专家颇多,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也不少。但真正能够建构起完备的、周延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当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崔大华研究员。崔先生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先后出版《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和《儒学的现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两部巨著。这是他积二十年之功,对儒学思想结构、发展历程、理论特质、儒家传统、生活方式、现代命运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的成果。观点新颖,多有创获,自成体系。这两部巨著不仅标志着崔先生新儒学观的完整建构,而且在儒学研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李翔海先生是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其学术成果不乏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辨析、对现代新儒学理论特质的探索、对现代新儒学发展历程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现代新儒学的理性认知。从一定程度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成为理解先生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3.
评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认为,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均以批判、修正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端和现代化的负面效应为立足点,分别从前现代和后现代的视角消解现代性;这两种文化思潮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接和联姻在客观上阻碍着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生成,必须从总体上拒绝现代新儒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中国无法避开现代化而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首要问题是加速现代化,而不是医治现代化过分发达导致的弊端。  相似文献   

4.
黄朴民同志的力作《董仲舒与新儒学》,作为“大陆博士论文丛刊”之一,近日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该书约20万字,主体内容共分七章,前有绪论,后有结语,系统地描述了董仲舒与汉代新儒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理论体系、自身特征和历史命运等。同时对其历史价值、意义及其相关问题也都作了较为公允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例如:作者将“新儒学”理论体系的要点,分析为一大支柱、三重层次,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再如:作者通过对《春秋繁露》一书多元结构的分析,指出了董氏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学术界对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其关注点就同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个文化讨论的中心主题紧密相联,因此,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大陆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现代新儒家学派(大陆近几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对第一、二代现代新儒家思想理论的评价上)的思想理论和学术成果,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和公允的评估。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大陆学者在有关研究中所表现出的客观、平实、公正、宽容、理智的态度,实为从前所罕见。”(郑家标《当代新儒学论文集·总结篇》第…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景海峰对现代新儒学予以较多关注。他认为,正是汉学的没落和宋学的复振,导致儒学身份的裂变和形上意义的迷失;而新的学科定位,又为被迫转型的儒学提供栖身之所。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他着重剖析了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和牟宗三的学术思想,然由于海外新儒学尚处于发展中,故而没有从学术层面上给予评定。对于儒学的未来前景,他虽然没有指出具体的发展路径,但从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上作了宏观审视。总的来说,景氏之论对于人们了解现代新儒学,探索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儒学对现代社会发展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研究儒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科学地揭示它的现代意义,但是,揭示儒学的现代意义只是儒学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不是儒学现代化的全部内涵,更不是儒学的复兴。儒学研究的现代化不是儒学的现代化,儒学研究的复兴不是儒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现代新儒学思潮历经近90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百年来的思想舞台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近年的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全面了解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历史演变过程,正确评价其在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得失,确立对待现代新儒学的正确立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是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新儒学即是对儒学的复兴,也是一种崭新的诠释。他试图通过"援西入儒"、"援佛入儒",严格区别真假儒学,深刻凸显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价值。这是梁对中国传统儒家所进行的有力的改革。梁漱溟想通过儒学的现代化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化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内在紧张。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新儒学的诞生。梁先生的新儒学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有利于当今中国的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新儒学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构成中国近现代新儒学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原点,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则是新儒学产生的个别性和直接性根源;现代新儒学的产生也离不开它的“宿敌”——文化激进主义的刺激;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员还与中国近现代的其他文化保守主义有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新儒学研究公认的大家,方克立先生以坚定的学术立场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力求厘清现代新儒学发展线索,全面把握其丰厚内涵。方先生不仅发起现代新儒学研究思潮、主编现代新儒学丛书、发表综论现代新儒学文章,还对现代新儒家进行深刻细致的个案分析,极大地拓宽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视阈。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是透视方先生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景海峰先生是大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以坚定的学术立场、开阔的哲学视野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力图揭橥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轨迹和精神风貌。他对儒学近现代转型的深思、对现代新儒家学术思想的评判、对儒学未来走向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视阈。在此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是解析景海峰学术思想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儒学辞典》系西安、兰州、成都等地区部分高等院校的一些教师合作编写。由赵吉惠、郭厚安任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将正式出版。该书初稿已基本写成,现选刊部分辞条,敬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以便作进一步修改,从而使该书内容更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儒学的概念在社会上颇为流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何谓新儒学?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其主要思想特征是什么?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一新儒学的内涵虽有不同的界说,但总是相对我国古代先秦儒学而言的。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汉唐以后,随着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和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一种以儒学为主要内容,融合佛学和道教思想的新的学术文化思潮孕育发展起来,它就是  相似文献   

15.
《本体与境界——论新儒学的精神》一书,作为宁新昌博士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是近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部少见的力作。本文着重就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介:一是分析该书在立论和研究视角方面的新颖与独特;二是扼要介绍该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概况;三是揭示蕴藏在全书的诸多鲜明特点。力图全面准确地阐发该书的基本内核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生于70年代的刘聪博士,从硕士阶段便开始了对梁实秋的批评研究。十年来,出版了《古典与浪漫——梁实秋的女性世界》,合著《梁实秋图传》等有关梁实秋的学术著作和相关论文。2010年5月出版的新作《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即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加以补缺充实而成。因专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作了比较探析,认为:前者试图通过显发仁心与仁性的现代意义及建构以主客对置为基本特质的现代认识论,为人类确立足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之源,后者从反本质主义和反基础主义出发,强调不存在永恒的精神家园,人只能永远流浪而四海为家;这些差异的形成既有时代性原因,又有民族性背景,即西方文化的理论逻辑是从自由到虚无,中国哲学则是通过内在超越的路向充分肯定现实人生世界的终极意义;后现代主义在弃置镜式哲学时寻求人与世界和谐的理论意向与现代新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归趋具有某种契合,二者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批判也保持了价值取向的一致性;二者的相似性并不足以表明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中国哲学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必须真正完成价值系统的现代转换,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体现中国哲学优良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鸦片战争以来的新儒学谈起,采用"新儒家三代说"的观点,通过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思想进行梳理来对新儒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介绍,简述了现代新儒学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评《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新成果——评《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仉春兰《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一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安文铸教授继《教育科学和系统科学》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由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并获北京师大出版社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我国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呈纵深多极化展开。有选择性地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学,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大陆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现代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探讨,可以为今人审视其丰富而复杂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