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散文美学》即将付梓,著者嘱我作序。我是拙于作序的,尤其是对于各种“美学”,我一无所知,给这样的专著作序,更加无话可说。但著者对我鞭策再三,终于不得藏拙。略谈两点,未知其可。 首先,我以为,关于中国古代散文,值得研究、论述的课题是很多的。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散文的数量众多,而且因为中国古代散文确有突出的特点。如何从中国古代散文的实际出发,对其特点加以认真的系统的研究,这在中国文学研究的领域中是个相当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由我校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首届中国古代散文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9月23日至25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古代散文的研究历程,充分肯定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学术成果。郭预衡、谭家健两位先生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会议收到论文30余篇,涉及到古代散文的概念与界域、文体特征及分类、审美观与发展规律以及作家作品研究等各个方面。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如不能以现代散文的概念看待古代散文,对先秦两汉宜宽,魏晋以后宜严;赋体之文的发展完全与散文同步,赋应当属于散文范畴;讲庸俗社会学不行,但是社会学不能不讲,个人对散文的发展可以起重要作用;“以文为戏”的文章比载道的文章更有美学兴味,而且这类文章贯穿于整个散文史。学者们就古代散文是否是“封闭性的结构(或系统)”和儒家对古代散文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论争。在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有的论文如对桐城派和明人“山水趣尚”的研究,也有新的突破。关于古代散文研究的前瞻,会议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散文史不要千篇一律,可以写美文的散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散文”是一个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特色的特定概念,既有别于现代意义的文学散文,也不同于古代论者以之与韵文相对的广义散文或与骈文相对的狭义散文。应把它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加以审视,寻求其流变轨迹,从实际出发,指明其不同阶段的美学特征。可以发现,作为一种文体,它乃是我国古代由初具文学色彩走向纯文学的一种发展变化的散体文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它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大致说来,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除了小说戏剧、诗骚词曲以外的具有文学性质的散体文章,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的范畴。重要的在于探求它在流变过程中,有怎样的具有文学性质的美学特征。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一、散体为用、贵在朴真的先秦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随着中国文字产生之后而产生。卜辞所记:“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记录的实用性,形式的散体化,语言的简短纯朴,音节的自然押韵,内容的情感内蕴,使它具有朴素的文学性质。随着社会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进步,早期的先秦散文就沿着由这种实用性派生出来的记事、说理两条路子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在林清玄最好的作品里,实践和继承了“充实之谓美”,“大腓外用”,“返朴归真”,“空故了群动”等等我国古代圣贤的审美遗教和审美传统.这不仅说明林清玄散文的特色,也说明其散文的美学特征.但除上述特色外,林清玄散文还具有冲淡美的特色:内在情韵冲淡平和,外在表现形式简易平淡.  相似文献   

5.
杨博 《初中生辅导》2006,(11):19-20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其对居室“陋室不陋”的描绘,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平乐道的生活情趣,从而赢得了古今文人志士的青睐,被人们广为传颂,同时,在美学方面,也是一篇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好文章。它无论在形式上或是内容上都体现了人类崇高的美学倾向。同时表达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心理和美学追求。一、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纯朴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要求,春秋时的老子、庄子就崇尚自然之美。主张人类社会回复到自然之美,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陋室铭》中,作者用“…  相似文献   

6.
先秦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不过,这一源头在历史的时间广野上流经了漫长的岁月,假若从汉字产生时散文之滥觞算起,至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古代散文已成大河之势止,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它要比其后秦汉至明清的古代散文的流经时间更为漫长.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古代的散文,在胚胎,在孕育,在历史的阵痛中呱呱落地,在时代的养育中茁壮成长,到了战国末期,它已呈现出一个成年人的风采.在这段漫长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是明清之际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写得铺张扬厉、雄健恣肆,而且词采富赡、比喻新奇.他将奇与偶、骈与散融合在一起,骈散兼擅,创造了一种新体散文.这种新体散文既不像秦汉派经典作家的散文作品,也不像唐宋派经典作家的散文作品,而是别具一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美学形态.可以说,钱谦益对散文艺术所作的开拓,为中国古代散文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秀的中国古代散文,对其进行赏析的文章比较多,但对其译文进行系统性鉴赏的文章鲜见。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从文体学的词汇、语法、句式、修辞四个角度出发,以谢百魁之译文为例,将《醉翁亭记》的原文与译文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可以找到一些对翻译古代散文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937年初版的陈柱所著《中国散文史》,被誉为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该著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涵盖面广泛,体现了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强调散文的学术内涵和学术价值,文学理念独特;以骈散分合为主线,按照时代顺序结构全书,章节设置眉目清晰,论次井然;注重梳理散文发展的源流;征引文献资料宏富,例证选取具有代表性;持论客观、公允,时见真知灼见。限于其时学术风气与历史条件,陈著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开拓之功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选举产生了新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永州八记》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之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柳宗元仕途失意后的思想和心态,阐述《永州八记》的内容和情感及其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郭店楚简与《乐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记》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其何时成书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近年湖北郭店出土的战国中期楚简,为确定《乐记》的成书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保存完好的《缁衣》证实了沈约所说"《乐记》取《公孙尼子》"的可靠性,而《性自命出》对人性和音乐的论述也表明《乐记》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中期。因此,应当是荀子的《乐论》继承了《乐记》,而不是相反。在郭店楚简与《乐记》互证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学偏重情志教化的人性论根源进行探究,并在中国古代美学的整体结构中,对"乐教"之美作出新的阐述。《乐记》形成年代的确定和提前,对于加强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对于更新古代美学传统并推进现代美学和艺术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平原的《中国散文小说史》和顾彬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散文》都设有欧阳修散文论的章节。两家所言实际上反映出古代散文研究的两种普遍存在的突出倾向,即一是从研究现代散文的经验出发来研究古代散文;一是从西方美文的观念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前者看重古代散文中和现代散文面目相似的作品;后者径直以所谓边缘性、附带性、分散性、私秘性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特性。这些似乎都有悖于从古代散文创作实际、批评实际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基本原则,因而,所得结论未必尽能深中肯綮。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和李乐薇,都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那种自觉追求散文纯美的作家,从意境到文字都具有优柔婉约之美。但从结构、表达、文体三个角度细勘两家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不难发现朱自清更具中国散文传统的美学风范,精雕细琢而曲折有致;李乐薇则给传统散文注进了现代意识,空灵秀逸而情采飞扬。  相似文献   

15.
(一) 王氏无愧为20世纪中国学术巨子,他以其短暂之生涯(1877—1927),涉足哲学、美学、戏曲史、训诂、古代地理诸学科,且皆有举世瞩目之建树,用陈寅恪的说法,“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而在其累累硕果中,数美学成就最大,但其人本—艺术美学建  相似文献   

16.
“道”是具有本原和本体意义的哲学范畴,对中国古代美学有巨大影响。道不是一家一派之道,而是一种以儒、道二家为主,究天人之际的化精神,所以道并不是一个美学范畴。但是,对老庄之道的体道方式虚静,对孔孟之道的追求方式中和都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加之“心”“气”两个具有本体意义范畴的综合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美学范畴的独特性就凸现了出来。道对心、气又可以容纳和涵盖,所以,道虽不是美学范畴,却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哲学门径。从道的起点出发,本对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琦君散文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散文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契合了儒家美学所倡导的节制原则、恕道思想,乃至坤道形态,最终形成了琦君散文中和之美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的传统写作美学都有一些基本法则。比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写作的美学法则被广泛运用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写作之中。钱钟书先生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甚至成为一种写作表达的范式,被一直运用和推崇。与中国古代崇尚比喻的写作美学法则相比,西方古代的写作美学法则则主要呈现直接叙述的特色,这种特色甚至演化为20世纪下半期活跃发展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19.
文学应该是审美的。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审美功能应该属于文学诸功能中的首位,是文学作品诸功能的核心,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作为"美文"之称的散文更是如此。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的小说家和散文作家,在其丰富的文学创作中,尤其在散文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的散文在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上灵活,视点转换自然舒畅,透视效果极佳。读贾平凹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如同观看《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画卷。尤其是他作品中叙述场境意象,更表现出这种特点。他的散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审美,形成了具有独特内质的审美风格。本文试图结合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实践,从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这一视点出发,对其意象之美表现出的特征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其悠久的历史相比,中国古代散文译入法国的时间要晚得多,直到 20世纪方才引起法国汉学家的注意。本文将考察20世纪以来法国出版的中国古代散文译本,全面梳理法国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散文的翻译成果,深入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译介的重点与特点,以弥补我国目前对中国古代散文在法国译介状况认识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